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耕田,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推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來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審視觀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作為智慧之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方面能使我們從宏觀的、整體性角度認識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能使我們透過現象而深入了解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和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握高質量發展存在著三種邏輯維度:認識論的維度、價值論的維度和方法論的維度。這幾種不同角度的反思,能使我們對新時代新征程為什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等問題獲得一種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從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基本的理論參照。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論解讀
認識論的維度,體現為以觀念的方式把握高質量發展,主要回答當今中國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的問題。其一,從質量角度認識社會發展,闡釋高質量發展出場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其生成的內在動力機制;其二,揭示當今中國的發展只能是高質量發展,以確立高質量發展的本體性地位,進而在全社會形成關于高質量發展的共識。
質量是一切事物固有的規定性。在社會發展實踐中存在著高質量發展和低質量發展的運動形態。正是在高質量發展和低質量發展的矛盾運動中,社會系統受質量互變規律的支配,總體上呈現出了由低質量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再到新的低質量發展和新的高質量發展這樣一種現實進路。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由低質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躍進,背后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兩種:其一,需求驅動機制。從發展主體角度看,當較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之后,還會產生新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新的更高層次需求就需要更高質量的發展予以滿足。這是人的需求變化所激發的驅動效應。其二,問題倒逼機制。從經濟社會發展本身來看,質量較低的發展在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往往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需要通過發展本身的轉型升級特別是在質量上的躍升才能有效解決。正是基于上述正反兩方面的驅動力量,高質量發展的出場就具有了客觀必然性。
推動高質量發展,無疑是經濟社會發展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具有歷史的必然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高質量發展并將其視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是我們黨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這一問題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回答,也是我們黨在發展問題上的又一次理念“覺醒”。這一理念覺醒要求我們必須確立起新時代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本體性地位。換言之,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我們在思想觀念上必須共同認定和在實踐中必須牢牢“鎖定”的一個“本體性”的東西,是新時代全國人民最為根本的實踐追求,這種“根本追求”就要求我們形成關于高質量發展的共識,把關于發展的觀念認識統一到高質量發展上來,畫好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論解讀
價值論的維度,體現為以價值的方式把握高質量發展,主要回答高質量發展的功能意義問題,即我們為什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旨在揭示高質量發展所具有的共利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見,我們所追求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鮮明的正當性與合理性。高質量發展,符合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對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的價值論意義。
高質量發展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目的性功能,主要在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一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是要追求并落實于方方面面、所有地區的高質量發展,使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常規性做法和常態性表現;另一方面,只有在高質量發展中,才能實現或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并從容應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風險挑戰。
高質量發展除了目的性功能外,還具有手段性功能或工具理性意義,即高質量發展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基本手段或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可見,只有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真正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問題,進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解讀
高質量發展既是一種理論形態,更是一種實踐形態,即推進高質量發展要落實到人們的行動上,由此形成了以實踐方式掌握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形態。社會實踐對于高質量發展所具有的基礎作用啟示我們,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腳踏實地、埋頭苦干。
要在實踐中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問題,即明確哲學視域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原則或要求。
首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新發展理念的語境下,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因而,我們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高質量發展。其次,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具有創新性、高質性等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則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在新發展階段,必須把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機統一起來,以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最后,堅持問題導向,在對發展問題的克服中推進高質量發展。傳統的發展模式在推進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使得傳統發展在總體上表現為一種較高代價的發展,這樣,要解決發展中的諸多代價或問題,需要從高代價、低質量的發展向低代價、高質量的發展邁進。解決現實的發展問題是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