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底層公眾現實利益的制度化保障

    林閩鋼2014年02月13日16:26來源:《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原標題:底層公眾現實利益的制度化保障

    首先,在貧困家庭救助服務的對象劃分上,借鑒分類救助的思路,可在現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礎上,配套開展分類救助服務。在根據家庭規模和收入水平確定貧困家庭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分類評估,分為有老人家庭、殘疾人家庭、有未成年人的家庭、有重大疾病患者的家庭、有勞動能力但失業的家庭以及單親家庭等,這些類型的貧困家庭是社會救助服務的重點對象。

    其次,全面開展城鄉貧困家庭的救助服務。長期以來,我國的城鄉貧困家庭救助偏重于經濟上的救助,從國外經驗來看,社會救助服務應該提到與經濟援助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將經濟援助和救助服務有效連接起來是今后我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轉型的方向。④第一,構建城鄉貧困家庭的救助服務體系,推進行政管理性服務主體社工化。借鑒發達國家和臺灣、香港的經驗,在省、市兩級設立專職社工崗位,專門從事城鄉貧困家庭救助服務的管理,并負責指導基層社區中從事貧困家庭救助服務的社工人員。在基層社區,按照一定的戶數和人口比例在社區設立低保專員崗位,吸納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員來應聘,從而承擔起社會救助的審核批復、需求評估和服務招標、監察等行政管理性服務工作。針對目前社區人員專業化程度較低的問題,通過集中培訓和進修等方式,同時建立社區工作者培訓和實訓基地等手段,提高其管理服務的專業化水平。第二,實施專業勞務服務主體社工化。在基層社區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招聘和使用多種類型(長期和臨時)的專業社工人員,也可以購買專業社工組織(機構)的服務,從而建立完整的城鄉貧困家庭的救助服務體系。第三,積極推動專業社工人員介入城鄉貧困家庭的救助服務領域。專業社工直接進入貧困家庭救助領域,從事貧困家庭救助預防、貧困家庭救助對象評估、貧困家庭救助方式銜接以及貧困家庭救助對象的服務轉介等工作,能更好地促進貧困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使家庭擺脫貧困,提高救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再次,強化城鄉貧困家庭的個案管理。個案管理可以通過發現個案和建立關系、預估和診斷、擬定服務計劃、連結或整合資源以執行計劃、監督和評估服務的輸送、結案等過程,能讓專業救助工作者尋找到貧困家庭救助的切入點,并排列出最迫切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援助計劃,鏈接合適的服務資源。

    總之,通過以上建設,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形成目標明確、體系完整、層次豐富,多機制、多手段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見圖2)。

    QQ截圖20131125110900

    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配套措施

    加大國家財政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社會救助資金運行管理機制。第一,在加大國家財政投入方面,重點調整和完善財政支出結構,促進財政支出向社會救助支出傾斜。公共財政用于社會救助的資金總量和結構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救助對象的變化、財政收支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使社會救助的標準同步于物價總體波動、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的變化,確保社會救助體系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貧困群體基本生活需要和解決其他困難的需要。第二,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完善專項調劑資金制度,用于補助中西部、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老工業基地、資源枯竭地區救助資金的不足。加快轉移支付制度與方法、手段的改革,探索以獎代撥的轉移支付辦法。在轉移支付的結構安排上,中央和省級財政要根據地區人口、經濟、財力和支出標準等綜合因素,建立科學救助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以救助績效評估為基礎,確定撥款規模。第三,建立社會救助資金統籌統管統支的經費保障機制。在當前國家財政支出為主的情況下,要籌劃將原先各部門自行籌措、分散使用的救助資金納入社會救助總資金中,統籌安排,即采取“救助對象統一管理,資金共同分擔,統一使用”的管理辦法。比如可以將低保資金預算作參照,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安排醫療救助資金、教育救助資金、住房救助資金等,使社會救助資金的總資金由民政部門統一管理統一支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出現重復救助現象,還可以有效地整合救助資源,形成統一的社會救助資金的運行機制。

    打造社會救助專業人才隊伍,提高社會救助的能力和水平。第一,把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方向與社會救助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探索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社會工作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以針對性和實用性為起點,研究制定崗位設置規范,分步實施,逐步實現社會工作的專業化。第二,把高校正規教育和對現有社會工作人員的培訓結合起來。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已開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學專業,這些專業的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水平高,社會實踐能力強,對社會問題的認識能力和解決能力也比較強。因此,制定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和加強社區工作的政策,發動大批社會工作及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社會工作,有助于提高社會救助的能力和整體水平。另一方面,當前一個時期,應重點通過培訓和考試考核,把在崗的有一定素質的管理人員過渡為社會工作者,以滿足現實的緊迫需求。在今后三到五年中,逐步建立起專業化的社工隊伍。

