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豐鎬地區西周墓葬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該書對豐鎬地區西周墓葬出土的陶器進行了類型學分析,并結合地層關系和陶器在墓葬中的共存關系,將豐鎬地區西周墓葬劃分為六期,以分期為線索對該地區西周墓葬出土的陶器進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考察了墓葬形制結構、葬式、各類隨葬品、殉祭遺存等方面特征的歷時性變化,進而總結出豐鎬地區西周墓葬在主要特征方面存在著兩個變革期。同時,該書根據歷年來豐鎬地區發掘的西周墓葬在空間上的集結情況,以及墓葬在主要特征方面的差異,將該地區西周墓葬分為十一個墓區,指出灃西A區主要是周人墓葬,灃西C區主要是殷遺民墓葬。全書還對墓葬進行了等級劃分,從等級的角度考察了周人和殷遺民社會地位的差別,指出周人社會地位整體上較殷遺民高,周人與殷遺民在埋葬習俗上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彰顯身份地位,這對于揭示豐鎬地區墓葬的總體特征及其文化因素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張禮艷,東北師范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商周考古和東北考古研究。
10.《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銅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該書以夏商西周時期(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后半段)中原文化分布區域的北方系青銅器作為考察對象,從中原文化的視角出發,對三代中原文化范圍內可辨識出的所有類別的北方系青銅器(連炳刀、豎銎器、橫銎器、短劍、銅鏡、車馬器、容器、裝飾品等)作出全景式、多角度的研究,介紹了各類器物的發現、年代、形制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各類器物在中原地區的具體分布,探討了各類器物與北方文化的關系,最后從階段性、發生途徑和影響人群三個方面具體概括了各類北方系青銅器對中原文化的深遠影響。
作者韓金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前考古、北方青銅時代考古和早期長城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