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鐘周銘:四川何以為“蜀”

    鐘周銘2023年02月09日13:4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先秦至秦漢蜀地華夏化進程研究”負責人、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蜀地的得名與蜀族有關,是他稱而非自稱,這支族群最初活動在中原地區,后由于種種原因輾轉遷徙至今天的四川省境內。由于中原人對該地區不熟悉,遂以自身熟悉的蜀族之名命名當地,稱其為蜀地,意為蜀族所到之地。但對該地區的情況卻并無了解,史書“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的記載暗示了這一點。四川地區被納入中原大一統的王朝之后,蜀之名稱遂成為定制,一直流傳至今。四川得名為“蜀”是先秦時期族群遷徙的結果,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有力體現。

    蜀族:一支與華夏文明

    關系密切的族群

    蜀族是一支古老的族群,早在龍山文化時期,便同黃帝、顓頊產生了聯系,甚至還曾有通婚的行為,實力之大可見一斑。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的兒子昌意,娶了蜀族之女為妻,生子高陽,即五帝之一的顓頊。夏王朝時期,蜀族與夏桀曾發生過一場戰爭。據《太平御覽》卷一三五引《竹書紀年》記載,夏桀為了搶奪美女,攻伐蜀族并最終獲得勝利。

    從商朝開始,我國歷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甲骨文的發現,為我們進一步探索蜀族與華夏文明的關系增添了實物資料。從卜辭的記載而言,商王時常“至蜀”“在蜀”(《甲骨文合集》20584、20854、21723、21724),占卜該地近期有無災禍。商王還經常“貞蜀受年”(《合集》9774),占卜蜀地的糧食收成如何,以便前往收取租稅。一旦蜀人不從,便“共人(征)蜀”(《合集》6858、6859),甚至派遣“使”(《合集》21730)駐守蜀地進行政治監視。另外在卜辭中,還見有商王聯合某方國攻打蜀族的情況。商朝末年,政局動蕩,原居蜀地的蜀族部分西遷,部分留守。西遷的蜀族加入武王伐紂的陣營,《尚書·牧誓》中有明確的記載。留守的部分蜀族則同商王室共進退,成了周人攻伐的對象。

    西周以后,西遷的蜀人繼續帶著同黃帝、顓頊有關的歷史記憶遷徙至今天四川省境內,并與當地人漸漸融合為新的蜀族。由于四川盆地固有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原人對其族群的印象也慢慢淡化,直到戰國時期才又逐漸明朗。

    蜀族最初活動區域:

    中原腹心地帶

    黃帝、顓頊作為中華“人文初祖”和“上古五帝”之一,學術界一般認為其原本的活動區域就在中原一帶。如黃帝,《集解》引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大清一統志》卷五十二曰:“軒轅丘,在新鄭縣西北故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最早出現社會分化現象集中在黃河中游地區,為揭示黃帝族群的活動地域增添了大量新的科學證據。又如顓頊,《文選·思玄賦舊注》曰:“少昊金天氏居窮桑,在魯北。”《淮南子·本經篇》云:“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高誘注曰:“空桑,地名,在魯北。”種種文獻的相關記載,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黃帝、顓頊的活動區域,也反映出上古時期蜀族活動的大致區域。

    夏王朝時期,蜀族同樣活動在中原腹地。《太平御覽》引《竹書紀年》曰:“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岷山,實為蒙山,岷、蒙古音都為明母,音近互通,《楚辭·天問》“桀伐蒙山,何所得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蒙陰條目下注曰:“《禹貢》蒙山在西南,有祠。顓頊國在蒙山下”可證。故在《左傳》對宣公十八年、成公二年、昭公七年戰爭的記載中,多次出現了帶有蜀的地名,且地望都在中原地區。

