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霞浦摩尼教研究

    2024年06月06日15:2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敦煌研究院楊富學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霞浦摩尼教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4XZS001),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楊富學、彭曉靜、包朗。

    一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008年以來,福建霞浦上萬村、屏南降龍村一帶發現了大量摩尼教文獻、文物與古遺跡。新材料的發現,促進了福建摩尼教的繁榮。陳進國、林鋆撰《明教的發現——福建霞浦縣摩尼教事跡辨析》,探討了摩尼教教主林瞪的身份及其與福建摩尼教的關系問題。元文琪《福建霞浦摩尼教科儀典籍重大發現論證》通過《摩尼光佛》與敦煌漢文摩尼教經典進行對比,確認霞浦科儀書與敦煌摩尼教漢文經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林悟殊《明教五佛崇拜補說》指出,早期霞浦摩尼教主要依托佛教,到后期才逐步轉而依托道教。林氏另文《霞浦科儀本〈下部贊〉禱文辨異》通過對《摩尼光佛》中《下部贊》詩文與敦煌所見《下部贊》進行比較,找到了二者之間的異同。

    不唯國內,霞浦摩尼教的發現,也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關注。旅美學者、哈佛大學馬小鶴教授較早獲得了霞浦最早發現的《奏申牒疏科冊》,盡全力進行研究,先后發表了《福建霞浦縣明教遺存》《摩尼教十天王考》《從“平等王”到“平等大帝”》等論文,對摩尼教神祇“明教五佛”尤其是夷數、耶俱孚等進行了探討,對“十天王”“地獄”“平等王”“三常、四寂”“五明性”等術語做了新解釋,并探討了霞浦與中原摩尼教的淵源關系。

    林悟殊、元文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摩尼光佛》的極少數章節,馬小鶴的重要研究對象主要是《奏申牒疏科冊》,吉田豐的術語解釋,這些無疑都是研究摩尼教的有益借鑒。但是,由于霞浦摩尼教文獻尚處于未公布的狀態,而且僅有少數學者可看到照片,能夠親睹實物者更少。這一現狀極大地制約了霞浦摩尼教的研究。霞浦文獻與敦煌、吐魯番摩尼教文獻乃至與西方摩尼教的關系,摩尼教與佛教、道教的關系,摩尼教華化的完成,摩尼教在中國的流傳,中外摩尼教文物文獻的重新界定,摩尼教對中西文化交流史,尤其是中國、伊朗文化交流等諸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化,甚至有重新定位的必要。以摩尼教與道教的關系為例,學界的研究多不深入,如福州福壽宮本為摩尼教,卻被誤認作道教寺院,原因就在于資料的匱乏。即使有些已引起重視的霞浦文獻,錄校常存在失當之處,以之為據進行研究,勢必會存在各種問題。因此,系統整理研究并公刊霞浦摩尼教文獻,成為當務之急。有幸的是,筆者蒙霞浦摩尼教文獻發現者林鋆先生信任和厚愛,交付當今所獲霞浦摩尼教文獻照片并囑托研究,是以筆者有便利的條件公布校注霞浦摩尼教文獻,進而推進霞浦摩尼教的深入研究。

    摩尼教產生于波斯,后來流行中國,會昌滅法后,摩尼教在中原遭到禁絕,唯在東南沿海一隅得以幸存。

    對霞浦摩尼教歷史、文化與文獻進行研究,具有比較重要的學術意義。一是霞浦摩尼教的華化非常徹底,而且史料記載清楚,對其研究,有利于揭橥外來宗教之華化進程;二是借助霞浦摩尼教文獻有助于澄清摩尼教研究中長期存在的爭端,比如對福州福壽宮宗教屬性的判別;三是摩尼教在福建地區的流行自古而今,傳承不絕,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研究,有利于全面認識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四是宋元時代東南沿海農民起義多與民間宗教息息相關,通過對霞浦摩尼教研究,有利于深入揭示這一歷史現象形成的深層原因;五是摩尼教形成于波斯,由回鶻高僧傳播于福建,對于認識古代絲綢之路上宗教文化的傳播,促進中國與伊朗間的文化交流,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

