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做樸實而有靈性的學問

    彭玉平2024年11月25日09:53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做樸實而有靈性的學問

    作者:彭玉平,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運熙 圖片由作者提供

    王運熙(右)和夫人在玉蘭樹旁。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王運熙(1926—2014),江蘇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區)人。古典文學專家。194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曾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曾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會長、中國李白學會副會長等。著有《六朝樂府與民歌》《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文心雕龍探索》,主編有3卷本《中國文學批評史》、7卷本《中國文學批評通史》等。

    在忙忙碌碌中,渾然忘記了時間如此快捷,轉眼之間,吾師王運熙先生離開這個世界竟然十年了。這十年,太陽依舊不知疲倦地東升西落,世界依然在我的眼前晃動,我也一如既往地循環著讀書、寫書與教書的生活。但當世界和我都安靜下來,往日從師滬上的記憶便時常泛起,有時清晰如昨,有時卻有點模糊。總是老師的言傳身教,讓我在回憶中抖落一身灰塵,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在報考博士生之前,并沒有拜會過王先生,直到博士招生筆試之后,在面試中才第一次見到先生。此前,對于王先生的樣子,我曾有過各種想象,但真一拜見,其端謹樸素的程度還是驚到了我。記得王先生當時穿了一件藍色的褂子,扣著風紀扣,腳下是藍色的布鞋,一時真讓我有走進魏晉時代、走進《世說新語》的感覺。其實王先生當時不過60多歲,但仿佛是一位從另外一個時代、另外一個空間走來的隔世高人,樸實中透出一種高致。

    王先生是上海金山人,有比較濃重的上海口音,我是常州溧陽人,從大的語言類型來說,我們講的都是吳方言。當年,在王先生的書房“望海樓”,一起聽課的還有分別來自西北與東北的兩位同學,他們經常因聽不懂先生夾雜著吳語的普通話,而無法完整記筆記,我的筆記因此成為課后兩位師兄重要的參照對象。譬如王先生說的“高頭”(上面)、“格格里向”(在這個里面)、“嘎激滾”(很厲害),平時說慣了、聽慣了北方方言的人,自然隔膜比較深。對我來說,聽著王先生的金山土話,倒是格外親切的。我到中山大學工作后,王先生有一次來廣州,應師弟劉晟的邀請去華南師大做講座,我臨時客串現場翻譯。當我把王先生的吳語翻譯成普通話時,我發現王先生自己也憨厚地笑了。也許正因為方言相近,我在滬時,凡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王先生總習慣性地吩咐我去做。

    王先生學問高深,為人又簡默,許多人包括弟子初見先生,往往不免有點心怯,不敢多問,也不敢多說。但熟悉了先生之后,大家就知道先生的風趣也是自然生發的,有時甚至妙趣橫生。王先生有次從香港中文大學講學結束,轉道來廣州。師兄吳承學與我數日陪侍左右,在廣州、肇慶等地度過了一段輕松快樂的生活。記得在肇慶鼎湖山上,有的地方道路逼仄,車輛無法到達,我們只能步行上山。在走了一段不短的山路后,王先生因足力不濟,在一處石凳上小憩,師兄在一旁幫他打扇子。師兄雖然早已在先生門下登堂入室,名聞天下,但在老師面前,依然只是學生的姿態。因為師兄學問確實好,深得王先生真傳,王先生不免有點偏愛,我便故意說:“王先生,您的襯衫和鞋子多少錢買的?”王先生答:“襯衫二十幾塊,皮鞋三十幾塊。”我說:“這么便宜啊。吳承學的襯衫、鞋子可比您的貴多了,您要批評他的吧?”先生莞爾一笑:“這個不能批評,與時俱進,可以的。”師兄聞之得意大笑,先生也笑得很開心。我“爭寵”雖然失敗了,但當時師生言笑晏晏的情形從此就鐫刻在記憶中。我總想,要是能像《世說新語》中的名士一樣,常得陪侍先生,常接先生清談歡笑,該是一種多么美好的人生體驗。可惜的是,王先生此次回到上海后,因年齡與身體原因,再也沒來過廣州。

