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秋英,系山東師范大學文科學報編輯部副研究館員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學術傳播和交流的重要平臺,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重要陣地,也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在繁榮學術研究、引領學術潮流、培育人才隊伍、促進學風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例如,個別學術期刊放松了意識形態這根弦,有的學術期刊異化為學術評價體系的工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要進一步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通過辦報辦刊傳播科學思想、推動實際工作,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一向重視報刊宣傳工作,他將報刊視為拿筆的“文化軍隊”,并親自撰寫或修改了大量時評和社論,發揮了宣傳革命、發動群眾、組織斗爭、指導工作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明確提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辦好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就要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屬性,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宣傳闡釋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入宣傳闡釋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就要在實踐中自覺抵制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和言論,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全力堅守意識形態陣地。
做時代發展變遷的記錄者。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性交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闭軐W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重要場域,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實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重要載體。做偉大時代的記錄者,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就要在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有所作為,通過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打牢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積極有為;就要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書寫好、呈現好這個時代的偉大壯舉,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在解讀中國實踐、闡釋中國道路、構建中國理論上施展抱負。
做優秀學術成果的培育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也是如此。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只有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理論創新發展前沿、人民大眾生產生活,緊緊圍繞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重大現實問題和重大實踐經驗總結,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才能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溫度的研究成果,做到以高質量的成果立刊。同時,高水準的學術力作不是憑空產生的,要發揮凝聚專家學者的資源優勢,不斷挖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通過選題策劃、論文實踐、研討交流等方式,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載體平臺,促進更多創新型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既為可持續高質量辦刊打下人才基礎,也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貢獻。
做良好學術生態的營造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解決好學風問題!薄耙罅霌P優良學風,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币龑灹紝W風,是學術期刊應當承擔的較為迫切的社會責任。今年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要求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這也對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營造良好學術生態提出了方向性要求。一方面,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應推動自身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自覺抵制學術不端,認真甄別學術造假、論文抄襲行為以及各種功利行為;另一方面,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摒棄逃避現實、閉門造車、坐而論道等不良風氣,堅持學術研究的問題導向,引導作者圍繞真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做大學問、做真學問。
做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的助推者。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國際社會尤其是國際學術界觀察了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發展情況的主要窗口,也是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優秀外文學術網站和學術期刊建設,扶持面向國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币灾袊軐W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走出去”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一方面要拓展視野,緊密跟蹤國際學術前沿,聚焦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發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聲音;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國,針對國際社會關心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貢獻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此外,要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了解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特點,加強國際間學術期刊的交流合作,善于與國際期刊交流對話、同臺競技,講好中國學術發展故事、展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