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

    “構建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研究——基于美國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分析”成果簡介

      2011年10月17日14:29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由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何德旭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構建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研究--基于美國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分析”近日已完成。
      一、本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金融產生于實體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而又逐步深化為相對獨立的力量,在市場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維護金融穩定更是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大量的研究表明,穩定的金融體系通過把資金導向更高效率的部門而促進了經濟增長。然而,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發展,金融自由化加速推進,金融創新大量涌現,導致金融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并日趨復雜,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及其對實體經濟的惡劣影響和強大沖擊更是令世界各國猝不及防,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因此,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無不高度重視維護全球(或國家)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經濟國家,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金融領域的改革同樣有了相當程度的進展。但與此同時,金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累積也令人擔憂。盡管中國躲過了20世紀90年代多次地區和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金融體系已經具備了內在穩定性和抗風險的能力,相反,中國金融體系存在著諸多潛在的不穩定因素,特別是隨著金融領域的改革與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國的金融風險和不穩定因素將逐步凸現,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將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因此,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就成為一項艱巨而復雜的長期任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鑒于此,冷靜觀察、理智分析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全面而系統地研究新形勢下金融穩定長效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對于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成果的主要內容
      在系統分析國內外金融穩定機制的相關文獻、了解最新的金融穩定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本項目圍繞構建金融穩定長效機制這一中心,借鑒和參考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維護金融穩定的經驗,深刻反思和系統總結了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梳理了金融穩定的影響因素及作用路徑,闡述了金融穩定長效機制的各組成構面,描繪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金融穩定概念及長效機制分析框架。特別是針對中國金融穩定評估體系的構建,貨幣政策及宏觀調控,有效監管金融創新、兼顧效率與安全,金融監管制度設計,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整合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金融學、法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理論,通過定性與定量、實證研究與規范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結合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實際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在此基礎上,通過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國金融穩定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立足于中國轉型經濟的基本特征,系統地探討了中國在全球化所導致的世界經濟周期下滑壓力、國內資產價格膨脹導致的金融部門資產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壓力、國內投資不足所導致的流動性再度豐裕的壓力等多重壓力下,通過構建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實施更為靈活的差別化管理手段以保持金融穩定的多方面的政策建議。成果的主要內容包括:①中國金融穩定評估系統;②應對突發沖擊的貨幣政策;③開放經濟條件下的金融監管制度設計與金融穩定;④金融結構視角下的金融穩定;⑤基于金融網絡視角的金融創新與金融穩定;⑥資產價格波動與金融穩定的內在作用機理;⑦優化中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策略;⑧構建中國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等。
      三、若干重要觀點
      第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監管制度缺位是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誘因,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核心要求。保障金融穩定性和金融安全,僅靠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金融監管當局必須進行有效的監管。金融監管當局需要針對金融市場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以及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和表內表外業務設計一個科學的監管體系,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快速反應能力。
      第二,在美國金融監管體系中,系統性風險的監管失敗主要體現在:缺乏系統性風險的權威監管機構,缺乏系統性風險的監管機制和協調機制,缺乏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有效監管以及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沖擊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次貸問題演變為次貸危機、流動性危機、信用危機和系統性危機的升級過程中,美國金融監管的宏觀審慎制度安排是嚴重缺失的。建立一種金融穩定的新機制,就是要強化宏觀審慎監管,建立健全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
      第三,從歷史上的金融危機來看,監管當局在面對金融(風險)傳染時,大多采用救助政策。雖然救助政策確實能夠預防傳染,但這種政策卻在事實上侵蝕了市場紀律。為了在預防系統性危機與約束道德風險之間求得平衡,既需要監管當局對金融體系穩定知之詳盡,更多地倚重市場化手段,也需要監管當局更善于未雨綢繆。
      第四,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核心是系統性風險的認識、防范和應對。系統性風險的產生根源分為時間維度(如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和空間維度(如跨部門傳染)兩類。從全球金融體系出發,順周期效應、大而不倒效應(或系統重要性)以及影子銀行體系是系統性風險應對的三個主要方面,也是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的核心內容。
      第五,金融制度的完善對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機是十分必要的。一個不完善、不健全的經濟和金融制度遲早要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沖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在金融危機過程中,對不合理的制度進行盡可能快、盡可能早的調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減輕金融危機的負面沖擊。
      第六,必須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干預是挽救金融危機的最有效手段,政府在危機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恢復市場功能、重建資源配置的機制以及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是政府救援金融危機和干預市場的主要目標。在救治金融危機過程中,政府必須及時、適度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處理流動性不足、問題資產累積和金融機構破產等問題,并實施貨幣、財政和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恢復金融機構和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以促進經濟復蘇。
      第七,應對金融危機必須提高和強化銀行體系應對傳染彈性、促進金融穩定的監管政策,包括:參照《新資本協議框架完善建議》,切實加強資本充足率監管,加大對金融創新的資本約束力度,從根源上杜絕監管資本套利的動機,最終達到監管資本與經濟資本統一;嚴格同業拆借市場的準入與退出、交易和清算、風險控制、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規范,充分運用期限管理、限額管理、準入管理、備案管理、透明度管理等市場管理手段,防范系統風險;重視大型銀行在金融穩定中的角色,重點關注大型銀行的風險敞口;在瞄準單個金融機構的同時,綜合考察資本化水平、同業敞口規模、聯結程度、以及市場集中度在具體情況下的組合可能引發的脆弱性,預防金融傳染。
      第八,在美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和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建立中,最為核心的要素有:金融穩定監察委員會的成立,這個機構不僅對系統性風險具有監察、警示和建議權,更有處置權,甚至可以根據風險因素和金融穩定需要拆分大型復雜金融機構;美聯儲成為超級監管人,新體系賦予美聯儲擁有大型復雜金融機構的現場監管權以及金融穩定監察委員會的代理權,美聯儲可以就金融機構的風險提出更加嚴格的微觀審慎監管要求,可以在監察委員會的授權下拆分大型金融機構;對銀行的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和自營業務的限制性規定(沃爾克規則);成立聯邦層級的保險業監管主體以及將影子銀行體系納入到監管框架之中,填補監管漏洞。
      第九,在過去二十年,影子銀行體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資產規模、市場地位和系統影響力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影子銀行比例極高的杠桿操作、不斷突破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界限、大膽而復雜的金融創新、有意識的信息披露不完整以及刻意地規避金融監管等特性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了新的脆弱性,甚至是系統性風險,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和警惕。
      第十,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體系特別是金融機構的沖擊是相對有限的,這顯然得益于中國的資本管制和中國金融機構全球業務的局限性。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動不斷深化,中國金融機構的業務和風險將持續地在全球配置,為此,從一個更加宏觀和審慎的視角來維系中國金融的穩定就成為當務之急。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建立一個穩定有效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經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系統性風險應對機制、監管協調、防范制度錯配、填補監管漏洞、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防范外部金融風險,是中國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建設的重要內容。

    【1】 【2】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1717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97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