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馬克思主義的現代性反思及其對建構和諧社會的啟示》(學習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該書從后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出發,以后現代主義等思潮為切入點,圍繞后馬克思主義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批判這一主題,深入探究后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主義、后現代主義、后結構主義、結構主義、生態運動、女性主義、話語理論、草根運動、激進民主、后左翼等社會思潮的親緣關系及內在關聯,力圖對后馬克思主義的文本語境、歷史淵源、理論譜系、邏輯理路、方法手法、內在困境、性質歸屬、政治立場、現實啟示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以期對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起到理論與現實的雙重借鑒和啟發作用。
作者王平,東華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等。
2.《毛澤民夫人朱旦華訪談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該書是對毛澤民夫人朱旦華十年跟蹤訪談的整理及研究。它通過一位革命前輩的口述,真實地再現了中國近現代史上諸多關鍵節點,比如,20世紀30年代知識青年去延安,40年代“新疆事件”,50年代反右、“大躍進”和廬山會議;60年代“文革”,等等。該書還第一次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討毛澤東革命教育思想的底蘊;第一次將毛澤東愛情婚姻作為學術問題加以探討。
作者馬社香,江漢大學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明清史及近現代史。已出版專著《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等多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