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成果五:新世紀國產動畫電影長片的價值缺憾
【導讀】
◆新世紀國產動畫電影長片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反映在四個層次上的價值缺憾問題。造成這一缺憾的主要原因,是對現實問題缺乏關切,遺忘了中國動畫的歷史起點。
◆第一個層次是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缺失,導致形式技藝層次上的各種“中國元素”無法統一、流于表面,致使沒有任何一部影片能夠成為“中國文化”或“中國氣派”的真正代表。
◆第二個層次是獨立、自主、自信的女性價值觀的缺失,導致新世紀動畫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矮化、臉譜化與平面化,在兩性關系方面從屬于男性,缺乏主體性精神的立體女性形象。
◆第三個層次是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價值定位混淆,導致占動畫電影觀眾絕對主體的成人,無法對國產動畫電影產生認同,而影片中又大量出現偏離兒童欣賞習慣的成人趣味。
◆第四個層次是真正的動物保護理念的缺失,國產動畫電影沒有在物種差異性的認識基礎上,建立起對動物的真正尊重,導致動物形象刻板、擬人表現低端。
◆解決這一突出問題的關鍵,是回到中國動畫的歷史起點,正如中國動畫之父萬籟鳴先生所說,中國動畫從一開始,就緊密關注現實、與現實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表現出與美國動畫迥然相異的特色。
◆政府決策者在文化政策導向方面應該鼓勵動畫人緊密結合社會現實開展創作。動畫電影雖然在創作上偏愛魔幻、科幻等幻想題材,然而真正優秀的動畫電影,其根系無不深扎于現實土壤之中。
◆ 建議以動畫電影為試點,嘗試推行電影分級制度。這種嘗試既有助于保護兒童,同時還能使動畫人獲得更具深度、廣度的自由創作空間。
[正文]
自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國家廣電總局《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兩份文件始,中國動畫借力于文化產業政策的調整,開始擺脫原有計劃經濟體制遺留的弊端,走上了一條產量由少到多、技術由粗到細、市場由弱漸強的發展道路。這種變化首先是可喜的。然而,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缺乏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核心價值理念的支撐,占據整個動漫產業鏈最高端的動畫電影長片就只能表現為泡沫式的繁榮。
中國動畫電影,曾經有過歷史性的輝煌。如《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作品,不但在形式技藝層次上廣泛應用“中國元素”,更為可貴的是表現了深層的民族文化價值觀,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杰出代表。然而,新世紀以來的國產動畫電影,雖然也努力采用“中國元素”,比如音樂上的民族器樂、動作上的中國功夫、題材上的傳統故事等等,但卻因為深層的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缺失,從而這些“中國元素”無法統一、流于淺表,最終無法與某些同樣應用“中國元素”的美國動畫相抗衡。回顧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優秀作品,同時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同類作品,我們認為,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生成,是與人民大眾最為普遍的現實訴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從民眾最關切的現實問題出發,中國動畫電影才能生成和表現“民族文化價值觀”。
新世紀國產動畫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獨立、自主、自信的女性價值觀的缺乏。第一,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影片的一號角色為男性,幾乎所有女性形象都僅為次要角色;第二,簡單的兩極分化現象突出,要么是純潔無暇如天使一般的少女,要么就是陰毒、丑陋、兇殘的成熟女性,臉譜化現象嚴重;第三,絕大多數的正面女性形象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花瓶,缺乏立體豐富的形象。
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2011年中國電影藝術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83%的觀眾都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這點,與電視動畫的觀眾主體剛好相反。由于國內相應的文化產業政策并未對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的觀眾進行區分,而是籠統定位為兒童,因此,新世紀以來國產長片的絕大多數,都存在年齡定位偏低的現象,難以使成人觀眾發生認同;同時,由于觀眾主體是成人,制作方不得不調入大量不適合兒童觀影的成人元素,以吸引成人觀眾,從而加劇兒童早熟的危險。
動物保護或熱愛動物,是動畫影視中頻頻出現的主題。然而,細察新世紀以來國產動畫電影,卻發現動物保護的深層次理念并未被認識。這種深層次的動物保護理念,是建立在物種差異性基礎上的尊重。國產影片的問題表現為:1、在不了解動物運動特殊規律的前提下低端擬人,即不過是讓動物開口說話或兩條腿走路;2、以人類的喜好為標準,將動物標簽化為善與惡的刻板陣營,如食草動物為善類,而食肉動物、爬行動物、昆蟲等為惡;3、將國族矛盾用動物形象來表達,如《兔俠傳奇》中眼圈涂黑的邪惡“大白熊”是對來自美國的“功夫熊貓”的明顯影射,希望調動本土觀影者的民族主義情緒。
(本文原發《文化研究》第12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課題組供稿)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