    雖然王先生最初的研究對象是六朝樂府和民歌,與傳統的文學研究很不同,但他做學問的方式是老派的,有點類似劉師培。劉師培的著作,常常是數條材料之后,下一斷語,至于斷語與材料之間的論證環節,基本上是省略的,需要讀者自行“腦補”。王先生在教學和討論中,經常表現出對劉師培的敬佩之情,推薦的參考書就有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漢宋學術異同論》等。王先生確實如劉師培一樣,讀書廣博,擇錄材料眾多,而按語精審。他是不是有意師法劉師培,因在王先生生前未曾問過,不敢遽下斷語,但其間的學術范式,似乎是有跡可循的。

    新中國成立后,學術研究的理念和范式發生了變化,“論文”模式成為主流。在學術范式上十分傳統的王先生,這個時候也就引起了前輩學者的注意。20世紀50年代,王先生去北京開會,遇到中國科學院文學所(今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的余冠英,余冠英驚訝地說:“原來你這么年輕,還不到30歲,我讀你的文章,還以為是一個老先生寫的。”一般的學者,會有一個逐漸成長、不斷提升的過程,王先生似乎初涉學術,即如老吏斷獄,臻于高境。

    王先生天生視力比較弱,從年輕時候開始,陰雨天、晚上就基本上無法讀書作文,只有在陽光充足時,才能進入讀書、研究與撰述狀態。換句話來說,王先生用來治學的時間比一般人要少很多,但因為立志學術很早,在有限的時間內專注與堅持,加上他敏銳地抓住了重要的學術領域,輔以過人的天賦,在較少的時間內,依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學術貢獻。王先生曾對我說:“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寫過幾篇小說,當時一心想當作家。畢業以后,發現生活體驗太少,幾篇小說之后,就沒有多少東西可寫了,而這個時候我留校任教,在讀書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樂府與民歌很感興趣,所以就立志從事學術研究,我也做不了其他事情的。”王先生說做不了其他事情,其實就是要把全副精力投入學術的意思。天地之間的誘惑很多,而有成就者多能保持定力,專注于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這讓我想起了王國維。王國維體素羸弱,持續研究的精力不濟,他只在上午讀書研究,而下午不是泛觀群書,就是去書店淘書,或者與友人交談,晚上則讀一點詩詞、小說等軟性文字。但因為長期的堅持,王國維同樣做出了一流的學問。看來,找準學術領域,具備研究天賦,合理利用時間,堅持不懈努力,是很多一流學者的成功之路。

    因為視力欠佳,王先生有時干脆閉著眼睛授課,似乎眼睛一閉,一條條材料就能絡繹而至。然后,他便條分縷析,揭出要點。王先生的記憶力相當驚人,尤其是對六朝與唐朝文史文獻,簡直是信手拈來,這大概是老天在限制了他視力的同時,給了他強大的記憶力。我們的博士論文,不是呈給王先生審閱,而是念給他聽,一般要兩三個下午才能念完。曾記得有同門說:因為博士論文比較長,而且王先生微閉雙眼,很長時間不發一語,念的同學以為王先生睡著了,所以在念了“第三點”之后,就跳開一部分,直接念“第五點”,這個時候,王先生突然睜開眼說:“你的第四點呢?”同學間盛傳這個故事,因此輪到我去念博士論文的時候,就不敢偷懶,老老實實從頭念到尾。在念論文的過程中,王先生能聽出引證的材料是否有錯漏,是否存在材料與結論不太一致的地方。以前我讀蘇軾,一直不能理解,蘇軾明明酒量不大,“飲酒終日,不過五合”,而且飲的只是度數偏低的米酒或果酒,但他為何極為好酒?后來方明白,蘇軾在醉中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有序的,而醒著的時候看到的世界是顛倒錯亂的,蘇軾是為了求真才故意喝醉。王先生睜眼看世界,一片迷茫,而閉眼聽讀時,他的思路才活躍,似乎也更具判斷力。這大概是王先生因為身體弱而帶來的“特殊能力”。陳寅恪晚年在中山大學,雙目失明,僅見微弱之光影,但依然憑著以往的讀書和記憶,口述出了《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重頭著作。看來,那些讀進了心里的書,會長存在記憶中。

