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與公民道德境界躍遷

    龍靜云2020年01月06日08:48來源:光明日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任務,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很顯然,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公民道德境界提升來保障,公民道德建設又為公民道德境界躍遷創造條件。

    公民道德境界及其重要作用

    境界是中國文化獨有的一個概念,其最初指的是“疆界”“地域”,后被引申到文學、藝術、為學和做人等領域,意指人們在文學藝術、理論探索和做人做事方面的涵養功夫及達到的水平層次。從倫理學的視角看,道德境界的內涵誠如羅國杰先生認為的:“人們處在每一個階段中,都以一定的道德觀念作指導,并用以處理對人、對事的各種關系,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不同的覺悟水平。這個高低不同的覺悟水平,就構成了所謂道德境界。”

    關于道德境界的層次,馮友蘭先生根據對人生的覺解程度,把人生境界劃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個層次。他認為,自然境界中的人,對于人生和世事“不識不知”,其行為只是“順習”而已,并不覺解其道德意義。處于功利境界中的人,對人生有較高覺解,但其行為是通過“心靈的計劃”有目的地謀求自身利益。處于道德境界中的人,能深刻覺解到個人與社會的依存關系,其行為以有利于社會或他人為目的。而處于天地境界中的人,能覺解到“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進而為宇宙的利益做事,已然超越“實際世界的限制”而獲得精神的自由。羅國杰先生則依據公與私的關系,將人的道德境界劃分為自私自利的境界、先公后私的境界和大公無私的境界三個層次,認為自私自利的境界應堅決反對,先公后私的境界具有可行性,大公無私的境界是中國共產黨人和要求進步的先進分子應追求的高尚境界。以上兩種道德境界說都有各自的理據,為我們研究道德境界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資源。

    研究道德境界,我們須立足當代實踐,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貫穿到道德建設各方面,以主流價值建構道德規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促進公民道德境界躍遷應把握的幾個重點

    《綱要》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要看到,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場經濟規則、政策法規、社會治理還不夠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蝕和網絡有害信息影響,道德領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后是公民個人道德覺悟、道德境界提升不夠。而出臺《綱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公民道德建設促進公民道德境界躍遷,進而“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

    以維護公民權利為起點。對公民權利進行保護是國家的政治責任和道德基礎。但唯有每個公民對他人的同等權利互相承認和尊重,才會產生出符合正義的社會秩序。如果片面強調公民權利,那么,公民權利將走向與現代倫理相反的偏執;若片面強調公民義務,其結果是導致大多數公民的權利被損害,符合正義的社會秩序也難以產生。因此,新時代的道德建設首先應充分體現公民權利的平等原則,并將尊重、保護公民權利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點。唯有如此,公民才會由權利體悟到義務和責任的重要性并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從而激發出道德境界提升的內生動力。

    以樹立公民道德信仰為重心。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綱要》也指出:“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領道德追求。”道德信仰作為一種價值形態,是人們出于對自由、平等、正義、誠信、法治等道德信條發自內心和堅定不移地信奉而形成的持久而穩定的心理狀態。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能夠獲得全體公民認同和信仰的價值系統。故新時代的公民道德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精神引領,并通過道德實踐轉換為公民普遍的道德和價值信仰,由此指引公民道德境界獲得提升。

    以法律、制度和其他資源供給為保障。新時代的道德建設要走政府推進型與社會推進型相結合的道路,即要以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其他資源(包括資金投入及各種社會資源的整合)供給為主導,輔之以法治社會與民間力量自然生成的、具有現代精神氣質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訓練,激活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使道德建設穩步而富有成效地開展,進而為提升公民道德境界奠定基礎。

    以知行合一為原則。“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一對重要范疇,“知行合一”強調“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的目的在行,行的目的在獲得真知,行得到真知的指導和激發,同時也是對知的完成。“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是突出道德規范的“內化—外化—深層次內化—更高層次固化”。道德建設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即新時代的公民道德建設要把社會道德知識的傳播和公民道德認識的提升與公民切切實實的行為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公民道德建設才會結出豐碩果實,公民道德境界提升才能成為現實。

    以社會獎懲為機制。獎,就是對合乎道德的行為進行利益、榮譽等方面的獎勵;懲,就是對違德、違法行為進行利益或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懲戒和剝奪。社會獎懲包括道德獎懲,它是指道德生活和道德建設中的賞善罰惡現象。社會獎懲機制的有效運用,能夠使公民對道德規則和道德價值產生敬畏感,激發知恥心,進而有效地將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道德責任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因而社會獎懲作為道德建設的一種手段,對公民的道德行為選擇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新時代的道德建設要合理恰當地運用社會獎懲機制,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扎扎實實拓展,進而達成道德建設的目的——促進公民道德境界躍遷和升華。

    (作者:龍靜云,系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艾雯、程宏毅)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多人p群无码|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va免费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国拍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