    該成果除緒論外,主要內容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上篇為霞浦摩尼教史論,下篇為文獻研究。其中前者有八章,大體可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為霞浦摩尼教傳播歷史,含第一、二章。摩尼教自3世紀在波斯興起,曾在波斯盛極一時,后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的殘酷迫害,教徒流徙四方,于762~763年傳入回紇,成為國教。843年,會昌滅法,摩尼教受到禁斷,回鶻高僧呼祿法師潛入福建,繼續傳教,摩尼教遂由福清傳入福州,再傳入泉州,再傳入霞浦,在林瞪時期及其以后,摩尼教得以發揚光大,形成了新的摩尼教體系——霞浦摩尼教。其傳承系統為呼祿法師(胡天尊)→高佛日→西爽大師→陳誠庵→孫綿→林瞪。通過霞浦、屏南等地發現的摩尼教文獻,結合福州、福清、泉州、莆田、霞浦、屏南、寧波等地發現的摩尼教遺物,探討林瞪的活動及其在摩尼教史上的地位。按照霞浦摩尼教文獻的記載,林瞪不僅精于武術,而且善于祈雨、護佑民眾,故而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尊崇,被尊為霞浦摩尼教教主。依霞浦摩尼教傳統,在有些情況下,林瞪的地位僅次于摩尼光佛,在另外一些情況下,林瞪則與摩尼光佛具有平等的地位。林瞪之善于祈雨,顯然與粟特摩尼教、回鶻摩尼教善于祈雨的傳統息息相關。

    第二個方面為摩尼教神祇及其系統,首先論述福州福壽宮的摩尼教性質及其重要性。福州福壽宮,過去一直被認定為道教寺院,該成果通過霞浦摩尼教文獻,結合寺院造像、主供神祇和配殿的布置與神祇,認為福壽宮應為摩尼教寺院。過去,學界一直把泉州草庵視作摩尼教寺院的唯一遺址,其實,福壽宮規模比之更大,內容更豐富,而且至今不絕,可視作古代摩尼教的活化石。其次探討摩尼教的神祇譜系。在霞浦摩尼教文獻中有“光明眾”和“一切神眾”之謂,僉指摩尼教神祇。摩尼教神祇眾多,其中最受崇拜者為五佛,即印度教那羅延佛、火祆教蘇路支佛、佛教釋迦牟尼佛、基督教夷數和佛和摩尼光佛。后來,在霞浦摩尼教中演變為三佛,即夷數(耶穌)、電光王佛和摩尼光佛。可以看到,在這些變化中,未變的只有夷數(耶穌)和摩尼光佛。此外,還有眾多來自道教的神祇,如真武大帝、許真君、馬天君、貞明法院三十六員天將、七十二大吏兵等,也有佛教神祇,如觀音菩薩、泗州大圣、四梵天王等,也有基督教神祇如俱孚元帥等,還有福建民間信奉的“三奶夫人”陳靖姑、林紗娘和李三娘等,甚至還有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孟子等,這些都體現出霞浦摩尼教不斷走向“脫夷化”“民間化”乃至“中國化”的變化特征。繼之論述摩尼光佛的造像藝術及其特征。摩尼光佛像過去僅在吐魯番壁畫和泉州草庵有所發現,課題組通過調查,在福建諸地找到了多件摩尼光佛造像,如晉江蘇內村水尾宮(境主宮)和曾姓村民家中都有摩尼光佛像。在晉江市東石鎮也保存有摩尼光佛木雕造像,在霞浦上萬村、福州福壽宮也可見到。通過福建與吐魯番所見摩尼光佛形象特征之比較,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差異頗大。個中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第三個方面在于探析霞浦摩尼教對閩浙一帶民變的影響,包括第五至第七章。敦煌摩尼教多依托佛教,幾乎沒有道教成分的存在,霞浦早期摩尼教文獻《摩尼光佛》中同樣含有非常豐富的佛教成分,雖有些許道教因素,但相當稀少,符合宋代以后摩尼教開始依托道教這一史實。越靠后的霞浦文本,道化成分就越濃,如霞浦文獻所見之摩尼教摩尼光佛、夷數和佛和電光王佛,明顯是道教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的借用。霞浦民間向摩尼教三清祈禱,無非是要祈求禾稼豐收、人民安康。霞浦文獻中屬于《奏三清》的抄本至少有五個。在《奏三清》諸本中,無一例外均將原本已佛化的摩尼教神名號又進行道化,兩層“外衣”非常明顯,即在佛化后又覆以道教的“外衣”,這與摩尼教華化軌跡吻合,也反映出摩尼教為了生存不得不逐步民間化,且亦佛亦道,逐步形成了華化摩尼教之多元文化品格。在明代以后形成的摩尼教科儀書《冥福請佛文》中,又增加了昭烈大帝(劉備)、梁武大帝(蕭衍)、大成至圣文宣圣王(孔子)、顏回、孟亞(孟子)及漢傳佛教特有的地獄十王等,名目繁多,統統被納入摩尼教神祇系列。宋代閩浙地區,“吃菜事魔”之黨風行一時,屢禁不止,它引領了方臘起義等幾次大規模的民變,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從近期于福建霞浦、泉州和福州等地發現的摩尼教資料看,宋代摩尼教在遭受來自官府的種種打壓后,開始由尚和戒斗而向尚武斗狠方向轉變,以圖自保,同時向幫會化轉型,逐漸形成了嚴密的宗師體系和堂口組織,加上摩尼教崇尚光明,提倡禁欲崇儉和團結互助,對于貧苦農民很有吸引力。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農民起義的發動,應為宋代民變多與摩尼教相蟠結的歷史原委。