    我在復旦讀書時,王先生與楊明老師合著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之《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即將出版,書稿清樣出來之后,王先生命我校對,同時附上他的原稿。老師吩咐的任務當然要認真對待,但我校對完全稿也沒發現幾個問題,總以為自己是不是校得太粗了,后來反復核對原文,書稿文字確實十分精準。王先生的手稿,改動的痕跡也很少,基本上是一遍寫成的。老輩學者的功力之深,當時就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我現在寫文章,在引證文獻上往往要校對多遍才放心,就是耳濡目染了老師的風采,而逐漸成為一種基本的自律。現在我也兼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主編,偶爾有的來稿引文錯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我就會想到王先生的書稿。敬畏學術,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表現在學術的全過程,在這方面,王先生是離我最近而最好的典范。

    我初入復旦,報到時要在相隔五六十米的兩個地方辦手續,帶著行李跑來跑去,非常不方便。記得當時正好有位八十多歲的老者從圖書館走出來,我也不認識,因為急著要辦手續,就請他幫忙看一下行李,老者滿口答應。大概十分鐘后,我回到圖書館門口,老者還站在行李旁邊,我十分感動,連連致謝。這時正好一個師兄走過來,很驚訝地說:你找這位老先生幫你看行李?你知道他是誰嗎?我說不認識,就是正好遇到,拜請他幫個忙。師兄說:“這是著名學者蔡尚思啊!”蔡先生是我十分欽佩的學者,他寫的《孔子思想體系》我在中學就讀過。沒想到我無意之中,居然找了這么一位聲望卓著的大學者幫我看管行李,深感冒失大了。

    蔡尚思是當年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王國維的弟子,我后來讀到他一篇追憶王國維的文章,里面提到王國維曾對他說:“學問是天底下最老實的事情。”王運熙先生在給我們上課時,不止一次提到過類似的話,要求我們老老實實讀書,樸樸實實研究,靠材料說話,問題要找準,說話有分寸。王先生去世后,陳尚君老師在《文匯報》發表紀念文章,題目就是“學問是天下最老實的事情”,我想這是深得王先生為人為學真諦的。我與蔡尚思的不期而遇,或許正是一種難得的學術因緣。

    樸實確實是學問的首要品格,而樸實的具體體現就在精準的分寸感,不虛張聲勢,也不話說半句,把自己讀書的體會合理有度地表達出來,這就是一種高明的學術。由于種種原因,有時一些不精準甚至錯誤的說法在學術界長期流行。我在滬時,《原學》雜志委托我采訪王先生,我記得王先生說過一句話:“有的時候,正確的解釋就是一種創新。”這么多年來,我也一直耕耘在學術領域,不止一次深刻感受到這句話的分量。

    在王先生看來,只要你設定的學術目標和范圍是合理而有創造空間的,其余的事情就是讀書和思考了。所有的問題都從讀書中來,然后帶著問題回到書中去,尋找深化和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你讀的書越多,出現在你眼前的問題就會越多,相應地,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如果書讀不透,必然會帶來思考不通、論證不力的問題,守正尚不能做到,遑論創新。

    從王先生的研究中,我感悟到,創新不應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如果時時刻刻帶著創新的欲望,甚至有推翻學術史的沖動,這種欲望帶來的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創新,而是一種心態的失衡。在失衡的心態之下,我們如何能把握好論說與觀點的分寸感呢?而失去分寸感的學術,即便有一定創新,其價值和意義也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在從容閱讀中發現的問題,才可能是真問題;而對真問題的介入,才可能是創新的開始。

