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凱旋之后的王陽明

    陳芝 周建華2019年11月11日11:08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凱旋之后的王陽明

    《王文成公全書》 資料圖片

    自秦刻石頌德以降,歷代興師揚威之人在勝利之后,往往勒石立碑,昭銘其功。東漢竇憲勒石燕然,是中護軍班固作《封燕然山銘》,紀漢威德。唐憲宗時,李愬雪夜入蔡州,有行軍司馬韓愈濡染大筆,作《平淮西碑》。明代王陽明巡撫南贛、江西期間,平“山賊”,平宸濠之亂,凱旋之后,也伐石立碑,以紀其事。后人通常稱這些碑碣和摩崖石刻為“紀功巖”或“紀功碑”,其實這不合王陽明本人的心意。

    正德十二年(1517)十二月,王陽明進攻謝志珊,連破農民軍據點八十多個。大獲全勝之后,王陽明在思順鄉桶崗村懸崖絕壁上立《平茶寮碑》,碑文曰:“正德丁丑,猺寇大起,江、廣、湖、郴之間騷然且四、三年,于是上命三省會征。乃十月辛亥,予督江西之兵自南康入。甲寅破橫水、左溪諸巢,賊敗奔;庚辛復連戰,賊奔桶岡。十一月癸酉,攻桶岡,大戰西山界。甲戌又戰,賊大潰。丁亥,與湖兵合于上章,盡殪之。凡破巢大小八十有四,擒斬二千余,俘三千六百有奇。釋其脅從千有余眾,歸流亡,使復業。度地居民,鑿山開道,以夷險阻。辛丑,師旋。於乎!兵為兇器,不得已而后用。刻茶寮之石,匪以美成,重舉事也。提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碑體西側有大楷“紀功巖”三字,當為后人所刻。因為碑文說得很清楚,“刻茶寮之石,匪以美成”,如果是王陽明自己把此刻石命名為“紀功巖”,那就有自我炫耀之嫌了。在王陽明看來,以兵平亂,以殺人為行仁,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值得顯耀于世。碑文中關于“釋其脅從千有余眾”的記載則是陽明仁政措施、懷柔手段的實錄,是陽明心學理念在政治上的表現。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說:“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平茶寮碑》就是可見其人學問、事功和人格的文章。從書法上來看,《平茶寮碑》瀟灑俊逸,是王陽明行書的代表作。

    正德十三年(1518),王陽明率師征三浰,凱旋途中,經過龍南玉石巖。此巖被一斜列的山谷分為兩部分,東面稱上巖或上洞,西面稱下巖或下洞。巖中有喀斯特地貌天然巖洞,廣數十丈。王陽明憩息其中,鐫《平浰頭碑》于巖上,碑文曰:“四省之寇,惟浰尤黠,擬官僭號,潛圖孔亟。正德丁丑冬,畬、瑤既殄,益機險阱毒,以虞王師。我乃休士歸農。戊寅正月癸卯,計擒其魁,遂進兵擊其懈。丁未,破三浰,乘勝歸北。大小三十余戰,滅巢三十有八,俘斬三千余。三月丁未,回軍。壺漿迎道,耕夫遍野,父老咸歡。農器不陳,于今五年。復我常業,還我室廬,伊誰之力?赫赫皇威,匪威曷憑?爰伐山石,用紀厥成。提督軍務都御史王某書。時紀功御史屠橋,監軍副使楊璋,領兵守備郟文,知府邢珣、陳祥,推官危壽等凡二十有二人列其名于后。”和《平茶寮碑》“匪以美成”一樣,這篇碑文自言“爰伐山石,用紀厥成”,重在紀事,而不是頌美。同時,王陽明又把“厥成”歸于“赫赫皇威”,而不敢自居。碑文中只用“成”字,不用“功”字,可見在他心目中,剿平山賊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豐功偉績。在他心目中,用“良知”學說教化百姓,使之摒除心中邪念,這才是比較難以成就的,也是更加偉大的功業。

    在玉石巖上還刻有王陽明的五首詩,也是由其手跡勒石而成。詩云:

    百里妖氛一戰清,萬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干羽苗頑格,深愧壺漿父老迎。莫倚謀攻為上策,還須內治是先聲。功微不愿希侯賞,但乞蠲輸絕橫征。

    甲馬新從鳥道回,攬奇還更陟崔嵬。寇平漸喜流移復,春暖兼欣農務開。兩竇高明行日月,九關深黑閉風雷。投簪正好支筇地,戀土猶懷舊釣臺。

    洞府人寰此最佳,當年空自費青鞋。麾幢旖旎懸仙仗,臺殿高低接緯階。天巧固應非斧鑿,化工無乃太安排。欲將點瑟攜童冠,就攬春云結小齋。

    陽明山人舊有居,此地陽明景不如。但在乾坤皆逆旅,曾留信宿即吾廬。行窩已許人先號,別洞何妨我借書。他日巾車還舊隱,應懷茲士復鄉閭。

    春山隨處款歸程,古洞幽虛道意生。澗壑風泉時遠近,石門蘿月自分明。林僧住久炊遺火,野老忘機罷席爭。習靜未緣成久坐,卻慚塵土逐虛名。

    詩后有題識曰:“回軍龍南,道中小憩玉石巖用韻書此。陽明山人王守仁伯安識。”在《王文成公全書》中,以上五首詩分屬三題,第一首的題目是《回軍九連山道中短述》,第二、三、四首的題目是《回軍龍南,小憩玉石巖,雙洞絕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陽明別洞之號,兼留此作三首》,第五首是《再至陽明別洞和邢太守韻二首》中的首篇。嚴格說來,這五首詩不是寫作于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而王陽明把它們刻在一方摩崖石壁上,說明它們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題。輕武功而重內治,去塵寰而歸舊隱,這就是王陽明“用韻書此”的意旨。立下人所歆羨的武功,陽明本人并沒有得意揚揚。因為用軍事手段而不是和平方法來靖安地方,他是有愧于心的。

    平定寧王之亂后,王陽明以提督軍務原任兼巡撫江西地方。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他從南昌來到贛州,停留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通天巖是他和鄒守益、陳九川等弟子的游憩、講學之所。他在這里寫下了十二首詩,其中一首題為《通天巖》的詩刻在忘歸巖巖壁上,詩云:“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但得此身閑,塵寰亦蓬島。西林日初暮,明月來何早。臥醉石床涼,洞云秋未掃。”此詩從字面上看,無非是一首筆意瀟灑的紀游之作,流露的是一派陶然自適的雅士清標。可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看,讀者就不能不佩服王陽明的心地光明,悠然浩蕩。平亂后,外有寧王余黨的煽惑,內有朝廷嬖幸的讒構,通預逆謀的罪名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王陽明頭頂,但他能做到處艱危而心閑,遇險難而安然,靠的是致良知的修養功夫,正如他在致鄒守益的信中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

    (作者:陳芝 周建華,分別系贛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贛南師范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責編:程宏毅、艾雯)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视频精品在线|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