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五山禪僧對《詩經》的講傳

    張永平2019年11月04日10:2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五山禪僧對《詩經》的講傳

    日本五山文學,指鐮倉至江戶初期(公元12世紀末期至17世紀初期)由禪僧創作的漢詩文的總稱。“五山”是五山禪僧活動的大本營,即鐮倉、室町幕府仿照南宋創設的“鐮倉五山”(建長、圓覺、壽福、凈智、凈妙)、“京都五山”(天龍、相國、建仁、東福、萬壽)及南禪寺十一座寺院。在日本《詩經》傳播史上,五山禪僧上承奈良平安公家,下啟江戶儒家,在日本詩經漢學向宋學轉變過程中,在禪學、文學互融之間,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日本中世(1192—1603),皇權衰落,武士興起,朝廷、幕府政權并立,公家雖歷史顯赫,但日漸式微,武家因掌握兵權而風生水起。以五山禪僧為代表的寺家作為橫亙于公家、武家之間的特殊群體,因鎮護國家、武禪同修得到幕府支持,在兵荒馬亂、戰火頻仍的中世,堅守五山,承擔起傳播文學、傳承知識的重任。

    禪宗是“一花開五葉”,中國有臨濟、云門、溈仰、曹洞、法眼五個派別,傳入日本之后也衍生出諸多流派,不過,五山文學以臨濟宗為獨尊。漢詩文的創作,臨濟宗五山禪僧占據了半壁江山。400余年間,五山文學英才輩出,《五山文學全集》《五山文學新集》中,禪僧達669人之多。其中不乏大陸赴日僧,如蘭溪道隆、無學祖元、一山一寧,弘法東瀛;本國僧眾又有入宋、入元僧,知名者如雪村友梅、天岸惠洪,求法開宗。入宋僧為數甚眾,據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記載,僅南宋時期可考來華日僧已達109人。正是如此數量眾多、高產的禪僧,才造就了日本漢文學的又一黃金時代。五山禪僧熱愛中國文化,通過與文人、史家、明經與紀傳博士等的交游,或依寺院講禪說理,或隱于山林修行,或詩禪唱酬寄贈,或感懷詠物作文,或游覽紀行紀事,學習、傳播、創作漢詩,成為中世《詩經》傳播的主力。

    五山宗禪僧渡宋,或渡元,或渡明,在向佛求法的同時,也將《詩經》等儒家典籍的注本源源不斷地帶回日本。正如鈴木大拙在《禪與儒教在日本》一書中所言,“為了學禪而前往中國的日本僧也如此,他們的行囊,除了禪典之外,全被儒道兩教的書籍所填滿”。榮西于1168、1187年兩次入宋,帶回天臺章疏六十卷及各種典籍,結識朱子門人鐘唐杰等人,有可能已經了解到朱子詩學的思想。俊芿留宋十二年,與呂祖謙門人樓昉、陸九淵心學思想傳人楊簡交往過密。呂祖謙詩經學,既守《毛序》,又倡大義,主張解詩以情體之,以義理之,以平易觀之。陸九淵治詩“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重視經典的實踐性。樓昉、楊簡踐履師門解詩傳統,是詩經宋學的重要流派。1211年,俊芿返日之際,除佛典之外,還帶回儒道經典二百五十六卷。圓爾入宋六年,師從臨濟宗楊岐派高僧無準師范,歸國之際帶回《呂氏家塾讀詩記》、《毛詩注疏》、《毛詩句解》、《易集解》、《春秋解》、晦庵《大學》、晦庵《中庸或問》、《晦庵集注孟子》,攜來書籍中已不乏宋學代表成果。從章句之學到義理之學,宋學新解,在日本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花園天皇宸記》記載的1324年3月至12月開展的6次讀書活動中,花園天皇《論語抄》已參考了朱熹為代表的宋學注解。岐陽方秀為朱熹注《四書》加以和訓,并于1603年對明朝舶來的《詩集傳》注解并講學。應仁之亂,促進人員的大規模流動,《詩集傳》也由京都、鐮倉傳播到地方。如道向足利學校寄贈了《詩集傳》,加速了詩經宋學在中世這所儒學重鎮的傳播。

