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徐團輝:中國早期都城中軸線的形成與演進

    徐團輝2024年10月16日14:21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中國早期都城中軸線的形成與演進

     作者:徐團輝,系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東周都城布局規劃研究”負責人、曲阜師范大學儒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軸線是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筑群規劃布局的重大特色。潘谷西主編的《中國建筑史》指出,“世界各國,唯獨我國對此最強調,成就也最突出”。2024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紀,形成于16世紀,全長7.8千米,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也是中外城市建設史上都城規劃的杰出范例。

    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城市形態類遺產的空白。成熟、規范的北京中軸線是古代中國晚期都城中軸線的典型代表,那么,其早期是什么形態?先前,學界認為曹魏鄴北城最早設有都城中軸線,然而最新考古資料顯示,中軸線的產生時間十分久遠。許宏將中國古代中軸線分為三個類型:建筑中軸線、建筑群中軸線與城市中軸線。后兩者與中國早期都城中軸線的形成關系密切,故重點探討。我們這里討論的建筑群中軸線是指由前后多座大型建筑一線排列而構成的中軸線,主要存在于各建筑之間,而不穿過城門;城市中軸線是指由城內核心宮殿區(主體建筑)、主干大道和都城正門共同構建的中軸線,兩側對稱分布有建筑、里坊、城門或道路等。

    建筑群中軸線的萌芽與發展

    建筑群中軸線目前最早見于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該遺址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夏朝晚期都城。宮殿區中東組的2、4號建筑基址和西組的1、7號建筑,均一北一南排列,似各自形成一條建筑群中軸線。這些夯土建筑始建于二里頭文化三期,距今3600年左右。因前后排列的建筑數量較少,故此時似屬于建筑群中軸線的萌芽期。

    商代前期,建筑群中軸線向前發展,建筑數量由夏代的兩座變為三座。位于二里頭遺址東部的偃師商城建有一座宮城,第一期時宮城內西組的7、9、10號建筑基址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構成一條中軸線,但未穿過宮城南門。第二期時統治者對宮殿區進行改建和擴建,但西組建筑群的中軸線布局未變,7號建筑基址與擴建的2號建筑、新建的8號建筑依然呈南北一線排列。二里頭遺址與偃師商城相距很近,時間上又早晚相接,故二者在建筑群中軸線的布置上應存在承襲關系。年代較晚的河南安陽市洹北商城宮城內的1、2號建筑遺址前后排列(略有錯位),似也構成一條南北向中軸線。

    商代后期和西周時期,限于考古材料,建筑群中軸線的發展詳情暫時不明。

    春秋戰國時期,建筑群中軸線進一步發展,城市數量增多,分布范圍變大,已發現四座都城采用這種規劃模式,主要分布在廣義的中原地區。

    山西侯馬市晉都新田遺址臺神古城建造于春秋晚期,在城內中南部發現多處夯土基址,分布很有規律。其中,4、6、7號基址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且彼此間距相近,共同構成一條南北向中軸線。不僅如此,5、3號基址分別位于4號基址的左、右前方,呈對稱分布,使這條中軸線更加鮮明、突出。南墻僅有一座城門,偏居西側,與中軸線相距較遠。

    河北邯鄲市趙國故城趙王城始建于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前后,由東城、西城和北城組成。西城是趙王城的中心,城內中部的1、2、3號夯土高臺呈南北一線排列,明顯構成一條縱向中軸線。南部的1號高臺是整個戰國都城中規模最大的夯土臺基,無疑屬主體建筑,可謂邯鄲城的“金鑾殿”。東城內西部的7、6號夯土高臺與8、7號地下夯土基址亦連成一線,構成一條縱向中軸線。

    趙王城西城與東城內的這兩條南北向中軸線皆未穿過南城門。西城南墻設有兩座城門,分別與1號高臺的東、西兩側相對。東城也是如此,南墻僅有一門,卻正對7、6號高臺的東側。可見,西城與東城的南城門似是有意避開建筑群中軸線,說明當時建城者還不存在城市中軸線的規劃意識。

    河北平山縣中山國靈壽城與易縣燕下都均始建于戰國中期,在這兩座都城的東城內皆發現一條南北向的建筑群中軸線,后者南北貫穿四座大型建筑臺基。

    這四座東周都城或屬晉文化系統,或與之關系密切。臺神古城和趙王城分別為春秋晉國與戰國趙國的都城,自然屬晉文化。戰國中山國一般也被劃入晉文化圈。至于戰國時期的燕國,因與趙國交流頻繁,中軸線設計可能受其影響。在這些都城中,臺神古城與趙王城的建筑群中軸線布局最規范,表明晉系諸侯國是夏商時期建筑群中軸線的繼承者與發揚者。而在東周其他列國都城中,如秦、齊、楚等主要諸侯國,尚未見到這種規劃模式。

    趙都邯鄲城的建筑群中軸線可能影響了西漢長安城未央宮的營造。作為中心建筑的前殿遺址,與北部皇后居住的椒房殿、存放國家典籍的天祿閣,呈南北一線排列,似構成建筑群中軸線。未央宮南、北宮門彼此正對,卻并不正對前殿,而是正對東側,即南北宮門大道從前殿東側穿過,與這條中軸線并不重合。

