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楊長云:黃熱病傳播模式的發現及其防治

    楊長云2020年04月13日18:09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黃熱病傳播模式的發現及其防治

     作者系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

    1878年夏,美國南部地區發生黃熱病疫情,12萬多人被感染,2萬多人死亡,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億美元。最先被確診的是來自古巴的一位小男孩,其母親岡薩雷斯的家族在1868-1878年古巴“十年戰爭”時期往返于美國南部、東部大西洋沿岸與當時的叛亂中心哈瓦那從事走私活動。在此期間,哈瓦那黃熱病流行,黃熱病病毒通過這些走私路線傳播到美國南部地區。

    事實上,黃熱病病毒及其蚊媒早在16世紀就由西班牙殖民者從西非航行的船只帶到西印度群島。后來,通過沿海商船及其感染者的活動,黃熱病病毒被傳播到美洲東部地區,并在18、19世紀多次形成疫情。中南美洲在19世紀末日漸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美國十分重視黃熱病的防治。

    疫情暴發后,美國海軍陸戰隊醫院署第一時間派醫務專家到南部地區進行調查。美國公共衛生學會于當年12月初在里士滿召開年會,重點討論黃熱病相關事宜,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的醫療工作者也參加了此次年會。1879年夏,美國國家衛生委員會建立黃熱病委員會,由美國軍醫、古巴醫生組成,并得到當時統治古巴的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配合,在哈瓦那進行疫情調查。

    美國軍醫喬治·斯滕伯格領導的黃熱病委員會除了收集大量數據外,在黃熱病的病理和傳播模式上并無進展,他們期待更廣泛的國際合作。1880年5月14日,美國國會接受總統關于在華盛頓特區召開第五屆國際衛生大會的提議。在次年1月舉行的國際衛生大會上,美國提議把黃熱病納入國際衛生大會重點關注的疫病,國際衛生大會認為黃熱病是美洲的地方病而非歐洲的問題,因此這一提議未獲通過。這樣的結果,促使美洲各國尤其是以衛生官員、醫學研究者為主的專業人士和團隊,在美洲地區聯合探索黃熱病病理及其傳播模式。

    對黃熱病傳播模式的實驗研究首先是由古巴醫生卡洛斯·芬利在哈瓦那進行的,芬利先后在巴黎、費城和哈瓦那接受過醫學訓練。通過對古巴當地的兩種蚊子致倦庫蚊和埃及伊蚊的觀察和實驗,芬利提出埃及伊蚊就是黃熱病傳播的蚊媒,可稱為“伊蚊假說”。他將這種觀點撰寫成文并于1881年8月14日發表,但美國、墨西哥等美洲國家的醫生并不贊同。直到1900年9月,以沃爾特·里德為首的跨國研究團隊最終證實了“伊蚊假說”。從芬利有意識地使用蚊子做實驗,到“伊蚊假說”被證實,至少有三方面的信息可以反映出黃熱病傳播模式的發現是跨國知識共享以及合作的結果。

    首先是“中間宿主”。黃熱病是一種蚊媒傳染病,其病毒由某種蚊子傳播,這一認識是找到感染源并消滅源頭的前提。芬利之所以想到用古巴當地的蚊子做實驗,其靈感來自美國寄生蟲學家帕特里克·曼森對亞洲絲蟲病的研究。曼森曾在廈門海關署擔任醫務官,通過研究當地的絲蟲病,提出以血為食的蚊子是絲蟲進入哺乳動物的中間宿主。有學者在倫敦的《柳葉刀》雜志發表文章,報道了曼森的研究成果。芬利通過《柳葉刀》了解到這些信息,于是將研究對象聚焦到古巴的蚊子,進而提出黃熱病病毒通過蚊子傳播的假說。

    其次是“外潛伏期”。1879年,美國人亨利·卡特從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畢業,并成為海軍陸戰隊醫院署的助理外科醫生。多次黃熱病疫情的經歷,促使卡特致力于調查黃熱病的流行病理及其“潛伏期”。在對1898年夏天黃熱病疫情嚴重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兩個隔離區開展研究的基礎上,卡特提出“外潛伏期”理論,即從感染病例出現到繼發病例出現的這段時間也需要得到關注和重視。1899年末,卡特作為海軍陸戰隊醫院署的首席檢疫官被派往哈瓦那。在古巴的這段時間,卡特與黃熱病委員會醫學研究人員分享了自己的發現。這些人員包括研究黃熱病傳播模式的關鍵人物,如卡洛斯·芬利、沃爾特·里德和美國細菌學家杰西·拉齊爾!巴鉂摲凇崩碚摰奶岢,對黃熱病委員會在發現黃熱病病理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解釋和幫助。

