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校長、教授 劉起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恒主題和不竭動力。必須堅持以原創性研究為抓手,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努力構建中國特色、湖南特點的學科、學術、話語體系,助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充分認識堅持原創性研究是新時代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新要求
首先,堅持原創性研究是中國發展實踐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只能由更符合中國實踐的原創性理論來回答。同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中國自己的原創性理論來予以指導。
其次,堅持原創性研究是解決日益復雜的國際問題的要求。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增加,新型國際關系建構正面臨不同以往的挑戰。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建立全新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提供行動方案和理論指引。
第三,堅持原創性研究是理論進步和思想創新的要求。如何認識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實踐狀況?如何探求世界發展的真理?如何實現理論認識和實踐探索的新進步?這些都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立足現實,創新思想,“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以新理論來推動實踐向更高層次發展。
找準哲學社會科學堅持原創性研究的實施路徑
一是聚焦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推動研究范式原始創新。隨著學科知識和現實實踐的發展,任何一種研究都無法靠某單一學科的知識或方法單打獨斗來完成,需要多學科集成交叉研究,實現研究范式的創新,才能產出有獨特價值的理論成果。
二是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研究,建構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圍繞黨和國家提出的重大戰略進行前瞻研究,提出新的觀點,構建新的理論,設計獨創性解決方案,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指導。
三是聚焦區域文化創新研究,提升湖湘文化生機活力。扎根湖南,深入挖掘三湘大地文化建設的歷史資源與鮮活實踐,創造性地提出符合時代精神、符合社會進步的議題,打造中部理論高地,實現湖湘文化創造性轉變和創新性發展,煥發出湖湘文化的時代光彩。
四是聚焦機制體制改革研究,促進形成支持原創性研究的制度環境。改革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完善重大成果的評價機制,保障資源優先配置機制,完善激發創新活力的科研生態,鼓勵研究人員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心無旁騖、潛心研究,從而產出更多原創思想和原創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