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殉職50周年。一個普通士兵因公犧牲,卻留下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升華為一種凝聚著我國優秀道德文化傳統的時代精神——雷鋒精神。學雷鋒活動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播、內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流于形式、走過場等現象。只有建立長期、有效的學雷鋒活動機制,使這一活動常態化,才能將雷鋒精神貫徹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之中,最有效地發揮學雷鋒活動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推動促進作用。建立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
第一,建立學雷鋒的輿論引導機制。50年來,宣傳雷鋒精神、宣傳學雷鋒的先進個人和事跡等活動極大促進了我國的思想道德建設,為人民群眾樹立了大量道德典型與楷模。深化學雷鋒內涵、建立長效性的輿論導向機制,是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必要途徑。首先,在學雷鋒的宣傳形式上,要充分發揮現代媒體多樣性的優勢,搭建立體的宣傳體系。平面媒體、電子媒體和戶外媒體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宣傳雷鋒精神,報道學雷鋒活動相關的新聞,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隨時隨地接受學雷鋒活動的信息,接受雷鋒精神的熏陶。其次,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設學雷鋒活動的網站和網絡社區、論壇,搭建學雷鋒的網絡交互平臺,吸引更多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少年投入到學雷鋒的活動之中。
第二,建立學雷鋒的多維教育機制。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的思想、意識和觀念更為多元和復雜。特別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很多思想觀念涌入我國,相互交織、作用。其中既有積極向上的優秀文化元素,也有陳腐、消極的思想觀念。只有構建多維的學雷鋒教育機制,才能讓雷鋒精神的學習更符合新時代的文化特征和內在要求。首先,必須建立學雷鋒教育的統一標準,降低學雷鋒的隨意性,保障教育時間和質量。其次,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要在多層面組織雷鋒精神的學習活動,完善學雷鋒的教育系統。最后,學雷鋒作為道德教育,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手段,力爭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建立學雷鋒的文化培育機制。學雷鋒活動是我國道德建設的組成部分,是優秀道德文化的代表。在社會中創造學雷鋒的文化氛圍,形成學雷鋒的道德風尚,將學雷鋒活動融入我國社會文化建設,才能讓雷鋒精神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推出學雷鋒的優秀文化產品。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于文化有著更為迫切的需求。文化消費在人們日常消費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文化消費的過程就是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不斷涌現以學雷鋒為主題的文化產品,是保持人民群眾學雷鋒熱情的有效途徑。相關部門要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展現、傳遞雷鋒精神,圍繞學雷鋒推出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將學雷鋒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文化消費之中,讓學雷鋒成為新時期的文化風尚。另一方面,從政府到校園、社區,要在各層面定期開展學雷鋒的文化活動。各級政府要將學雷鋒活動與當地文化建設密切聯系,定期組織學雷鋒的宣講、參觀、匯演等文化活動,引導學雷鋒活動進入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之中。
第四,建立學雷鋒的制度規范機制。從根本上保持學雷鋒活動的長效性,就必須在社會生活中建立學雷鋒的相關制度、規范,F在之所以出現了學雷鋒活動來去匆匆的現象,就是因為學雷鋒活動并沒有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建立制度化連接。在學雷鋒和人們社會生活之間建立穩定聯系,就必須在社會生活中構建穩定的學雷鋒激勵體系。首先,在社會生活中,對于學雷鋒的先進個人和集體要予以充分的認同和尊重。各級政府要定期進行學雷鋒先進人物和團體的評選,向學雷鋒的個人和團體表達社會的敬意,給予他們崇高的榮譽。其次,要構建學雷鋒的社會回饋體系。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建立完整的學雷鋒信息平臺,記錄社會成員參與學雷鋒活動的詳細情況。在社會服務、社會物品提供和社會福利中,將個人學雷鋒記錄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使具有良好記錄的成員得到更多社會回饋,從而激勵大家積極參與學雷鋒活動,在社會生活中將雷鋒精神落到實處。最后,既然要將學雷鋒活動作為社會生活的有機部分,并且采用長期性的回饋機制予以維護和支持,那么就必須建立規范性的評價體系,使對于學雷鋒個人、行為的評價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公正性。最為重要的,是要實現評價體系的標準化、公開化、程序化。要建立一系列認定、評價的規章制度,對于學雷鋒先進個人的社會反饋必須有章可循、公開透明,接受公眾和輿論的監督。
第五,建立學雷鋒的社會自發機制。學雷鋒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勵社會成員進行道德實踐,營造和諧互助、積極向上的社會道德環境。只有建立學雷鋒社會自發機制,長效地調動人們參與學雷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壯大學雷鋒志愿者隊伍,才能讓學雷鋒活動永葆活力。首先,各級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要發揮領導作用,在各社會基層單位中引導成立學雷鋒社會團體,并且對這些團體的活動給予有力支持。其次,對于學雷鋒志愿者隊伍的培養,要有長遠規劃和系統安排。必須要合理建設學雷鋒志愿者梯隊,注意提高志愿者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服務能力,為他們制定細致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并且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最后,對于學雷鋒志愿服務的促進和倡導必須政策化、制度化,使參與學雷鋒志愿活動不但得到社會的尊重、認可,而且能夠獲得適當的利益回報。要建立得到政府和社會承認的志愿者登記制度,明確志愿者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制定標準化的獎勵制度,在志愿工作與個人利益之間建立合理的正向關聯。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構建與踐行研究”首席專家、湖南城市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