    王先生研究李白,在廣泛閱讀文獻的基礎上,自然勾勒出李白平交王侯的思想,這是真實的李白,也是李白研究史上具有創新意義的結論。王先生花了比較多的時間研究《文心雕龍》,并出版有《文心雕龍探索》一書,后來在《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中有更系統的論說。關于《文心雕龍》一書的性質,歷來異說紛紜,王先生在精讀原文的基礎上,撥云見日,認為《文心雕龍》就是一部指導創作的書,不能因為其中有涉及哲學的篇章,而簡單將其定位為子書,也不能因為其中有多篇談及文學的理論問題,而將其定位為文學理論著作,那些哲學的背景和理論的話題終究是要落在創作層面的。這種“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學術判斷,既需要眼力,更需要魄力。

    從《文心雕龍》的結構來說,“文之樞紐”論文學的思想源頭和正變關系,“論文敘筆”論各體文學的源流與創作要求,“剖情析采”論創作中要注意的種種問題,諸如構思、修辭、鑒賞以及與社會、人生的關系等,全書的中心確實是落在“創作”二字,只是劉勰圍繞創作談的問題比較廣泛,如果不能做到“整本書閱讀”,確實容易因分散了眼力而難以聚焦。

    再說,讀《文心雕龍》,不能不先讀《序志》一篇,劉勰特地記述的兩個夢,足以見出他寫作此書的直接動機。一個是七歲的時候夢見彩云若錦,欲攀緣而上,這是表達他對文采的天然動心與直覺追求;一個是三十歲以后,夢見自己端著禮器隨孔子南行,醒來后覺得此夢神奇,圣人哪里是輕易能夠夢到的呢?應該是孔子托夢給自己。圣人既然托夢,當然要為孔子做點什么了。劉勰琢磨良久,追隨孔子,當然最好是為儒家經典作注釋,弘揚其思想與學術,但在這方面馬融、鄭玄等人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就是有一點新見,也只是修修補補的事情,不足以建立自己的認知格局和體系。劉勰是一個講究格局和境界的人,既然經典注疏留存的空間很有限,不如轉而論文,希望能通過文學來敷贊圣旨,這才別開一路來論述“為文之用心”。其思想發展和轉變的軌跡在《序志》一篇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因此說《文心雕龍》是一部指導寫作的書,看似評價低了一點,但其實是十分精準的,合乎《文心雕龍》的基本結構和內容,也契合劉勰本人的心志。

    王先生不事繁華、追求學問之樸實的特點,由此一端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因為劉勰完成了曠世巨著《文心雕龍》,容易把他定位為文學理論家,但同樣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劉勰當時就是著名的文章家。史傳記載,當時的名僧碑志及京師寺塔“必請勰制文”,這個“必”很能說明問題,說明幾乎沒有替代者,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劉勰一流文學家的地位和聲譽,而深厚的理論修養、豐富的文學史知識、多文體的創作實踐都使得他在論及文學創作時,左右逢源,信手拈來。而且《文心雕龍》本身也堪稱一部一流的文學作品。以文學的筆法來論文學,這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放眼南朝,有此能力的,舍劉勰其誰!我讀王先生的書,總覺得王先生讀書讀得深而且透,判斷看似平實,其實擲地有聲。

    在我的印象中,王先生平常并談創新,他只是求真守正,創新自然隨之而來。做一種樸實的學問,其實是做一種有靈魂、有魄力的學問。樸實中有學術史的責任與擔當。

    在王先生的學術觀念里,研究文學不能就文學而論文學,應該從一個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與學術背景去考察。我在讀博士期間,先生為我們開設了《文選》選讀課程,在總體講述《文選》一書的基本情況后,便命我們幾個學生各選擇其中一種文體,全面研讀,寫出有分量的讀書報告。當我說我想選“論”這一文體時,先生有點驚訝。我當時只讀過兩三篇六朝之論,如嵇康的《養生論》《聲無哀樂論》等,雖然對若干篇章饒有興趣,但對整體的情況并不是十分了解。其實,六朝之“論”是特別深奧復雜,先生深知其艱深,故而感到驚訝,但接著就鼓勵說:“這個領域非常值得開掘,里面的宗教、哲學、歷史、風俗、藝術等內容非常豐富。但你讀《文選》的‘論’遠遠不夠,要從《后漢書》《南史》《北史》《世說新語》《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等書中把相關材料爬梳一遍,才能找到你立說的落腳點。”王先生又特別強調《世說新語》的重要性,說許多“論”其實來自清談,許多清談也與“論”有不解之緣,“論”差不多是關涉當時整個社會文化思潮的一種文體。

