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一寸丹心圖報國——田漢的精神求索

    宋寶珍2021年05月31日10:13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一寸丹心圖報國

    田漢(1898—1968),原名壽昌,湖南長沙人。《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資料圖片

    田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作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他也是了不起的詩人,還在電影、音樂、書法等領域頗有造詣。田漢的一生,不斷追求光明,不斷奮斗創(chuàng)造,不斷探索前進。在他身后,留下了60余部話劇歌劇、20余部戲曲、2000余首詩歌。

    少年詩心最是?真

    1898年,田漢出生在湖南長沙的一個小山村,父親為他取名壽昌。他家境清寒,不到十歲,父親就病逝了,勤勞的母親紡紗績麻,節(jié)衣縮食,送他去讀私塾,后來又送他去長沙讀新式學堂。少年田漢的性格養(yǎng)成,深受母親影響,他一生都樂觀開朗,勤奮刻苦,有理想,有擔當,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湖南牛”精神。

    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田漢開始接受新思想。他寫了小戲曲《新教子》,希望以此說服母親支持他參加革命。他還想參加學生軍,奔赴戰(zhàn)場。他與另外3個男孩相約改名,以“英雄懷漢”四字,各取一字給自己命名,以表達救國之志。田壽昌年齡最小,攤上一個“漢”字,從此更名田漢。

    田漢自小聰慧,博聞強識,深得舅父易梅臣的喜愛。易梅臣在日本留學時,曾加入過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有革命傾向和維新思想,把唯一的女兒易漱瑜許配給田漢,并資助他們一起赴日留學。易梅臣后來被湖南軍閥殺害,這無疑更激發(fā)了田漢反抗黑暗、尋找光明的心志。

    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如饑似渴地吸納各種新知識,政治、軍事、哲學、文化、藝術,凡是找得到的書,他都如饑似渴地讀。他想研究甲午海戰(zhàn),探究這場讓中華民族忍辱含羞的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他從來不乏浪漫的激情與熱烈的憧憬,也想當藝術批評家、畫家、詩人。當然,最令他癡迷的還是戲劇,他立志要做中國的易卜生,其原因如魯迅在《摩羅詩力說》里所言,易卜生“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敢于“死守真理,以拒庸愚”。他對當時的“新浪漫主義”藝術思潮心向往之,認為“新浪漫主義,是直接由舊浪漫主義的母胎產下來的,而他‘求真理’的著眼點不在天國,而在地上;不在夢中,而在現實;不在空想界,而在理想界”。

    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fā)。田漢積極參與籌備、組織“少年中國學會”,希冀以“少年詩心”的熱忱與勇氣來療救社會。正是基于這樣的遠大抱負,田漢在日本寫成《平民詩人惠特曼百年祭》(1919)、《詩人與勞動問題》(1920)、《新羅曼主義及其它》(1920)等多篇論文。

    1922年,田漢與妻子易漱瑜回國。1924年,他們在上海辦起文藝刊物《南國》半月刊,辦刊宗旨很明確,即“欲在沉悶的中國新文壇鼓動一種清新芳烈的藝術空氣”。該刊由他們夫妻二人全權負責,“自己出錢印刷,自己校對,自己折疊,自己發(fā)行”。盡管因財力不足,《南國》落得個草草收場的結局,但田漢屢敗屢戰(zhàn),從不氣餒,他成立了南國電影劇社,接管上海藝術大學,舉辦“藝術魚龍會”,探索小劇場戲劇,以在野的,苦干、窮干的戲劇精神,高舉自己的藝術旗幟。

    田漢創(chuàng)辦的藝術團體南國社,“不問學歷,但取天才”,聚集起一幫“只是無產而不必有階級覺悟”的人,跌不怕,罵不怕,窮不怕,以波西米亞的藝術精神,追求浪漫唯美的藝術理想。教師隊伍里有徐悲鴻、洪深、歐陽予倩、徐志摩、唐槐秋、高百歲……學員隊伍里有鄭君里、吳作人、趙銘彝、陳白塵、俞珊……從1928年到1929年,田漢率領南國社先后在上海、南京、廣州、無錫多地舉行話劇公演和其他藝術活動,創(chuàng)作了大量劇本,影響遍及全國。徐志摩撰文稱贊:“南國的情調是詩的情調,南國的音容是詩的音容。”

    從1924年1月創(chuàng)辦《南國》半月刊到1930年9月南國社被國民黨查封,田漢領導的南國戲劇活動歷時6年有余。在整個20年代,田漢對中國現代劇壇的影響,蓋無人匹敵。人們說,中國之有新戲劇,當自“南國”始。曹禺說,田漢“是一部中國話劇發(fā)展史”。

    唯有葵花向日傾

    1929年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海文藝界開始籌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經蔣光慈邀請,田漢成為“左聯”發(fā)起人之一。1930年2月,田漢與魯迅、柔石、郁達夫等發(fā)起組織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田漢被選為執(zhí)行委員。稍后,田漢出席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并發(fā)表即席演說,與魯迅、夏衍、馮乃超、錢杏邨、鄭伯奇、洪靈菲一道當選為“左聯”常務委員。

    1930年4月,田漢發(fā)表了著名的《我們的自己批判》,宣告了他在社會思想和藝術主張乃至人生目標的“轉向”。按照田漢的說法,“轉向”就是“轉換一個新的方向”,轉向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藝戰(zhàn)線。他要清算“過去的南國”的“熱情多于卓識,浪漫的傾向強于理性”的傾向,拋棄“霧籠罩得太深”的“小資產階級底感傷的頹廢”。

