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扎根人類學田野 深耕學術土壤

    朱靖江2020年02月12日09:4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扎根人類學田野 深耕學術土壤

    當前,中國人類學呈蓬勃發展態勢,學科體量不斷擴展,學術價值闡釋不斷豐富,學術研究對中國現實問題的介入不斷深入。影視人類學作為人類學的分支學科, 在2019年亦有不俗的學術表現,學界同仁面對迅猛發展的當代視覺文化,積極應對,通過研究、教學、影像民族志創作和學術展映交流等形式,建構學科共同體,不斷激發該學科的學術活力。

    學術研究議題多元,成果豐富。首先,影像民族志與民俗學結合,即在影視人類學的理論框架與方法體系中,對當代民俗文化進行更有深描意義的影像表達。比如,在《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組織的“民俗影像”專題中,熊迅探討影像作者與被拍攝對象的合作關系,陳學禮闡述民族志電影中文字與影像的敘事張力,張舉文反思民俗影像創作的倫理問題,朱靖江對中國民俗類紀錄片的發展進程進行了歷時性的梳理與歸納,探討影視人類學在鄉土中國文化表達中的價值。其次,影視人類學與動畫研究、創作的交叉關系在2019年得到集中探討。《當代電影》在“電影理論”欄目發表多篇“人類學動畫”論文:孫玉成、董佳佳探討人類學語境下動畫在闡釋、描述與呈現文化事象中的具體實踐;李剛、黎珂位論述紀實性動畫影片以記憶再現、視覺傳播和文化圖景描述為路徑的民族志書寫;龔念、劉丹亞對20世紀后半葉穆斯塔法·阿拉薩內與讓·魯什的人類學動畫實踐進行了系統介紹,勾勒出人類學與動畫電影之間長久的學術關聯。上述研究展現出動畫與新媒體參與到人類學影像書寫的新趨勢。學界對影視人類學的學科發展史也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如梁君健細致探討了讓·魯什的“電影通靈”觀念和美國民族志電影導演羅伯特·加德納的符號學、詩學創作導向;朱靖江則對20世紀30年代德國考察隊在西藏拍攝的民族志電影以及20世紀50年代有關西藏民主改革的紀錄片進行了學術討論。此外,2019年度影視人類學的研究方向還包括VR、短視頻等新媒體和網絡影像、虛擬社區、影像記錄與非遺保護,以及宏觀視覺文化(儀式、器物、紋樣)等領域。這些研究領域不僅學術產出量可觀,而且基本做到了兼顧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歷史脈絡與當代實踐、傳統主題與新生現象的研究范式,并在多個交叉領域有顯著的突破。

    學術交流與影片展映活動持續密集。其中,以第三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文明互鑒”國際影視人類學論壇、首屆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以及第一屆“大視野”視覺文化國際論壇最為盛大。第三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共有55部優秀的中國民族志紀錄片集中參與展映與交流,并被中國民族博物館與國家圖書館收藏。“文明互鑒”國際影視人類學論壇邀請了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主席小泉潤二教授以及挪威、荷蘭、印度尼西亞、韓國、津巴布韋等多國學者,與中國學者共同探討影視人類學在當代世界的學科發展現狀,及其在社會文化層面的具體運用,是2019年體現本學科學術追求的國際盛會之一。首屆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陸續放映和研討了40余部影像作品,這是中國音樂學界第一次以影像展演的形式傳播、交流音樂學的田野記錄與研究成果,既將“音樂影像志”的概念傳達給學界和公眾,也拓展了原本基于文字或譜面展開的音樂研究空間。第一屆“大視野”視覺文化國際論壇是近年來華南地區舉辦的最大規模視覺文化學術會議,與會學者近百人,研討議題包括影視人類學、動畫民族志、數字影像技術、視覺文獻以及多學科的“跨界觀看”等。特別是,論壇與廣州國際紀錄片影展聯動配合,在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產業合作之間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橋梁。除了上述全國性學術活動,杭州“西湖青年紀錄片論壇”、成都“藏羌彝走廊影像藝術節”、北京“東北亞民族文化論壇”等,都在不同層次上融入影視人類學的環節或學術理念,體現了本學科與周邊學科日益密切的互動關系。

    與大型論壇相對應,2019年度中國多所學術機構開展了影視人類學的系列講座、展映、工作坊與創作實踐活動,進一步彰顯影視人類學的學術能動性。如南京大學社會學系邀請鮑江、陳學禮開設“影視人類學與民族志電影實踐”課程,通過六周集中授課與攝制活動,完成了較為系統的學術訓練。北京大學與云南大學在暑期開設“‘云大北大魁閣工作站重建’教學與實踐工作坊”,組織兩校本科生赴勐海縣曼臘村進行影視人類學學習與創作,完成六部民族志紀錄片的攝制,培養了學生的理論和田野能力。浙江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在2019年均舉辦了影視人類學系列講座與放映活動,邀請劉湘晨、朱曉陽、富曉星、梁君健等多位學者,在學校師生中普及學科的理論與方法,講解民族志電影的學術價值與文化貢獻。

    在公共文化領域,影視人類學也發揮著更為顯著的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持的“中國節日影像志”“中國史詩百部工程”兩項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搶救性保護記錄人才培養項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培訓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中青年攝影人才培訓工程”等多個文化保護與培訓項目中,影視人類學均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價值。甚至在青海、廣西、四川等地的鄉村與牧區,當地村民也運用民族志紀錄片的記錄與表達功能,從事民族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實踐工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度在全國院線上映的紀錄片《大河唱》,以及獲得“龍標”并有望在2020年公映的影片《尋羌》《書匠》《黃河尕謠》等,在影片選題、調研與田野攝制方法等方面,都有力地實踐了影視人類學的學術訴求與文化理想,是中國人類學影像工作者存續文化遺產、溝通公眾話語的代表性成果。

    新的十年已經開始。在新時代,一方面,影視人類學將持續深耕學術土壤,扎根人類學田野;另一方面,也將繼續發揮其交叉、跨界的學術引領作用,倡導學者、影像工作者投身中國實踐,在理論、創作、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領域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影視與影視人類學專業委員會)

    (責編:孫爽、艾雯)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91精品福利视频|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