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編審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還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繼續作出回答。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放到這個大背景下來認識。”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但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將“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作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進一步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都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新時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鞏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制度化。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自覺把這一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在揭示我國社會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機制。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是意識形態中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機制,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倡導科學精神,弘揚新風正氣。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群眾性主題活動組織機制,優化英模人物宣傳學習機制,推動全社會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爭做先鋒。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健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體制機制,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教育引導全社會自覺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形成網上思想道德教育分眾化、精準化實施機制,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建立健全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協同治理機制,完善“掃黃打非”長效機制,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道德問題。
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輿論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斗志,危害黨和人民事業。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要堅持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全面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圍繞重大時間節點,密切跟蹤意識形態動向,堅決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實施全媒體傳播建設工程,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讓主流思想輿論產生傳播乘數效應。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準確把握網上輿情生成演化機理,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較量有時仍然十分尖銳。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意識形態斗爭上不但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余地,還要以敢于斗爭的精神、善于斗爭的本領主動應戰,牢牢掌握主動權。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強對宣傳思想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防止給錯誤思想觀點傳播提供渠道,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增強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政治敏銳,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對各種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堅決同那些惡意攻擊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制度、歪曲黨史國史、造謠生事的言論開展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