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并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現將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評審立項結果(名單附后)予以公布。今年公示的擬立項課題為500項,有1項因項目申請人去世不予立項,現公布立項課題為499項,每項資助強度為20萬元。
今年立項的西部項目總體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項目負責人研究實力較強,問題意識突出。具有高級專業職稱的負責人有389人(高級171人、副高級218人),占總數的78%;具有博士學位的有424人,占85%;擔任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的有289人,占58%;曾經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并獲得優良等級的負責人有72人。課題問題意識較強,能夠抓住當前社科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西部地區區情。基礎類課題側重于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填補研究空白,應用類課題突出加強民族團結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維護邊疆穩定和加強社會治理、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研究。
二是覆蓋面和惠及面較廣。涉及包括高校、社科院、黨校、軍隊、黨政機關等五大系統在內的232家科研單位,基本上覆蓋了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機構,地方社科院和黨校的立項數分別達到32項和35項,占總數13%。從項目負責人構成上看,少數民族學者有97人(涉及19個少數民族),約占總數的19%;35歲以下的青年學者有82人,約占總數的16%,比2020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
三是對基礎研究和區域優勢學科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社科基金23個一級學科都有立項,其中數量占前5位的學科是:民族學立92項,占總數18%,中國文學、馬列·科社、中國歷史和黨史·黨建等4個學科分別立50、33、30和30項,占總數約29%,其中黨史·黨建學科立項數量為近5年來最高。同時,加大了對具有西部地域特色和科研資源優勢的領域、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課題的扶持力度,圍繞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邊疆地區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文獻資料整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等方面的研究確立了一批課題。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