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熊加全:傳世辭書整理與考釋

    熊加全2021年12月07日11:1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明清大型字書疑難字考釋與研究”負責人、湖南科技學院教授

    漢語文字學,古人稱之為“小學”,是研究漢字的形成、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中國大百科全書》根據歷史分期把漢語文字學劃分為五個階段:先秦古文字研究;秦漢篆隸文字研究;魏晉以后的行書、楷書研究;六朝唐宋以來的俗字、簡體字研究;近代方言字的研究。目前,學界一般將漢語文字學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古文字研究,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近代漢字研究,研究隸書以下至明清的近代漢字;現代漢字研究,研究“五四”以來記錄現代漢語的漢字。從學科分類來看,傳世辭書是近代漢字研究的重要資料,它主要以刻本為主,也兼及不少寫本。

    傳世辭書的闡釋與研究現狀

    傳世辭書是指秦漢以至明清流傳下來的各類辭書的統稱。按照編纂目的不同,傳世辭書主要可以分為字書、韻書、雅書以及音義書四類。字書是以分析字形、說解字義和辨識讀音為目的而編纂的辭書,主要有漢《說文解字》、梁《玉篇》、遼《龍龕手鏡》、宋《類篇》、金《新修累音引證群籍玉篇》、金《改并五音類聚四聲篇海》、明《字匯》、明《正字通》、清《康熙字典》等。韻書是指按韻目編排漢字的辭書,主要供人們寫作詩、賦、詞、曲時檢索韻字,同時也兼字書的功用,主要有唐《刊謬補缺切韻》、唐《唐韻》、宋《廣韻》、宋《集韻》、金《五音集韻》、元《古今韻會舉要》、明《洪武正韻》等。雅書是指解釋古代詞義的辭書,也稱為義書,主要有《爾雅》、魏《廣雅》等。音義書是指專門為解釋文獻典籍中疑難字詞的音義而編撰的辭書,主要有唐《經典釋文》、唐《一切經音義》、五代《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等。

    傳世辭書收錄了大量的字形及音義內容,為近代漢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它們大都對其所收錄的一些疑難俗字作了不同程度的辨識與認同工作,可供今人參考與利用。同時,由于編纂失誤、傳抄失誤等原因的影響,傳世辭書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給人們的使用造成了困難,也對現代辭書的編纂產生了不良影響。近年來,隨著近代漢字研究的發展,學界認識到了傳世辭書對于近代漢字研究的重要性,對其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由于傳世辭書數量眾多,且大多收字繁巨,對其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實上,傳世辭書中仍存有大量的疑難字有待考釋,也有許多常用字釋讀存在困難而未予解疑,還有很多字形的音義存在問題卻尚未加以勘正,這給人們的識讀及現代辭書的編纂都造成了不良影響。

    傳世辭書整理與研究的重點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對傳世辭書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以推進疑難字的全面考釋與深入研究,借此解決人們的識讀困難,并消除其對現代辭書編纂造成的不良影響。

    加強疑難字的考釋。近年來,學界對傳世辭書中的疑難字作了大量的考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其中仍有大量未作考釋的疑難字。例如:“懧”的考釋就很有代表性。《字匯補·心部》:“懧,《戰國策》:‘憒于憂,而性懧愚。’注云:‘懧,當作懦。’”《戰國策·齊策》:“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懧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宋鮑彪校注:“‘懧’當作‘懦’。《集韻》:‘弱也。’”實際上,以上諸家以“懧”為“懦”的解釋,都是錯誤的。《說文解字·心部》:“懦,駑弱者也。從心,需聲。”“懦”,《廣韻》音“人朱切”,《集韻》又音“奴臥切”。由此可以看出,“懧”與“懦”盡管義同,但“懧”從寧,不可音“人朱切”,亦不可音“奴臥切”,所以二字不可混同。既然“懧”不可釋為“懦”,那么“懧”該如何解釋呢?經過仔細考釋,“懧”實際上同“儜”。《玉篇·人部》:“儜,女耕切。困也;弱也。”《廣韻》平聲耕韻女耕切:“儜,固(困)也;弱也。”將“懧”與“儜”二字比較后可以看出,它們不僅義同,而且聲符也相同,又亻旁、忄旁俗書常可換用,故“懧”當同“儜”,亦當音“女耕切”。這一考釋也可以在劉向、范祥雍等人的注釋中得到佐證。西漢劉向集錄的《戰國策》注為:“鮑本‘懧’,當作‘儜’。《集韻》:‘弱也。’”范祥雍《戰國策箋證》:“鮑彪云:‘懧當作儜。《集韻》:弱也。橫田本從之,改懧作儜。按:字書無懧字。儜字亦見《切韻》、《廣韻》,注同《集韻》。”《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懧”字皆據謬說而謂同“懦”,可說是沒經過仔細考證。通過這一考釋,不但勘定了前人的文獻釋讀問題,也糾正了現代大型字典的編纂失誤。

