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創新與城鄉均等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是城鄉統籌發展及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環節,是“讓八億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該書從理論梳理和案例分析入手,以民間組織參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方式為基礎,探討了符合我國現階段需求的、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參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模式創新,構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一主多元”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對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創新進行了績效評價,并在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創新、體系構建和效率評價的基礎上,力圖實現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總量增加、結構完善和效率改進,推進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作者俞雅乖,寧波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發展與社會組織研究。
4.《產業集聚與集聚經濟圈的演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該書著眼于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產業與產業集聚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以長三角集聚經濟圈的高速增長和產業集聚為例,結合產業分工理論、政府干預理論、產業集聚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與產業結構演化理論等,按照“區域要素優勢—政府推動—內生集聚—集聚效應—動態演化”的研究邏輯,探討了集聚經濟圈產業集聚演進過程中的集聚動力、集聚效應與集聚演化等若干內在規律,構建了相關理論體系。該書對于區域經濟理論發展和集聚經濟圈的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胡晨光,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