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提出殷切期望,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指明發展方向,對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提出重大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全力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校準前進方向,以“五個面對”為任務聚焦,以“五個更好發揮作用”為前進方向,努力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進一步找準發力重點,在“融通”上下功夫,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創新”上做文章,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在“轉化”上出成果,推動知識體系向教材體系、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推動政策話語向學術話語、學術話語向大眾話語轉化。進一步落實根本任務,在科學解釋世界、助力改造世界中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培育科學思維,努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勇擔光榮使命、不負偉大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扎根我國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講清楚“中國奇跡”背后的道理學理哲理,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課題研究中出“良謀”,在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研究中劃“金策”。用中國話語解釋國際經驗和實踐,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切實增強中國學術話語的說服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進一步明確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堅持規劃引領為先。教育部正在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主動適應國家需求、引領學術發展的學科體系,有效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學術體系,中國特色、世界情懷的話語體系,營造更有創新創造活力的學術生態。堅持立心鑄魂為本。推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高校思政課課程群建設,推動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同向發力、協同育人,及時將“四史”特別是黨史研究成果轉化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重要教育教學資源,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堅持科學指導為重。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基礎地位,聚焦學科前沿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建強學術體系,圍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構建話語體系,更好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堅持改革創新為要。以試點建設文科實驗室為契機,促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協調發展;以動態評估為引領,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整體優化結構;以綜合性、跨領域的重大問題研究為導向,實施重大研究專項工程,探索以項目群形式推動集體攻關。堅持隊伍建設為基。以培養“大先生”和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家為總牽引布局引領未來人才體系,促進廣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做學生為人、為事、為學的示范,更加深入研究“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