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1、本項研究自立項以來取得的主要進展如下:
第一,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數據庫資源信息。各子課題組分別對各自負責的1872-1949年間的中國近現代文學綜合類,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類,民間文學、兒童文學、電影文學類等期刊資源進行系統調查,展開全面的史料搜集,確定數據庫第一期工程所需的文學期刊清單,并將清單與其他子課題的清單匯總。我們特別注意收集稀見期刊的館藏信息,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走訪和調研,與相關收藏單位商定史料獲取的辦法。
第二,項目組分別聯系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高校、圖書館等,尋找境外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數據庫資源,商討合作研究的方式。目前臺灣方面工作進展明顯:已與臺灣大學中文系達成合作研究的初步意向。上個月項目組已向臺灣大學中文系贈送了一批合作研究所需要的部分著作和本項目所需文學期刊線索,并和對方商定進一步合作研究的計劃。
第三,課題組聯系了有關數據庫制作公司,由山東師范大學社科處及學校有關部門與之商討數據庫建設事宜。中國知網山東分公司已提交了詳細而可行的數據庫建設投標書,并提出了初步的報價。
第四,項目組購置了《民國時期電影雜志匯編》(上海圖書館編)、《紅藏:1915—1949進步期刊總匯》(湘潭大學出版社版)、《民國時期話劇雜志匯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版)等大量影印版近現代文學期刊,花費資金12萬元以上。這些影印期刊為本項目的開展做了前期準備。
2、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第一,本項目主要內容是做成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這就需要有足夠的期刊資源,但掌握期刊資源的各地圖書館大都控制甚至壟斷館藏期刊資源,有的索要高價,有的甚至多給錢也不讓復制或掃描。為此,課題組準備以山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期刊資源做基礎,山師圖書館首先對項目組開放,做成本項目的數據庫平臺。有了這個平臺再借助其他單位的期刊資源做后續工作。
第二,本項目體量龐大,耗資巨大。經有關專家反復核算,該項目至少需要后續經費950萬元以上。可是,本項目上級劃撥的經費只有80萬元。這些錢最多只能做成簡單的數據庫平臺。所以,要想完成這一項目,必須有后續資金的保障。因此,項目組將繼續敦促山東師范大學以及文學院兌現當初的承諾。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容: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李宗剛,孫昕光編選:《新世紀以來學術期刊研究資料》,山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本書是一本對新世紀以來學術期刊研究的重要文獻進行匯總整理的資料, 收錄了一些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者、編輯在學術期刊理論建設和編輯實踐方面的論文, 包括學術期刊的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優秀論文。
朱德發、蔣心煥、李宗剛編選:《第三次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文藝運動資料匯編(上下冊)》,遼寧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本書收集了從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寇投降抗戰勝利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各解放區的文藝運動史料。史料的來源大致有三:一是各解放區公開出版的報刊、雜志;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解放區新華書店或其他書店印行的書;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編選的有關史料集。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第一,繼續搜集期刊,同時編纂期刊目錄匯編。第二,在資金到位的前提下,與數據庫制作公司合作,完成數據庫的初步建設。第三,在資金到位的前提下,對采集到的文學期刊進行文字識別,并完成數據庫的合成、調試等步驟。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