    商朝時期的蜀地,同樣在中原腹心一帶。上文提到卜辭記載商王時常“至蜀”“在蜀”“貞蜀受年”,占卜該地近期有無災禍和糧食收成情況。商王頻繁來往蜀地,以當時的交通狀況以及區域重要性而言,兩地之間的距離不應相隔甚遠。由于當時的“禍”對于統治階級意義重大,商王多次去蜀地,甚至可以說蜀地與商王朝的腹心區域不遠。在卜辭中,常常有商王聯合某方國攻打另一方國的記載,從邏輯角度和實際情況而言,當時作戰的兩個方國相距皆不遠。據此,假如卜辭中有商王聯合某方國攻打蜀地的記載,那么只要能確定這一方國的地望,便能推測出蜀地的大致方位。在卜辭中,有多條缶攻打蜀的記載(《合集》06860、06861、06862、06863等),缶的地望在今河南境內,古今學者多執此說,而缶又常與雀交戰,雀之地望據學者考證在河南溫縣一帶,卜辭中記載雀人在商王室擔任重要職位。結合商王、缶、雀三者與蜀的聯系,蜀之地望當在今河南境內。

    周原甲骨文有兩條關于蜀的記載:(1)伐蜀茲(H11:68);(2)克蜀(H11:97)。周人攻打的蜀,據《逸周書·世俘》的記載,“庚子,陳本命伐宕、百韋,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陳本命新荒(自)蜀、宕至”。庚子伐蜀,乙巳自蜀至,前后僅6日,按《詩經·六月》毛傳“師日行卅里”算,6日則為180里。又按《谷梁傳》宣公十五年云:“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可見單邊90里的距離并不遠。這又從另一側面證明卜辭中的蜀地就在商王朝統治的核心地帶。

    “蜀”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大約在西周初期,這支遷徙的蜀族輾轉反側進入四川盆地,同當地族群漸漸融合,蜀族完成了從中原地區到今四川地區的遷徙。中原地區文獻基本不再見到有關于蜀的記載,直到東周時期才因為與秦、楚大國發生關系而再次進入中原人的視野,重新被寫入了史冊。今天的四川地區,在古時候最早被稱為什么,由于文獻的缺失并不知情,但是我們知道:第一,蜀見于中原文獻記載,是他稱而非自稱,且這種稱呼最早出現在中原地區,此時中原人士對今天四川地區的情況尚無多少認知。第二,在古時候當地(今四川地區)人的歷史記憶里,只有五個王,即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而他們既是酋邦首領、是共主,同時又是王朝的代號。第三,按照人類學的相關理論,人類族群的遷徙有“名從主人”的命名規律,遷徙的民族,往往以其舊居的地名,命名新遷至的新土。秦滅巴蜀后,四川盆地被納入中原大一統的王朝,蜀之名稱遂有了特定的含義,一直流傳至今。

    四川成都金沙遺址曾出土一件名為“太陽神鳥”的金箔,屬殷周時期的作品,整個金飾呈一圓環形狀,金飾上有復雜的鏤空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為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象征對太陽的崇拜;外層圖案圍繞著內層圖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象征對鳥的崇拜。對太陽和鳥的崇拜多見于東方的族群,如金箔的四只鳥造型,見于《山海經·大荒東經》的記載。俊,清人孔廣森注《大戴禮記·帝系》時認為“俊即嚳也”,王國維先生考證后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文里亦執此說,顧頡剛先生認為俊即是舜,三位學者的觀點都將帝俊之“使四鳥”指向東方;東方的族群又十分崇拜太陽,其大神少昊之“昊”字,從日從天,金文(師昊父簋)可見一斑。加之“太陽神鳥”金箔時間為殷末周初,恰同蜀人遷徙進入四川盆地的時間相當,其后當地族群逐漸開始崇拜鳥(尤其以四只鳥、十二道太陽光作為造型的構圖)和日出太陽等華夏原生文化,生動地展現出先秦時期四川地區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形成歷程。

    據文獻記載,“蜀”自上古時期始便同中華文明關系密切,蜀國的建立始于人皇,蜀族的先祖乃是黃帝,蜀族的母家則為顓頊。作為華夏支庶,蜀族還與治水的大禹產生聯系,演化成流傳甚廣的“禹生石紐”傳說。作為中華文明勃興時期的夏商周三代,同樣能清晰地洞悉出“蜀”在其歷史長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蜀族以族群遷徙的方式,將中華文明的基因帶往其他地方,大大促進了早期中國不同區域的文化交流互鑒,成為五千多年來中國人民創造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的一個生動縮影。

    (責編:皮博、黃瑾)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精品日产一卡2卡三卡4卡自拍|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