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研究

    2024年09月26日14:59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南昌大學陳信凌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2AXW002),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胡一偉、鄧年生、余玉、張蘭、鄭斐、楊娜、黃慧。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20世紀20至30年代之交,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大眾在贛南、閩西等地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斗爭。為了配合紅色政權的生存與發展,中央蘇區開創了嶄新的紅色文化傳播運動,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早的有組織有系統有規模的思想宣傳與文化傳播工作。在非常艱困的環境中,蘇區紅色文化傳播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動員與激勵的效能,“喚起工農千百萬”。

    蘇區的傳播與宣傳理念經歷了一個從不重視到更為重視的過程。根據現存歷史文獻透露出的一些相關信息,可以推測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整體格局。1929年10月,紅四軍前委宣傳科制定了一個關于宣傳的小冊子,其中對宣傳方式的表述為:“(1)標語;(2)傳單宣傳大綱;(3)口頭宣傳;(4)壁板、日報;(5)畫報;(6)群眾大會;(7)演新劇;(8)刊物;(9)化妝宣傳;(10)寫木板丟在河內流到遠處去;(11)寫信箋到各處去。”1931年12月21日發布的《中央關于蘇區赤色工會的任務和目前的工作決議》,其第八部分談及宣傳教育工作,其具體實施意見為:“創辦工會報紙,發行漫畫、小冊子、壁報,宣傳擁護蘇維埃政權”,“建立工會的宣傳隊、俱樂部、各種文化教育組織,扮演新劇化裝演講,以擴大宣傳”。從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中央蘇區的文化傳播工作的運行狀態不是單一、局部、零散的,而是多樣態、多平臺、多面向的。其主要的形態有報刊傳播、標語傳播、歌謠傳播、戲劇傳播、漫畫傳播,它們既別具一格,自成體系,又相互融通,相互呼應。共同構成了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整體格局,而這也是本課題所要研究的五個對象。

    目前,對中央蘇區的戲劇、歌謠、標語、漫畫等文化形態所進行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文藝學、歷史學、社會學等框架下展開的。這樣的研究當然是合理并且必需的。不過,蘇區的紅色文化具有顯著的特性,即具備強烈的受眾意識、明晰的目標預期,注重創新傳播渠道和傳播形式,并追求切實的傳播效果,只有在傳播學的視野下,才可能對其存在的價值、意蘊與形態進行更為全面與確當的闡釋;另外,現在的研究只涉及了蘇區戲劇、歌謠與標語等方面,對于蘇區極具特色的晚會、漫畫、列寧室、化裝演講、墻報等鮮有觸及,而它們都是傳播學研究難得的素材。所以,對中央蘇區紅色文化進行傳播學的解讀與闡釋,既是一種研究趨勢,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

    (一)主要內容

    (1)報刊傳播。報刊是中央蘇區文化傳播的主要平臺,也是宣傳鼓動工作的主要載體。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提到“中央蘇區現在已有大小報紙三十四種”,這應該只是指中央蘇區黨政和群團層面的報刊數量。在它們中既有鉛印的,也有石印的、油印的;既有圖文并茂的多版大報,也有傳單式的油印小報。就整體而言,這些報刊的縱橫相間、高低錯落,形成一個立體性的結構。從縱向來看,可分為中央級報刊、省級報刊、特委報刊和縣級報刊;從橫向而言,又表現為黨組織系統報刊、政府系統報刊、軍隊系統報刊、群眾團體系統報刊等。它們因性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特色,但總體方向都聚焦中央蘇區的中心工作,承擔主流媒體的傳播職責。

    (2)歌謠傳播。歌謠傳播通過歌謠的傳唱展開,由于只需在人際間口耳相傳,對傳播條件與渠道無特別要求,它成了中央蘇區的一種參與性與滲透性最高的傳播方式。傳唱者可以是一個組織,紅軍的宣傳隊和地方上的業余唱歌隊即是其典型代表;也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當時蘇區活躍著一批名震遐邇的紅色歌手。傳唱的歌曲少量是新創,多數襲沿舊有的曲調填寫新詞。運用的場域極為廣泛,鼓動百姓參軍、提振紅軍士氣、瓦解白軍斗志,乃至于蘇區政府的行政公文、紅軍的宣傳告示等,都會借助歌謠傳播的形式。由于它們貼近實際,因此能屢屢獲得預期中的傳播效果。

    (3)標語傳播。中央蘇區的紅色標語傳播,體現出了組織傳播的一些特征。標語傳播的重要性異乎尋常,與組織的生存、壯大與發展息息相關。標語傳播隊伍的構成與運轉嚴密而規范。在一些特殊關口,標語的傳播以覆蓋式彌漫性的排布出現。標語傳播是與共產黨及紅軍的任務、目標緊密相連的,內容涉及面很廣。根據現存的文獻尤其是當事人留下的材料,可以推斷:中央蘇區的標語傳播的效果是具體而實在的。