    重視常用字的釋讀。疑難字的考釋固然重要,但常用字的釋讀也不容忽視。常用字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它們在社會中的使用頻率更高,與人們的聯系更為密切。近日,央視網書法頻道講解顏真卿《祭侄文稿》的一段舊視頻,引發了網民的熱議。作為書法專家的主講人在視頻中說,顏真卿將“蒲州刺史”的“刺”寫成“刾”,是寫了個錯別字,反映出當時顏真卿的情緒失控:“顏真卿將‘刺’字寫成‘刾’(其讀作jiá),本身就是個錯字,但是顏真卿自己也不知道。”對此,不少網民指出,“刾”是“刺”的異體寫法,并非錯字。這些網民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事實上,“刺”寫作“刾”,在唐代前后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不僅傳世文獻、石刻文獻以及出土的簡帛文獻等材料中有大量的記載,傳世辭書對此問題也多有解釋。例如:《篆隸萬象名義·刀部》:“刾,且致、且賜、且亦三反。殺也。刺,同上。”敦煌本《王韻》去聲寘韻此豉反:“刺,針刺。俗作刾。”故宮本《王韻》去聲寘韻此豉反:“刾,針刾。古作刺。”這些辭書大都成書于唐代,由此也說明了“刾”在當時是“刺”的一個常見寫法。通過這一現象,可以看出,在對傳世辭書的研究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一些常用字進行歷時的考辨,借此可避免在文字解讀中出現常識性的問題。

    加強義訓失誤的考辨。傳世辭書所收字形的釋義也存在很多失誤,這些失誤大都是其在傳抄過程中因形近、音同或音近、脫文、衍文、誤植、誤截、妄補等原因造成的。這些失誤給人們對其使用造成了障礙,因此應加強對其進行系統的考辨,以解決其釋讀問題。例如:《玉篇·子部》:“孟,莫更切。長也;子也;始也。”對于“子也”這一義項,胡吉宣認為“子”是“字”的訛字,這一觀點是可商榷的。《方言》《廣雅》“孟”都訓“姊也”。《篆隸萬象名義》“孟”下也有“姊也”這一義項,可知《玉篇》作“子也”,當為“姊也”之聲誤。《漢語大字典》“孟”字下據《玉篇》增收“子”這一義項,應刪。又如:《玉篇·廣部》:“序,似呂切。學也;舒也;東西墻也。又長幼也。”而原本《玉篇·廣部》作:“序,徐舉反……《白虎通》:‘學有教,里有序。序者,序長幼也。’”據此可知《玉篇》訓“長幼也”,當為“序長幼也”之脫誤。《漢語大字典》“序”字下據《玉篇》收錄“長幼”這一義項,也應刪。作為近代漢字的重要載體,傳世辭書收錄了自秦漢以來中華民族歷代人民所使用的漢字字形,其中有很多字形在傳世文獻中久已失傳,在文字學、文獻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傳世辭書進行系統的整理與考釋,不但對其在傳抄與編纂過程中產生的失誤作出全面的校勘與整理,并對其收錄的疑難字進行系統的考釋與研究,借此對漢字在各個時期的用字特點和用字習慣作出全面的概括,并對漢字的歷史傳承與歷時演變進行系統的探究。通過此項工作,可為疑難字考釋、近代漢字研究以及中國辭書學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并為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王小林、劉婷婷)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99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