    最后是“臨床實驗”。黃熱病傳播模式和病理的最終結果,是1900年由美國陸軍部重組的黃熱病委員會通過反復臨床實驗得到的。黃熱病委員會負責人喬治·斯滕伯格選擇沃爾特·里德少校為研究團隊的主管。里德召集自己在馬里蘭大學的助手、英裔加拿大人詹姆斯·卡羅爾,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授課時認識的杰西·拉齊爾醫生,還有已經在哈瓦那第一軍事醫院從事黃熱病研究的古巴人阿里斯蒂德斯·阿格拉蒙特一起共事。1900年6月至9月底,是確定黃熱病傳播模式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是負責細菌學工作的拉齊爾。拉齊爾與亨利·卡特以及兩名來自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的醫生分別碰面,討論了“外潛伏期”以及病毒持續時間的問題。美國駐古巴的皮納爾·德爾里奧兵營暴發的黃熱病疫情則提供了現實病例。就在此時,主管里德因公務被召喚回首都華盛頓。拉齊爾和其他實驗人員決定冒險進行臨床實驗,以自己為實驗對象,并招募了一些志愿者。通過不同分組的反復實驗,他們的研究數據和結果證明芬利的假說是正確的——古巴當地的埃及伊蚊就是黃熱病病毒的源頭和傳播媒介。拉齊爾在實驗中感染病毒,于9月25日去世。之后返回研究基地的里德,在10月份舉行的美國公共衛生學會年會上發表了拉齊爾的實驗結果,自此黃熱病的病理和傳播模式基本確定。

    在確定黃熱病傳播模式之后,美洲各國開始實施有針對性的防治舉措。美國在哈瓦那的首席衛生長官威廉·戈加斯采取了滅蚊行動,主要措施包括保護病人免遭蚊子叮咬,派人抽干沼澤中的水,為儲水設備加裝防護蓋,用煤油殺死水溝里和積水中的蚊子幼蟲等。哈瓦那滅蚊的經驗相繼傳播到古巴各地,以及巴拿馬、秘魯等美洲國家。

    除了各國積極開展滅蚊行動,美洲聯合防治也成為必然。1901年10月2日在墨西哥城舉辦的第二屆美洲國家國際大會上,與會國家提議通過美洲國家國際聯盟建立治理委員會;針對霍亂、黃熱病、腺鼠疫、天花和其他嚴重疫病,美洲國家間要建立起統一隔離檢疫制度,并達成正式的衛生協議和相關條例。經過一年的籌備,1902年12月2日至4日,首屆美洲國家國際衛生大會在華盛頓特區召開,美國、古巴、智利和厄瓜多爾的醫學專家和官員被任命為大會組委會委員。在新成立的美洲國家國際衛生局的主導下,美洲各港口城市制定了統一的隔離標準和檢疫規章,實現了隔離檢疫的標準化和制度化。經過一系列有效的聯合防治措施,在1911-1912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衛生大會上,威廉·戈加斯向大會報告了黃熱病在古巴和巴拿馬地峽被成功消滅的情況。

    疫病無國界,黃熱病傳播模式的發現,是美洲國家尤其是醫療工作者跨國合作的結果,甚至包括與大西洋對岸國家在醫學知識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共享。在此過程中,還直接推動了美洲國家國際衛生局這一跨國合作組織的成立。該組織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預防疫病在美洲的傳播,實施疫情通報制度,對疫區進行緊急救助等。1924年改名為泛美衛生局,并頒布《泛美衛生法典》,旨在守護美洲人民的健康。1947年,泛美衛生局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簽訂合并協議,最終于1949年4月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在西半球的一個地區性組織。

    (責編:孫爽、程宏毅)
    久久亚洲精品11p|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精品高清尤物| www好男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