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外華僑華人有6000多萬,分布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商經濟實力雄厚,資產規模超過4萬億美元,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東南亞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地區,也是中國移民的傳統聚居地,當地華商資本是海外華商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金融、商業、服務業、房地產及部分領域的制造業占據牢固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來,中國新移民經濟發展迅猛,北美、拉丁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華人企業遍地開花,新的華人企業集團不斷涌現。伴隨著中國的商品、資本大規模走向世界,華僑華人不僅在所在國的生存與發展機會大增,而且在海外與中國之間拓展經濟事業的機遇也前所未有。
華商具有獨特作用
華商網絡是海外華商因市場、商品、活動地域、共同利益關系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聯系網絡,構成華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獨特優勢。華商網絡在促進華人經濟擴張與商業成功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企業經營層面,華商網絡在降低交易成本、促成交易發生方面賦予了華人企業更多的競爭優勢。眾所周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貿易投資壁壘一直是阻礙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因素。通過網絡,華商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潛在貿易投資壁壘的負面影響,華商的信息、資本、技術及其他的要素資源得以跨越國家邊界,實現最佳的配置。
“一帶一路”倡議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這一公共產品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體現了中國“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具有中華文化傳統的海外華商更容易成為理解和傳播這一智慧的載體,在具體項目實施和文化理念的傳播方面,能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者。歷史上,絲綢之路與亞洲商貿圈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貿易與移民活動,尤其是海外華商的經濟行為。基于此,海外華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或可看作歷史角色的現實回歸。華商在海外經營日久,根基穩固,具有豐富的政商人脈資源,他們熟悉居住國文化和中華文化,了解當地民眾的思維習慣、風土人情,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網絡、行業優勢,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華商網絡是“一帶一路”項目合作的溝通橋梁。華商的橋梁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成為促成海內外合作的橋梁,華商可以利用已有的商業網絡,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推動項目盡快落地;二是可以成為溝通當地國家不同利益群體的橋梁,“一帶一路”建設遵循共商共建的原則,沿線國家本土商業群體的利益不容忽視,海外華商除了直接參與項目建設之外,還能夠起到與本土商業群體溝通合作的作用,吸引更多當地企業參加“一帶一路”項目,真正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精神。
其次,華商資本是“一帶一路”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目前,“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自有資金與合作雙方資金,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國際性金融機構及基金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一帶一路”項目的深入推進,海外民間資本將發揮越來越活躍的作用,其中華商資本在擴大資金規模、開展項目評估、促進本土融合等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將逐漸成為“一帶一路”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
再次,華商人才是“一帶一路”項目實施的智力支撐。華商企業家及其企業人才為 “一帶一路”項目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資源。沿線國家的華人擁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熟悉兩地文化,能較好地開展溝通交流,是支撐“一帶一路”建設不可多得的國際人才。部分華人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一帶一路”的推進將為其創造極佳的就業創業機會。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與管理,促進雙邊交流,將成為沿線國家的華商服務當地社會的重要途徑。
另外,華商人脈為“一帶一路”理念傳播創造輿論環境。海外華商既是“一帶一路”理念傳播的對象,也能夠成為理念傳播的主體。海外華商是沿線國家能夠較早理解和認同“一帶一路”倡議理念的群體,在當地其他群體對“一帶一路”不了解或不認同的情境下,發揮海外華商的人脈關系,加強與本地媒體、本地企業的溝通合作,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倡議的傳播工作,將有助于為“一帶一路”項目的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多舉措發揮華商潛能
為了推動世界各地華商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華商與“一帶一路”協同發展,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促進“一帶一路”華商項目參與。海外華商是“一帶一路”項目在相關國家開展合作的重要伙伴,利用華商在當地產業鏈條中深厚的根基,可以降低政經壁壘,實現項目與當地產業鏈的順利對接,增強與當地需求結構的融合。同時,華商的參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項目政治與社會風險,“一帶一路”部分相關國家政局動蕩,政權更迭往往帶來無法預計的政治風險,通過華商的政商人脈,可以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規避。
第二,推動“一帶一路”華商行業聯盟。同行企業間的跨區域合作符合“一帶一路”的國際化特點,同行跨區域合作將有助于帶動華商企業跨國發展,并促成跨國行業標準。如通過海外華商可建立“一帶一路”旅游行業聯盟,共同開發共享沿路旅游資源,與郵輪旅游結合形成產業鏈,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旅游經濟走廊。
第三,加強“一帶一路”華商文化傳播。通過對“一帶一路”中海外華商參與史料的挖掘,對華商的企業文化進行總結,傳播“一帶一路”中的華商文化。可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設計聚集全球華僑華人的文化交流活動,打造全球華僑華人論壇、全球華僑華人文化中心,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注入華商的活力。
第四,建立“一帶一路”華商示范平臺。為鼓勵和吸引海外華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除了在項目建設前期增強項目對華商的吸引力,在項目建設后期對產生的效益也要加強總結和宣傳,通過建立全球華商“一帶一路”示范平臺,對華商參與項目的過程、規模及成效進行包裝和展示,同時結合新項目的推廣與介紹,達到示范帶動效果,進而吸引更多的華商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第五,組建“一帶一路”華商咨詢中心。整合國內外高端智庫資源,組建海外華商研究機構,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華商經濟貿易信息服務平臺,在經營理念、投資貿易、管理經驗等領域開展華商咨詢服務,為華商提供國內外優勢資源的對接服務,開展“一帶一路”項目風險評估,針對不同項目設計整合營銷策略,促進全球華商的產業升級、管理升級及跨國發展。
第六,共享“一帶一路”華商網絡資源。分行業分區域對海外華商企業的基礎信息進行系統收集,建立全球華商的基礎數據平臺,實現“一帶一路”項目與華商的信息對接,使項目能夠較快地尋找到合適的華商企業。同時促進華商企業間的聯系以及華商企業與中國企業的聯系。建立華商人才數據庫,促進沿線國家華商人才資源的交流,通過華商企業間的信息互通,建立起全球華商網絡協作平臺,推動全球華商與“一帶一路”的協同發展。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