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斯欽朝克圖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蒙古語族語言詞匯數據庫及詞匯比較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0BYY070),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烏日力嘎、哈斯巴根、蓸道巴特爾。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該成果根據蒙古語族語言特點收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如《蒙古語族語言簡志》詞匯附錄、《蒙古語族語言詞匯》、《蒙古語族語言詞典》、《莫戈勒語詞匯》,《卡爾梅克詞典》、《布里亞特詞典》以及回鶻式蒙古語文獻、八思巴文獻、漢子音寫《蒙古秘史》、阿拉伯文獻以及《突厥語族語言詞典》、《滿通古斯語族語言詞典》、《滿通古斯諸語言詞匯比較》等相關阿爾泰語文獻并以制作數據庫和比較的依據。
(1)蒙古語族語言中有很多已經瀕危的語言和方言土語,而且蒙古語族語言詞匯及比較研究相對薄弱和滯后,尤其數據庫屬于空白階段。《蒙古語族語言詞匯數據庫及比較研究》課題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推動蒙古語族語言的詞匯的較全面收集整理并更加深入比較研究,從而為蒙古語族語言整體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此基礎上首先按照蒙古語、達斡爾語、土族語、東部裕固語、保安語、東鄉語、康家語、莫戈勒語、衛拉特方言、巴爾虎布里亞特方言等蒙古語族10種語言加上古蒙古語等11種語言和方言進行比較研究。這是到目前為止比較全面系統的比較研究。為此課題組對上述主要語言如土族、東部裕固、東鄉保安、康家等進行實地調查,在取得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比較研究。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該成果由緒六篇一個附錄組成。
(1)對蒙古語族語言的詞匯分為蒙古語族語言中的阿爾泰語共有詞、蒙古語族語言同源詞、蒙古語族語言特殊詞(獨有詞)、借詞四類,并用足夠的例子較詳細深入地分析研究。這種分類方法不僅貫穿整個詞匯系統,而且應用到構詞附加成分,及阿爾泰語共有構詞附加成分、蒙古語族語言同源詞附加成分、特殊附加成分和外來附加成分。蒙古語族語言中的阿爾泰語共有詞界定為蒙古、突厥和滿通古斯三個語族共有詞,蒙古、突厥兩個語族共有詞,蒙古、滿通古斯兩個語族三種類型的詞匯。這種整體考慮較為細致的分類具有一些新意。
(2)在確定阿爾泰語共有詞的基礎上把蒙古語族語言同源詞界定為只有蒙古語族語言獨有的與阿爾泰語言共有詞不同的詞匯。論證時把同源詞放在整個阿爾泰語三個語族并列橫向比較分析,使之更加可信明了。作者認為,阿爾泰語共有詞中當然有蒙古語族語言同源詞,但考慮到可能還有一些詞語無法分清是否同源,于是按共有詞處理。隨著研究的深入分清其同源或借貸關系。
(3)蒙古語族語言獨有詞或特殊詞分為單獨一個語言或其方言土語特殊詞和幾個語言共有的特殊詞兩類,并提出了這些特殊詞來源很可能是該語言和方言土語固有詞或底層的新觀點。
(4)過去對蒙古語族語言的借詞一般在單一語言當中進行研究,但這次不僅考慮單一語言的特點,而且同時整體對比和比較。比較過程中論述了蒙古語族語言西支語言與東支不同的早期西域語言借詞特點。在借詞的比較中還提出了從概念以及語法范疇的借貸是個更深層次借貸關系的新觀點。如東部裕固、保安、康家三個語言對數字“萬”等從漢語音轉義的方法借用;東部裕固、土族受藏語影響對固有詞“主人”附加了第三人稱單數尊稱和反身領屬范疇等意義。借詞的區域性,文化認同性,語言的深度借貸等方面提具有一些新見解。
(5)根據蒙古語族語言詞匯的動態屬性、經濟性、原則和能產性原則,通過建立蒙古語族語言11個語文種的《語族語言詞匯對比數據庫》,摒棄以往研究中通過手工搜集、卡片保存、人工對照的研究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自動獲取、數字化儲存、自動對齊技術,可避免在人工收集整理時所發生的數據誤差,使數據更具完整性和可擴充性,也為日后的數字化典藏,資源共享等打好基礎。這是該項目的一個重要創新點也是填補了語族語言數據的空白。附錄部分專門附了一千多條詞的比較樣本。
(6)該成果運用統計學的理論和方法,首次對蒙古族語音中的共有詞和同源詞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從而避免了過去一般只拿幾個語言進行比較的弊端。在阿爾語共有詞和蒙古語族語言同源詞比較中用蒙古語族的11個語言和方言、突厥語族的國內8個語言,滿通古斯語族的6種語言的比率進行比較。從而哪些是固有詞,哪些是同源詞,其中各族語言占的比重都是考慮的因素。作者認為除特殊情況外比率越高共有和同源的比率越高,比率越低可能性越低。
(7)成果還對蒙古語族語言200個核心詞進行較詳細統計分析研究,并首次提出了各個語言的不同比例,從而提出了核心詞角度上蒙古語族各個語言之間的遠近關系。并通過核心詞與基本詞匯以及一般詞匯的比較中得出了越是核心詞匯同源詞的比例越高,越是一般詞匯同源詞比率越低的結論。因為核心詞匯是最直接最不易改變的詞語,而其他詞匯尤其是一些新詞語都是很難記住和規范的詞語。尤其是那些瀕危語言的創造力和規范度在下降的情況下。
(8)該成果還首次對蒙古語族語言200個核心詞與古蒙古語進行比較分析,并揭示了古代蒙古語與現代蒙古語族語言之間的語音語義的異同。通過比較提出了6%以上的古代蒙古語詞匯語義發生變化或消亡,但有些語言里至今還保留古代蒙古語詞匯及其古代意義的觀點。
(9)根據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把蒙古語族語言詞匯的比較中從詞匯學角度論證了蒙古語族語言可分東西兩支的可能。及土族、東鄉、保安、康家、東部裕固為西支,蒙古、達斡爾、莫戈勒、衛拉特、巴爾虎布里亞特為東支。其中包含了共有詞、同源詞、特殊詞和借詞等整個詞匯的語支不同特點等。如西支語里西域借詞多,東支語里滿通語族語言借詞多等不同特點。尤其是一些獨有詞有西支特點。
(10)在緒論中通過田野調查和比較研究作者對蒙古語族語言的方言土語的劃分方面還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見解。如東部裕固語的方言土語應按照其部落特點至少分三個的觀點,而過去的地域區分不太適合以部落分散居住的東部裕固語。
三 成果的價值
該成果是首次較系統地比較研究蒙古語族語言詞匯,建立詞匯數據庫,不僅對蒙古語族語言詞匯的深入研究乃至阿爾泰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對蒙古語族語言的應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