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萼,系首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既需要在緊跟時代步伐中發展理論,又需要在理論創新中引領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賦予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時代特色、豐富的時代內涵、旺盛的時代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戰略定力,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方位、時代新變化、實踐新要求,科學回答了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科學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驗教訓,根據時代和實踐發展變化,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體系,新在聚焦時代課題,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獨特鮮明的主題主線。這一理論體系,新在系統完備,其內涵十分豐富,涵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并對各方面工作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和戰略指引;其邏輯十分嚴密,貫通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貫通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既堅持了老祖宗,又講了很多新話,使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二是判定標識新的歷史方位,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客觀性、科學性、指導性。客觀性是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科學性是指新時代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指導性是指新時代賦予黨的歷史使命、理論遵循、目標任務以新的時代內涵,為我們深刻把握當代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征,科學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了時代坐標和基本依據。
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即富有時代特色的原創性觀點。例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嶄新內涵;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大論斷,對國際發展趨勢和世界格局演變作出最新判斷;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內容,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戰略安排;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等等。
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這一重要思想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創新發展,適應新的實踐要求,拓展了新內容、展現了新特征,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例如,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調人民立場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和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深化與提升;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反映了對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關系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新增“文化自信”,反映了我們黨對文化地位和作用認識的極大深化,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矛盾的學說;提出“新發展理念”,既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要義,又進一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等論斷,不斷深化對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認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明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推動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時代發展;等等。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既傳承前人得之不易的理論成果,又不斷回答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從而達到新的思想高度。
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植根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相統一,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人們關注的現實問題,及時澄清了社會上存在的理論困惑,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例如,針對新時代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不同認識,提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深刻闡明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之路的獨特性;針對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關系的認識,指出“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并強調正確處理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是一個政治問題;針對社會上面對傳統文化“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的片面態度,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針對西方一些人大肆渲染“國強必霸”,指出“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依據新的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變化,不斷深化認識和創造性地解決當代中國面臨的具體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嚴整、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不動搖,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