    (4)戲劇傳播。戲劇傳播是中央蘇區較為成熟的一種文化傳播樣式,形成了完備的傳播組織與傳播機制。在蘇區中央、省、縣乃至一些區鄉都成立了劇社,其核心受眾為蘇區的工農兵群眾,傳播的內容主要反映前線戰斗、農民覺醒以及城市工人運動。蘇區戲劇的傳播方式與傳播渠道不拘一格,在演出形態上,既有話劇、地方戲,也有對象感更強的活報劇;在表演的場所方面,既有常規的劇場,也會送戲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以及硝煙彌漫的前線戰地。這些特殊的傳播方式,使得戲劇所傳播的革命理念深入蘇區的每一個角落。

    (5)漫畫、晚會、列寧室、化裝演講、墻報等渠道的傳播。它們都是紅色文化常用的傳播路徑,是當時的宣傳工作者根據蘇區的環境、條件,特別設計出來的傳播樣式。從留存下來的蘇區報刊中可以獲知,當時的文化傳播者對于這些文化形態的傳播內容、方法、要領、途徑等,都進行了精到而細致的設計。整體而言,它們都深度楔入接受者常態生活的情境之中,使他們在自然的狀態中感受其傳播的內容及影響。

    (二)基本觀點

    (1)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是第一次在人民政權下開展的,它是蘇區人民用以鞏固與擴大工農民主政權和進行革命戰爭的銳利武器。它有效地為蘇區黨組織的中心工作服務,為中央蘇區數次反“圍剿”的軍事斗爭,展開了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工作。

    (2)蘇區的紅色文化在一個特殊的戰爭環境中,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文化傳統與人力、物力條件,改造和創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傳播形態。這些形態在傳播者、傳播渠道、傳播內容、信息接收者與傳播效果等五個方面,都有自身明顯的特征,至少在內容的直白、訴求的急迫、頻度的密集、形式的粗放等方面,與常規狀態下的文化傳播迥異其趣。

    (3)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以覆蓋式與彌漫性的傳播氣勢,在蘇區社會中形成了一種含蘊明晰的信息環境與輿論氛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宣傳教育和鼓動組織的作用,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使紅軍戰士與工農群眾煥發出了極大的熱情。無論是在前方打擊敵人,還是在后方擴大紅軍隊伍、節省經濟、發行公債、突擊春耕等運動中,都發揮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中央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事業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傳播經驗。簡而言之,這些經驗就是:從蘇區的實際狀況出發,緊密配合黨政中心工作,根據群眾的愛好和接受水平,采取各種便捷易行、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傳播效果。這些經驗在今天仍有可資學習、借鑒的價值。

    (三)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樹

    (1)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收集中央蘇區戲劇、歌謠、標語、晚會、列寧室、墻報的歷史實物與相關材料,力求在更大程度上還原這些紅色文化樣式的歷史真貌。

    (2)從傳播學的角度,探討中央蘇區戲劇、歌謠、標語、晚會、列寧室、墻報等的生成機制與傳播模式,尤其注重對其傳播內容、傳播路徑和傳播技巧的剖析。

    (3)從整體上梳理與總結中央蘇區革命文化傳播經驗與傳播規律,并結合當前文化思想傳播的實際狀況,分析蘇區文化傳播經驗的當代價值。

    三  成果的主要價值

    1.可以為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做出富有價值的探索

    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是傳播實務中的一個經典性案例,在傳播技術上積累了豐厚的中國經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自在江西瑞金成立以來,長時間置身于大敵環伺情境中。紅色政權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對蘇區進行充分而有效的動員。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以覆蓋式與彌漫性的傳播氣勢,在蘇區社會中形成了一種含蘊明晰的信息環境與輿論氛圍。在擴充紅軍隊伍、節省經濟、購買公債等議題的傳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這些傳播經驗的總結,可以豐富現有傳播學理論的容量,并且使之帶上中國的特色與印記。

    2.可以為中國傳播史的研究增添重要一環

    蘇區紅色文化以多種富有特色的傳播渠道與形態,在當時凝結成巨大的傳播力,現在學術界對于蘇區戲劇、歌謠、標語的研究,大多并非在傳播學視野中展開,而且對列寧室、漫畫、化裝演講、墻報等極具蘇區特色的紅色文化形態,更是絕少觸及。而傳播學界此前對此只有極其有限的涉獵,缺乏系統而深入的探究。該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憾。

    (責編:金一、黃偉)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99re最新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青青精品视频国产|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