5.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既不能因為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就排斥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搞單一公有制;也不能因為鼓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就否定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搞私有化。
有人認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今天之所以發達,就是因為實行了私有化,發展中國家要想富強必須走私有化的道路。目前,世界上實行私有制及推行私有化的國家有近200個,其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只有極小一部分。2009年聯合國公布的49個最不發達國家中,48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即使是少數的發達國家,大部分也是通過殖民統治、經濟掠奪等方式完成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爾后又利用經濟、技術等壟斷優勢在全球攫取超額利潤維持其發達地位。然而,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僅無法復制少數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找到發展的捷徑,相反,一些國家由于大力推行國有企業私有化、市場自由化、貿易自由化,結果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導致經濟嚴重衰退、社會分化、人民貧困,甚至出現社會動蕩。慘痛的事實警醒人們,搞私有化絕不是實現經濟發達的捷徑,更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由歷史的、現實的多種因素決定的,關鍵是要建立符合國情的社會經濟制度,為生產力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有人認為,只有搞私有制才能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而且只有私有制才會有效率。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的一種經濟體制,既可以同資本主義私有制結合,也可以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結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是公有制企業還是私有制企業,都可以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一個企業的具體經營績效會依市場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狀態,現實中任何一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都有可能盈利或虧損。無論是公有制企業還是私有制企業,只要經營管理不善,在實踐中就會出現效率不高的現象。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初步找到了一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國有經濟的路子,在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發展新型國有企業上取得巨大進展。2009年由《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國有企業有33家,中遠集團、中國五礦、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一批處于競爭領域的大企業榜上有名。在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中,公有制經濟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和活力。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并不意味著搞單一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經濟所占比例,就會違背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規律,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影響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公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越高,就越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所有制結構的評價標準,不能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還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歷史經驗教訓表明,單一公有制不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不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實際,不利于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也不能實現國富民強。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