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教授 顏愛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五年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國人民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聚合磅礴之力,面對世界風云激蕩自信而篤定,各行各業(yè)取得輝煌成就,“文化自信”大放異彩。
文化自信融入科研,學術研究返本開新。近年來,我國管理學者們陷于困惑,長久以來以西方管理學話語為中心的驗證式研究,只能是亦步亦趨地跟隨和模仿,難以有真正的創(chuàng)新突破,也就沒有真正的地位和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哲學科學社會工作者,“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使我所領銜的國家CTTI來源智庫中南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工作團隊茅塞頓開,在迷茫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我們按照總書記“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的要求,找到了學術研究的活水源頭,很多成果為各級政府所采用,也有部分成果走向國際,讓世界更好地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
文化自信融入教書育人,人才培養(yǎng)德厚根深。我們在學習中體會到,建立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了解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文化自信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首先將文化自信融入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開啟深度教學改革。為了讓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通過課程學習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優(yōu)勢、從心靈深處建立文化自信,我們開發(fā)了近100集的《中國文化視域下組織與人力資源》慕課視頻,上線后好評如潮,獲得湖南省在線精品本科課程稱號。與該課程配套的教材《中國文化視域下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被北大出版社列為重點出版著作。該書英文版已被世界著名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選定,正在充實完善和翻譯之中。
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的回信強調:“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xiàn)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總書記的回信,既是對《文史哲》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的肯定,更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指明了奮斗的方向。我和我的團隊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的教導,立足本職崗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持續(xù)奮斗、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