    1931年1月,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田漢當選為執(zhí)行委員,實際上主持左翼劇聯工作。1932年春,堅決要求入黨的田漢,經黨組織的考察,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監(jiān)誓人是瞿秋白。入黨后,田漢進入地下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負責開展黨領導下的左翼戲劇運動。田漢依照黨的精神,積極組建與指導專業(yè)、業(yè)余戲劇團體,大道劇社、藍衣劇社、五月花劇社與春秋劇社的演劇活動,都凝結著田漢的心血與汗水。在其創(chuàng)作的短劇《一致》中,他開始“以一定的意識目的,從事藝術之創(chuàng)作與傳播”,表現了民眾對統(tǒng)治者的反抗:“世界快翻轉了!暴君快要倒了!大家都起來!被壓迫的人們,集合起來,一致打倒我們的敵人,一致建設新的理想,新的光明,光明是從地底下來的!”他的“轉向”,令他自己信心倍增,也得到了左翼文藝家的肯定。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戲劇、無產階級戲劇迅速崛起,這引起了國民黨政府的恐慌,國民黨特務開始鎮(zhèn)壓左翼戲劇,殺害進步的文藝工作者。1930年9月的一天,南國社被查封,特務搜走了演出《卡門》時使用的道具刀、槍,部分演員被捕入獄。曾在《卡門》里扮演斗牛士的演員宗暉(謝煒棨),在南國社被封后遭特務誘捕,1930年10月19日,年僅16歲的他在南京雨花臺慘遭殺害。

    1935年,田漢也被捕入獄。殘酷打擊,血雨腥風,反而讓田漢更加義無反顧,投身革命。

    慷慨頌歌民族魂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民族危機加劇。此后田漢創(chuàng)作了《梅雨》(1931)、《亂鐘》(1932)、《暴風雨中的七個女性》(1932)、《揚子江暴風雨》(1934)、《風云兒女》(1934)、《回春之曲》(1935)等劇本,戲劇主題中的民族意識和反抗情緒明顯增強。

    在獨幕劇《梅雨》中,田漢表現了工人在工廠主的殘酷壓迫下,于痛苦中逐漸覺醒的過程。另一獨幕劇《亂鐘》表現九一八事變中,一群東北大學生緊急鳴鐘、投筆從戎的英勇行動,同時鞭撻了國民黨政府“不抵抗主義”的投降行徑。

    《回春之曲》描寫一位南洋愛國青年高維漢,雖身在南洋卻心系中華。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他告別心愛的姑娘梅娘,回國參加抗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他英勇負傷,誓死抗敵,一度失憶,在戀人梅娘的精心關照下,他清醒過來,發(fā)現鐵蹄下的國人茍且偷生,高維漢憤怒高呼:“不能讓中國軍人的血白流!”抗敵救國一直是田漢的生命意志。

    1934年,田漢看到上海碼頭上運送著日本的貨物,他特別氣憤,他知道里面裝著屠殺中國人民的工具。為此他寫了歌劇《揚子江暴風雨》,聶耳在劇中創(chuàng)作了《大路歌》《碼頭工人歌》《賣報歌》等多首歌曲,還扮演了劇中的碼頭工人。劇中有這樣的話語:“這是中國人民的頸上還帶著巨大鎖鏈的時候;這是揚子江水面還橫行著帝國主義強盜的時候”,“我們不做亡國奴,我們要做中國的主人!讓我們結成一座鐵的長城,把強盜們都趕盡!讓我們結成一座鐵的長城,向著自由的路,前進!”其思想內涵和鮮明意象已經與《義勇軍進行曲》近似。在同年,田漢為電影《桃李劫》寫了主題曲《畢業(yè)歌》的歌詞:“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我們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場……”

    1934年年底,田漢開始創(chuàng)作劇本《風云兒女》。劇中,愛國詩人辛白華和他的好友梁質甫從東北淪陷區(qū)來到上海,在亭子間里遇到鄰居阿鳳母女,他們經歷了一番人生的漂泊和感情的糾葛之后,阿鳳成為歌女,梁質甫犧牲于戰(zhàn)場。曾經要創(chuàng)作長詩《萬里長城》的詩人辛白華,終于擺脫愛情的束縛,毅然走上戰(zhàn)場。田漢準備以長城為背景創(chuàng)作主題歌。后來田漢被捕,劇本留在夏衍手上。之前與田漢有過多次合作的聶耳找到夏衍,要求為《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夏衍見聶耳態(tài)度堅決,便將田漢的詩交給他。一首偉大的歌曲由此誕生,而這也是田漢與聶耳的最后一次合作。

    1938年12月,田漢為湘劇抗敵宣傳隊題詞:“演員四億人,戰(zhàn)線一萬里。全球作觀眾,看我大史戲。”無敵的勇氣、樂觀的豪氣、超絕的志氣,既是田漢旺盛生命力的體現,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宏偉氣勢的體現。

    1948年,田漢受黨組織的委托,潛回北平做文化人的挽留工作,他曾對友人說,“天就要亮了,‘我們’就要回來了。”

    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上,《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國歌。從此,民族奮進的旋律長久地響徹中華大地。

    (作者:宋寶珍,系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

    (責編:王小林、黃瑾)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产精品视频2020|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蜜芽|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