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尋根與本土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該書以文化尋根作為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現場的歷史通道,從文化尋根與文學書寫、民族國家想象、現代性焦慮、身份認同等幾個方面考察了文化尋根與本土中國之間的復雜關系,試圖通過對文化尋根的歷史還原、知識考古,在歷史敘述的種種裂隙中發現被主流話語所遮蔽或化約的諸多問題,考察當代中國的文學、文化與思想境遇,在還原文學、文化和思想問題的復雜性和多重面向的同時,尋求討論文化尋根與本土中國的新的知識資源與思想視野。
作者吳雪麗,西南民族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已出版專著《蘇童小說論》。
12.《宋代南渡詩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宋代南渡詩歌既面臨南北宋之際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外界環境的變化,又無法回避創作上“宋調”業已成熟且弊端漸露,詩壇一時難以找到新的出路的窘境。因而,此時的詩歌創作呈現出紛繁復雜的狀態。該書主要討論宋代南渡詩歌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探究南渡士風的多次轉變與詩歌創作的關系,分析靖康之難對詩歌發展走向的影響,通過考察宋代南渡詩歌的多重藝術淵源、當時熱點詩學命題以及由此體現出的南渡詩歌創作的基本取向,揭示出南渡時期理學與詩歌的結合及其文學史意義,進而對宋代南渡詩歌作出了較為準確的歷史定位。
作者顧友澤,南通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