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應當看到,作為歷史產物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有其歷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許多優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雜著某些糟粕成分。特別是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主義思想文化根深蒂固。這種糟粕成分,集中表現為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義、等級觀念、特權思想、家長制作風、迷信活動等。在當今社會,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腐蝕人的心靈、敗壞社會風氣,影響和阻礙社會發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必須堅決抵制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關鍵是要對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科學梳理,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發展。毛澤東同志歷來主張:對于傳統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進行分析,采取批判繼承的態度,反對食古不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反復強調,要積極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肅清封建主義殘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要采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針,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辨析、剔除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成分,同時結合時代特征,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啟后、推陳出新中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3.積極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使中華文化不僅植根于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發展進步的潮頭。要從我國文化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對外來文化進行具體分析,立足國情、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既大膽吸收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在當今世界文化發展中,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稱、不平等現象。在全球信息流動中,90%以上的媒體資訊是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聯網服務器的存儲中,美國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務信息占95%。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經濟、科技和傳播上的優勢迅速擴張。作為當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會思潮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思想文化來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和希伯來文化。早在古希臘時期,西方就產生了幾何學、天文學、數學等學科,成為近代科學的起源。近代的天體運行論、萬有引力定律、進化論,現代的量子論、相對論等學說都形成并發展于西方,對人類歷史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張個體自由,形成了權利本位觀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權觀念、民主觀念等等。應當承認,西方思想文化在歷史上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當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體是資本主義思想文化。資本主義思想文化是在長期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而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和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在人類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進步的理論和觀念,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上促進了人類文明的演進。同時,也應當看到,資本主義思想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圍繞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資產階級統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體系。它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服務于資本增殖和資本統治,隱含著深刻的內在矛盾,存在著難以克服的文化危機。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資本主義思想文化有其消極或腐朽的一面,存在著錯誤、落后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及其生活方式。
![]() |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