    五山禪僧,內外群書,皆有涉獵,視外典甚至更重于內典。外典之中,《詩經》無疑是重要的學習材料。海藏和尚虎關師煉八歲參禪修行,十七學習《文選》、易學。在《虎關和尚紙衣謄》一書中,他強調為學者應先精一書,外典首推《詩經》《尚書》《孟子》等。在學習順序上,一部研熟之后方可博覽。南北朝時期蒙學教科書《異制庭訓往來》強調,內典如實,外典如花,花實相兼方可盡美也。花后才能結實,所以外典學習更在內典之前。在該書之中,《毛詩》被推為十三經、諸子、史書之首,足見《詩經》重要。五山弟子學習外典熱情之高令人驚嘆。義堂周信曾責令弟子誓斷俗書,不然將焚之于中庭,但弟子們依然不坐禪不看經,唯馳騁外典,學《詩》熱情似火,以競辭章、賦麗句為能事。據《虎關和尚紙衣謄》記載,“夫《毛詩》《尚書》《周易》《論語》等皆有本點,而各其一途,體時易讀”。可見,五山禪僧學習、傳播《詩經》,已經使用了加入訓點的版本。這種訓點版通俗易懂,助推了外書學習的新熱潮,促進了《詩經》的普及。

    五山禪僧個個是詩文好手,又各具特色,禪儒兼修,既孜孜不倦地從以《詩經》為代表的典籍中汲取文學營養,又有修業向禪的追求。因此,儒學、禪學成為五山漢詩表、里兩端,引詩用詩之中禪中有儒、儒中有禪,充滿生活的寫意。在具體引詩方面,征引《詩經》,涉及取語、取意、取向、取理四方面的用途。

    取語,即徑引字詞,增添詩歌修飾之美。中嚴圓月在《東海一漚集》《中嚴圓月集》中引《詩》11次。《田中寺書所見》詩:“負郭云連二頃秋,田中寺靜客懷幽。閑乘涼免步莎砌,無限螽斯躍出頭”。“螽斯”,《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傳》云:“螽斯,蚣蝑也。詵詵,眾多也。”外城上空,祥云連綿如山,寺內清涼幽靜。乘涼走過草地,驚起蟋蟀一片。“螽斯詵詵”與“無限螽斯”,中嚴圓月直用本義,以《詩經》韻致的古樸詩風寫出了淡雅之情、田野之趣。

    取意,即妙用《詩經》典故,推陳出新。雪村友梅,名作《岷峨集》以詩會禪,言言契理,句句脫俗。集中引《詩》15處。如《三韻寄樸庵》“伐木丁丁詩六首”,“伐木丁丁”典出《小雅·伐木》。《毛序》云:“《伐木》,燕朋友故舊也。”《伐木》中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之句,表達廣結良朋的訴求。“伐木丁丁詩六首”一句,意指用六首詩來表達對好友樸庵的深情厚誼。中嚴圓月《古詩·和祖東傳二首其一》云:“西方有美人,德音遠嘆嗟。想立東籬下,三嚥采其花。”“西方有美人”典出《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圓月詩中則將《詩經》原意的“周室賢者”化作遠方大徹大悟的賢者,他身處遠方,英俊孔武,德音高遠,適意淡然,自由曠達的生活令人羨慕。

    取象,即引用《詩經》中的物象,表達情懷。如《詩經》中黃鶯出谷與期待春天、桃夭與春意盎然、蟬聲與秋悲、蟋蟀與報秋、鹿鳴與求友、大雁與“相思”或“思鄉”,便是風物與物候、意象的常見結合。如義堂周信《寄友二首其二》:“蟋蟀深秋雨,蒹葭昨夜霜。何時紅葉句,乞我碧云房。”“蟋蟀”取象于《唐風·蟋蟀》,蟋蟀即是秋天的表征,旨在感慨歲月易逝;“蒹葭”取象于《秦風·蒹葭》,化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句,言秋思。

    取理,即借用詩經學的大序、小序的文學理念及詩經學體系的文學觀,來為自己的文學理念鼓與呼。如虎關師煉《濟北詩話》,力主“詩以言志為貴”,假借“詩言志”的傳統來申述作詩應表達“學道憂世,匡君救民”之志的主張。

    五山禪僧,清苦修禪,篤志文學,以一份“講《易》論《詩》隨分有”的瀟灑,詩意地棲居在日本中世山林,續寫著《詩經》講傳的傳奇。

    (作者:張永平,系湖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責編:程宏毅、艾雯)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91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96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