    第四個方面,即第八章。2008年10月以來,福建省霞浦縣柏洋鄉上萬村周圍發現了大量摩尼教遺物,接著,在福州、屏南等地相繼發現摩尼教遺存,既有文獻、文物,也有摩尼教廟宇,尤其是屏南降龍村,家家戶戶供摩尼光佛和林瞪。兩次考察獲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看出,摩尼教是一種活態宗教,在福建省霞浦、福安、屏南、福州、晉江乃至浙江省南部都有存在,均可歸入霞浦摩尼教系統。與原始摩尼教不同,霞浦摩尼教在流播過程中,因應形勢的不同而逐步佛道化甚至民間化,這大概是霞浦摩尼教能夠在福建、浙江一帶綿延不絕的原因所在。

    下篇十章,其中第九至十一章研究了霞浦摩尼教文獻中比較典型的三篇文獻,其一為《摩尼光佛》,此為產生年代最早的文獻之一。通過研究可以看出,該文獻對摩尼教術語的大量運用、對摩尼教神明的極力謳歌,夷詞夷偈的大量援引等,可知其制作者對中古摩尼教十分熟悉,而其中“恾示”“末尸訶”等唐代特用語的零星出現,則將其制作時間推向唐末。而其中出現的“五佛崇拜”“彌勒崇拜”等現象則又瓜葛宋代,而其中并無常見于霞浦文獻的林瞪崇拜現象,則將制作時間推向宋仁宗之前。綜而言之,《摩尼光佛》科冊當為會昌入閩之呼祿法師(胡天尊)等始修,歷五代至宋初而成冊。其二為《冥福請佛文》,一般作為法師在做道場時請佛之用,雖篇幅較小,但所請之神甚為龐雜,有摩尼教、佛教、道教、儒教和民間信仰的各種神祇,尤其是文書中所反映出來的佛教地獄十王思想,其內容與敦煌等地發現的《佛說十王經》《地藏十王圖》有不少關聯,堪稱摩尼教在福建地區走向佛教化的典型代表。其三為《點燈七層科冊》,“點燈七層”源于佛教法事,是與“懸五色幡”相匹配的佛教法事儀軌,祈請的對象為藥師佛,然本冊主要闡發的是摩尼教教義,內載神祇多為摩尼教和道教神佛,體現了摩尼教傳入福建后依托佛道傳播其思想的發展模式,也說明了摩尼教與佛教和道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此外,對霞浦摩尼教文獻中的比較重要的文獻,如《冥福請佛文》《點燈七層科冊》《興福祖慶誕科》進行了錄文與校注,對《貞明開正文科》《明門初傳請本師》《樂山堂神記》進行了錄文,以便為學界提供比較完善可信的原始資料和文獻校注本。

    三  成果的主要價值

    摩尼教形成于波斯,興盛于中國,對唐、宋、元時期中國歷史影響不小,尤其在閩浙地區,更是影響巨大。霞浦摩尼教文獻、遺物的發現,大大填補了中國宗教史研究的一項空白,同時,對于波斯宗教史以及中外關系史研究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該教由回鶻僧傳入,故而對回鶻歷史文化研究來說,其學術價值同樣不容小覷。摩尼教史回鶻的國教,對回鶻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霞浦摩尼教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回鶻摩尼教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責編:蔡夢達、黃偉)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高清|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10|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兽交精品99高清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