    城市中軸線首次出現

    城市中軸線最早出現于山東曲阜市魯國故城遺址。新的考古材料揭示,該城始建于兩周之際,而非傳統認為的西周早期。多種證據表明,城內中部偏東的南北向9號干道即為城市中軸線。從道路走向來看,9號干道直接連接周公廟宮殿區和都城正門南墻東門。在東周魯城的11座城門中,只有南墻東門兩側建有大型夯土基址,屬于“觀”或“闕”類建筑,故該門應是正門。從道路規模來看,這條道路在城內已發現的十條主干道中最為寬闊,寬達15米,是魯城級別最高的主干大道。從建筑布局來看,有南、北兩組大型建筑位于9號干道左右兩側,大體呈對稱分布,北組是周公廟村東與村西夯土建筑,南組是農機廠北與獸醫站北夯土建筑,前者的對稱性更強。

    由此觀之,曲阜魯城正門南墻東門、9號干道和中部周公廟宮殿區(可能還有其北部偏西的盛果寺大型居址),共同構成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很可能在都城營建之時就已設計,時代或可早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在周公廟宮殿區增筑了一座橫長方形小城,南門設于南墻正中,并與9號干道相連。由此,小城的修建與南門的開設,更加突顯了9號干道的中軸線地位。

    若然,曲阜魯城營造的城市中軸線首開中國都城中軸線規劃之先河,在中國古代都城營建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這種由宮殿區、主干大道和都城正門共同構建的中軸線,是迄今所見中國古代都城最早的城市中軸線。以往學界認為曹魏鄴北城首次采用縱貫全城的中軸線布局,現在看來魯城中軸線或可將中國古代都城中軸線的出現時間由東漢末年提早至春秋早期。

    近來有報道稱在河南周口市淮陽區平糧臺龍山文化城址中部發現一條南北向道路,連接南、北城門,發掘者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城市中軸線。事實上,這條道路并未穿過城內大型宮室建筑,因而更像是幾何學意義上的“中線”,而非城市中軸線。

    當然,曲阜魯城的中軸線布局不很規范,整個城市城門的分布與道路的連接尚不具有對稱性,故呈現一定的原始性,反映了城市中軸線初現時所應有的原始形態。

    曲阜魯城對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宮殿區“擇中而建”且大小城圈呈“回”字形布局,全城設有中軸線,三面城墻各辟三門,市場位于宮殿區北部,這四點與《周禮·考工記》存有明顯的相同之處。因此,曲阜魯城應是《周禮·考工記》所載理想都城規劃的原型。《周禮·考工記》雖未明言“中軸對稱”,但從“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記述來看,實質上已蘊含了中軸線的規劃思想,對后世都城建造影響深遠。

    兩類中軸線從“并流”到“合流”

    關于西漢長安城的城市中軸線,學界爭議頗大,久無定論。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種觀點:“安門大街說”“西安門大街說”和“直城門大街說”。要探討長安城的中軸線,首先需要究明城市朝向問題。劉瑞依據都城東門外均建有雙闕、未央宮與建章宮等均以東門為正門、城內東西向大街最為寬闊、西漢帝陵方向朝東等文獻與考古資料認為,長安城在西漢早、中期屬坐西朝東,西漢晚期變為坐北朝南,進而指出朝東時代的中軸線是霸城門—直城門大街,朝南時代則是西安門—橫門大街。

    從城門形制、道路寬度與帝陵方向等方面來看,長安城在西漢早、中期朝向東方,這是當時“以西為尊”觀念在城市建設上的映射,但城內主體建筑未央宮前殿卻坐北朝南,是故該城在朝向上表現出“二元性”的獨特特點。盡管霸城門—直城門大街橫貫全城,十分寬闊,但未穿過未央宮宮殿區和宮門,因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中軸線。換而言之,漢長安城在朝東時代不存在連通宮殿區和都城正門的城市中軸線。

    西漢末年,隨著城市朝向的轉變,在長安城南郊修建宗廟和社稷等禮制建筑,分列在西安門大街(即未央宮南北宮門大道)南向延長線的東西兩側,構成“左祖右社”布局,這是目前考古所見最早的“左祖右社”實例,此后作為規劃制度為歷代都城所沿用。“左祖右社”的出現,有力突出了西安門大街的中心地位,這條大街遂成為長安城的城市中軸線。至此,西漢長安城呈現出未央宮建筑群中軸線與城市中軸線“并流”的形態。

    需要強調的是,西安門大街作為長安城的城市中軸線僅存在于西漢末年,是隨著社稷與宗廟在南郊的先后修建而形成的,并非在筑城伊始就已規劃。正因為這條中軸線的形成時間很晚,所以呈現明顯的“不規范性”:一是西安門大街并未正對未央宮前殿而是正對其東側,前文已有詳述;二是城內建筑、城門等未對稱分布;三是西安門大街與北部橫門大街并不在一條直線上,二者存在明顯錯位,也就是說這條中軸線北部終止于未央宮北宮門,以致中軸線偏居全城西南隅。