    建立全國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加強對救助對象的動態管理。第一,建立全國社會救助信息數據庫,形成縱向貫通、橫向互聯的社會救助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建立城鄉各類困難群眾基本信息數據庫,形成省、市、縣、鄉鎮、村五級縱向貫通,部門橫向互聯的救助信息共享機制,為政府決策、數據查詢和動態管理提供依據。實現社會救助信息系統全國聯網,由民政部牽頭,完成全國統一的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建立上下各級業務互通、省際之間信息互聯的社會救助綜合管理網絡。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國家超級數據庫,省建立數據轉換中心,市縣普遍建立服務器和終端采集系統,使社會救助管理工作,即政策發布、數據統計、報表分析等,主要通過網絡完成。第二,推動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信息核對平臺和機制的建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工商、稅務、金融、證監等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象認定工作需要,及時向民政部門提供社會救助對象的戶籍、就業、住房、工資、存款、機動車、證券、納稅、住房公積金等信息,開展對救助申請人的家庭存款、收入、納稅、車輛、房屋、保險、公積金、婚姻等家庭狀況進行比對;同時建立完善救助對象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定期報告制度,根據救助對象的收入來源情況、就業能力、勞動條件等因素,分類、定期開展核查,加強對救助對象的動態管理。第三,建立各類專項救助信息的管理和對接。以醫療救助為例,做好與社區衛生服務的對接,依托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管理系統,并在民政部門設立貧困群眾醫療救助結算中心,建立管理信息終端,實現系統的集成以及模塊之間的無縫銜接、數據的無縫傳輸和充分共享。救助對象的基本信息錄入到資料庫中,管理部門可以適時監控救助對象的就醫情況和各醫療服務機構實施治療情況,終端可以隨時查詢、匯總所有救助情況和效果,實現醫療救助對象的動態管理。

    實施收入豁免政策,促進救助與就業聯動。第一,取消收入全額抵扣政策。在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過程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家庭成員,只要獲得勞動收入,就直接抵扣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而且是全額抵扣。這種家計調查抵扣制度使得受助對象或者實際待遇降低,或者喪失低保資格,進一步導致有關教育救助、醫療救助、住房補貼等權益的喪失。因此,目前這種政策設計不利于促進受助者就業。第二,在“救助漸退”、“就業救助”等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政策基礎上,對困難群體中有勞動能力的對象,可擬制定“部分收入免予計入家庭收入”的政策。實施部分收入免予計入家庭收入,從其本人實際收入中先予以豁免,不計入家庭收入。從全球性改革的趨勢來看,強化社會救助中的工作激勵是政策發展的主要取向。部分收入免予計入家庭收入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減少“福利欺詐”的問題,而且還能促進低保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人員積極就業。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建立和健全我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BGL069;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服務管理體制改革與社會管理創新”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ZD063)

    注釋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人民日報》,2013年7月31日第1版。

    ②“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全面履行政府職責,努力實現民之所望”,《人民日報》,2013年3月22日第4版。

    ③林閩鋼:“緩解城市貧困家庭代際傳遞的政策體系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④林閩鋼、馬艷燕:“為城市低保貧困家庭提供社會救助服務”,《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30日。

    【作者簡介】

    林閩鋼,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保障系教授、博導。

    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

    主要著作:《現代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中國經驗的視角》、《當代中國社會救助制度》、《中國社會政策》等。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Practical Interests of the Lower Class

    --The Target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New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Lin Mingang

    Abstract: China's new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achieving the overall goal of providing more reliable social assistance, integrate major assistance projects and build a "bottom safety-net" based on the urban and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system, remedy the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strengthen informationization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assistance. With respect to selecting the pathway, we should make the subsistence allowance system the basis, integrate and link together health-care,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housing as well as other assistance program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ew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adopt a policy for categorizing people needing assistance and implement it in a step-by-step manner, so as to provide a full range of assistance services to poor families.

    Keywords: New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ive Classification Subsidies, Social Assistance Services, Income Exempt Policy

    (責編:趙晶)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