    先生耳提面命,弟子哪里敢懈怠呢?從天目中路758號王先生府上回到松花江路2500號復旦南區之后,我就開始認認真真讀這一系列的書,有時讀了一遍還不明白,就反復讀,這才感受到王先生真是指引了一條研究六朝之論的康莊大道。王先生很少當面表揚學生,唯一一次表揚我,便是這篇關于“論”的讀書報告,令我激動了好幾天。畢業后,我在中山大學繼續讀書并修改這篇文章,此文最終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上。一個老師能傳授的具體知識終究是有限的,但指示的學術門徑能讓學生終身受用。在中山大學,因為教學工作的需要,我的研究興趣轉到了詩詞研究,近十多年更是對王國維下了比較深的功夫,但“重回六朝”一直是我的一個念想。也許潛意識里,在那里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先生的魅力吧。

    王先生平常給人的印象非常柔弱,話不多,有時竟是長長的沉默。我也總想起王國維與學生座談時,若學生無話,王國維便自顧自地從袖中掏出翠鳥牌香煙,一支接著一支連珠炮式地抽著。王先生與弟子談學問,學生提問,他三言兩語即回答完,若學生無后續,先生便是沉默,閉眼思考,似乎瞬間就回到了自己的學術世界。大學問家大多性格簡靜,或許是因為學問的世界足夠讓他們上下遨游,對現實世界便相對淡漠了一些。

    柔弱之外,王先生也有頗具骨力的一面。1964年,劉大杰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冊出版。“文革”中,劉大杰的一些做法頗受學界非議。改革開放后,王先生力排眾議,從學術的角度考慮,主動承擔《中國文學批評史》中、下編的主編之責。現在看來,續編一套原本就很有影響的教材是很小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在撥亂反正的初期,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還是需要膽量和魄力的。

    三卷本《中國文學批評史》主要是從教材的角度來編寫的,受到教材編寫體例和規模的限制,還存在許多未曾顧及的領域以及大量重要材料未及使用的問題。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梳理中國文學批評的發展軌跡,王先生又與顧易生先生合作主編了七卷本《中國文學批評通史》。相對于三卷本,七卷本不僅學術容量倍增,更在各時代文學批評的總體特色、分體文學批評、民族文學發展規律等方面作了有力推進。這套書的完整出版距今已經近三十年,仍是學界高度贊賞的一部兼具格局和眼力的著作。這套書也把復旦大學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學者凝聚成一股力量,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20世紀90年代初,我尚在復旦大學求學,有幸參加在上海社科院舉辦的紀念郭紹虞先生學術會議。當時坐在我身邊但現在已忘卻名字的一位老師問我:“臺上中間偏右位置坐著的是王運熙老師嗎?”我說是的。他說自己是王先生早年的學生,王先生年輕時就身體瘦弱,感覺能被一陣風吹走,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王先生依然步履穩健、精神矍鑠。我想是學術給了王先生旺盛的生命力。

    王先生87歲這一年,去看望一個學生,在公共汽車站候車時被一輛面包車撞傷,從此住院治療了大半年,終因年老體衰而離世。王先生了解到司機出身貧寒,主動放棄了賠償。按照王先生極為自律的個性,他原本可以生活得更久更久,但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讓先生在晚年備嘗病痛之苦。至今每一思之,我都深感痛心。王先生住院期間,我曾數次從廣州飛往上海探望。每次我問他:“先生難受嗎?”先生總是淡淡一笑說:“還可以。”這種對病痛輕描淡寫的態度一直伴隨著王先生走向生命的終點。

    樸實中有力量,平實中有創新。從20世紀后半葉到21世紀之初,王先生堪稱一代學人的儀型!

    (責編:金一、黃偉)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第一福利精品导航|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