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大鈞:《周易》修養智慧之精義

    劉大鈞2022年06月23日10:4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易學古籍數據庫建設”首席專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講席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

    《周易》是中國古代“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經典,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為其思想視域,會通天人性命之理,蘊含著關于人之精神修養覺悟的深刻睿識,在現代社會仍有重要的啟發價值,值得我們鉆研和思考。

    《禮記·經解》中說:“潔靜精微,《易》教也。”它指出易學有使人“潔靜精微”的教化功能。“潔靜精微”說的是人的精神和心智,“潔”是說其不污邪,“靜”是說其不妄動,“精”是說其純一而不雜,“微”是說其感通入微。這種“潔靜精微”的境界,可以說就是人借由易學而達到精神覺悟的一個基礎。毫無疑問,《易》所教的“潔靜精微”根源于卜筮活動。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保持內心的潔靜和對天地鬼神的敬畏是對卜筮者的基本要求。

    《系辭傳》說:“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所謂“興神物”就是發明蓍龜卜筮之術,“圣人以此齋戒”則是圣人在卜筮活動中齋戒身心,虔誠莊敬,從而使其德行臻于變化莫測的神明之境。也就是說,易道之精神修養是以心靈之凈化和上通于天道為其核心意義的。正如《系辭傳》所說:“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在易學中,卜筮是契入天人之道,把握世界的變化,從而趨吉避兇的重要途徑。而這種對世界變化的把握,對未來吉兇的預示,是建立在人與天地鬼神相感通的基礎之上的。卜筮本身是實現人與天地鬼神相感通的手段,而人與天地鬼神的感通才是人能夠趨吉避兇的真正原因。

    在思想的演進中,卜筮所篤信的人與天地鬼神的感通,從最初的宗教化和神秘化,逐漸被哲學化和德性化了。《系辭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這既是在說易卦之蓍策,也是在說體悟易道之人。就蓍策而言,未卜筮之時,蓍策無思無為,寂然不動;當卜筮之時,蓍策與占問者的境遇相感通,遂呈現未來吉兇之象。就體悟易道之人而言,當無事時,息心凝慮,無思無為,保持虛無明靜之狀態;當有事時,則以虛無明靜之心感通當下之境遇,了知事態變化之幾微。

    由蓍策而轉進于人之精神的“寂感”境界,融天、地、人、物為一體,過去、現在、未來為一體,整個時空都會通于當下,通達無礙。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所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正是對易道“寂感”之會通時空意蘊的發揮,所謂“文之思”也就是“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的“易之思”。

    與天地萬物相感通,也就是要與天地萬物之存在與變化相契應,做到“隨時變易”。易道以變易為根本義,這種變易是無限開放的,天地萬物無時無處不在變易之中,無論事物之間,還是事物內部都是如此。面對變易的宇宙,人之精神與心智也當處于開放而流動的狀態。《系辭傳》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這既是在說《易》書,也是在說體悟易道之人。體《易》之人在變易的世界中,應當隨具體境遇的不同而采取“上下無常”的相應行動,不可偏執于某一道理。《論語·子罕》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了“意”“必”“固”“我”,人心也就偏執于一端,形成自我之封閉,不能面向事實本身,不能隨時而流轉。孔子的“絕四”和他的“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就是《彖傳》所說的“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由易學之覺悟所達致的光明之境,就是以開放而流轉的精神和心智消除自我的固執和僵化,與變動不居的時空相契應。

    由馬王堆帛書《易傳》資料可知,孔子在解釋中孚卦“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時,或釋“爵”為“爵位”,或釋“爵”為酒具,他針對不同的聽眾而“應乎天而時行”。故孟子稱揚孔子是“圣之時者也”,正是深刻地領悟到孔子(亦即易道)“隨時變易”的境界和智慧。

    在易學中,易道的隨時變易,絕不是無意義的變來變去,而是以“生生”為其目的。《系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變化,日月之周流,四時之往來,陰陽之消息,都是在不斷地創生事物、成就事物。也就是說,易道之變化是要不斷地生成萬物,使天地萬物日新又新,這就是天地的“盛德”所在。踐履易道之人也應當本天地“生生”之精神而成己成物,也就是《易傳》說的“進德修業”。易學人生觀的隨時變易,以“進德修業”為其實質內涵。

    在不同的境遇中,堅持內修“剛健中正”之德,外施“覺世牖民”之業。這是達到易道修養境界的現實途徑。在不斷的“進德修業”“崇德廣業”的過程中,培植自我之心量,恢宏人生之事業,逐漸向上提升自我,貞定自我之性命,而最終與天地生生之德相契。

    所以說,易學所指示的精神修養,既有以虛無明靜之心境感通天地萬物的一面,也有以隨時變易的智慧成己成物的一面。沒有虛無明靜之心境就不能領會天地陰陽變化之神妙,就不能做到“精義入神”;而沒有隨時變易的智慧,就不能成就自我和他人,也就不能將天地之神妙落實到現實生命和人生境遇中來,就不能做到“利用安身”。正是在二者的有機結合中,才能實現易學的“知進知退”“知存知亡”“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從而臻至“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的最高境界,故“即事盡天理,便是易”也。

    (責編:王小林、黃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9久久9久久精品|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2021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