    兩類中軸線的“合流”發生在東漢雒陽城。錢國祥依據文獻記載推定,雒陽城南宮內東宮主殿前殿的北部依次為玉堂殿、樂成殿、靈臺殿與云臺等,呈南北一線分布,并正對東宮正門端門、南宮正門宮南闕門與都城正門平城門。如果復原無誤,東宮建筑群中軸線與東宮正門、南宮正門共同構成東宮、南宮中軸線。都城南門平城門最為尊貴,是整個雒陽城的正門,穿過該門的大道北對南宮正門、正殿,向南延至古洛水南岸,南郊禮制建筑明堂與靈臺對稱分布在大道的東西兩側。因此,平城門外大道是雒陽城的城市中軸線,而且與上述建筑群中軸線同處于一條直線上。概言之,南宮的東宮建筑群中軸線和雒陽城的城市中軸線在此合為一體,這標志著中國古代都城中軸線進入新階段,具有里程碑意義。

    因雒陽城并非平地新建,秦時已有南、北二宮,受原有建筑格局的影響和制約,中軸線并未縱貫全城,對稱性也較弱。又因南宮位于城內南部偏東,故中軸線也偏東。

    都城中軸線走向成熟與完善

    河北臨漳縣曹魏鄴北城建有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中軸線。城內北部居中的外朝正殿文昌殿、外朝正門端門與止車門、都城正門中陽門連成一線,城內最寬闊的中陽門大道與之重合,它們構成一條縱貫全城的中軸線。相比魯故城與雒陽城,鄴北城的中軸線布局更為規范。這是因為該城在整體布局上具有較強的對稱性,東、西城門建春門與金明門,南墻東門廣陽門與西門鳳陽門(及城門道路),北墻東門廣德門與西門廄門(及城門道路),均位于這條中軸線的東西兩側,且彼此間距相近,呈對稱分布。

    曹魏初期,在東漢雒陽城北宮故地重新修建一座宮城即洛陽宮,建立單一宮城制,改變了秦漢以來南北宮并立的格局。曹魏洛陽城承襲東漢的中軸線規劃模式,建有一條由主殿太極殿、昭陽殿等宮殿建筑群與宮城正門閶闔門、主干道銅駝街、大城正門宣陽門等構成的都城中軸線。西晉時期,沿用曹魏洛陽城,城市形制和格局未有大變。

    北魏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后,沿用魏晉洛陽城的基本格局。宮城內的大朝正殿太極殿、帝后寢殿顯陽殿,與后宮寢殿區的宣光殿、靈芝釣臺、嘉福殿等,呈南北一線排列,宮城的三道正門閶闔門、止車門、端門與之對應,并向南正對內城御道銅駝街、內城正門宣陽門,故它們共同構成一條縱貫全城的中軸線。重要的官署建筑群集中位于銅駝街左右兩側,還有太廟、太社分列東西,皆呈對稱布局。宣武帝時,在洛陽城外增建外郭城,內城御道遂向南延伸,穿過郭城正門、永橋(洛水浮橋)、四通市,直至伊水北岸祭天的圜丘,四夷館與四夷里對稱分布于洛南御道東西兩側。至此,原有中軸線向南大為延長,由宮城內北部的后宮寢殿區、南部的前朝宮殿區,經宮城正門、南北御道、內城正門,再通過郭城正門,穿過城外南部的坊市區,直抵圜丘,全長大約7.1千米。

    值得重視的是,依據錢國祥的復原研究,北魏洛陽城東、西郭墻不是在內城兩側等距修筑,而是以太極殿至閶闔門的中軸線為基線,在兩側等距修建,間距均為4900米左右。這樣的精心規劃使外郭城幾何學上的中線與全城建筑布局上的中軸線重合,極大強化和突顯了中軸線的中心地位。同時,這也破解了縈繞在人們心中多年的內城與郭城間距的“西寬東窄”之謎。北魏洛陽城“超長中軸線”的設立,標志著中國古代都城中軸線的成熟與完善,從此開啟一個新時代,對隋唐宋元明清等都城的營建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京中軸線正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在成熟階段的典范之作。它北起鐘鼓樓,向南經萬寧橋、景山,通過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與社稷壇、天壇與先農壇分列于中軸線東西兩側,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獨特景觀與壯美秩序。

    追根溯源,縱貫全城的中軸線本質上是“尚中”“求中”思想在城市建設上的反映。這種思想屢見于早期史籍。《荀子·大略》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呂氏春秋·慎勢》云:“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

    綜上,中國早期都城中軸線并非傳統認為的單線條進化,而是經歷了從建筑群中軸線、城市中軸線先后出現與“異地并存”,到二者“同城并流”,再到“同城合流”,直至成熟完善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軸線布局是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核心思想,是中華文明對世界城市文明的重要貢獻。中軸線的規劃思想已鐫刻進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為賡續中華文脈作出重要貢獻。

    (責編:金一、黃偉)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91freevideos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