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規范與重塑:互聯網的公共性吁求

    曹延莉2019年10月30日08:4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規范與重塑:互聯網的公共性吁求

    當前,互聯網正以驚人的速度、顛覆性的方式向前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著人們參與政治生活、公共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互聯網借助群、圈、論壇、博客、播客等空間形式,已成為人們表達觀點的全新平臺,成為廣大民眾名副其實的公共領域,其開放性、互動性、分享性等是傳統媒體和其他公共領域所難以比擬的。網絡公共領域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亟待規范和重新塑造的一個重要領域。

    互聯網成為重要公共領域

    “公共性”的相關話語興起于20世紀中期英美地區關于公共哲學的討論之中,后來伴隨著阿倫特、哈貝馬斯、羅爾斯等學者的公共領域理論的發展而備受關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現實生活領域公共問題的凸顯,許多國家和各個領域的思想家、學者,圍繞公共領域等概念,展開了一場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由此形成一股席卷全球的關于公共性的討論。

    從政治哲學視域看,公共領域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既包括公共場所、公共傳媒、社會組織和社會運動等公共空間形式的結構性、實體性要素,又包括多元主義、普遍利益和平等意識等文化性要素,還包括自由民主、平等正義、理性批判和多元共存等價值性要素;而公共性則兼含領域、屬性及其特點的意義,是公共領域理論的核心理念之一。

    如今,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公共領域已成為公眾表達意愿、協商公共議題的便捷平臺,網絡空間、網絡輿情、網絡民意、網絡協商、網絡營銷、網絡安全、網民心理、數字社區等日益成為高頻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構建、互聯網有效治理、網絡民意管理等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互聯網是對現代人的生活影響重大且深遠的公共領域,我們應對規范和重塑其公共性加以探討。

    網絡公共領域是一把雙刃劍

    20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協議(TCP/IP)的廣泛應用、瀏覽器的問世、搜索引擎和網絡目錄的出現等,互聯網逐步普及開來。現代互聯網有相對開放的標準和協議及較低的準入門檻,使網絡公共領域具有開放性與平等性、互動性與多樣性、分享性與全民性等基本特征。

    1.開放性與平等性。互聯網協議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互聯網,以及數據傳輸的標準,這決定了互聯網本質上是開放的,任何用戶或軟硬件系統,只要遵守協議標準,就可以相互通信。與此相應,網絡公共領域因開放性和平等性而成為公共討論平臺。

    2.互動性與多樣性。互聯網改變了傳統媒體單向傳播信息的性質,網上信息的傳遞是交互、動態、多樣的。互聯網賦予網民一定的表達權,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網民成為信息制作者、消費者與傳播者的統一體。網絡公共領域即時反饋、不斷互動的特點,使網民間的觀點交流、互動溝通更加便捷,為公眾就所關注的公共議題,經過充分討論形成理性認知,借助互聯網發揮公共性功能,提供了更多可能。

    3.分享性與全民性。互聯網是“去中心”的,雖然有信息節點的制約,但理論上數據一旦上傳,與之連接的任何IP都可以獲取、加工、轉發等。這意味著,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具有極強的分享性,數據一旦上傳于網,其傳輸、下載就難以受制作者控制。網民可以瀏覽網上公開發布的任何信息,也可以基于協議自由表達訴求、發布信息、分享體驗等。網絡信息的可分享性使網絡公共領域具有一定的全民性,理論上所有網民都可以是具有理性精神的公眾,能夠借助互聯網參與公共性事務、進行公共活動,發揮理性批判的公共性功能。

    但是,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失范的網絡公共領域不僅發揮不出理性的公共性,而且會產生負效應,產生“操縱的公共性”,甚至“壞的公共性”,比如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網絡暴力事件等。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網絡技術可以賦權,也可以限制或控制信息資源。擁有數據和信息同掌握技術一樣,也是一種權力。互聯網公司可以通過分析客戶數據,引導用戶的消費行為,甚至左右市場供求。這種信息權力,一旦被商業化利用,互聯網的公共性就會淪為“操縱的公共性”或“虛假的公共性”,從而為現實生活中控制信息走向、操縱人的行為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2.網絡公共空間普遍缺乏制度法規的保障。由于互聯網普及化時間不長,再加上網絡虛擬空間的活動又具有隱匿性和局限性,互聯網對線上與線下、內行與外行的公眾而言,可能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個體以虛擬身份進行的網絡活動究竟如何規范,既缺乏制度約束,也缺乏法律制約,往往都是危害性后果產生后,才能在事后追責,而要做到事前防范則很難。

    3.網絡活動的虛擬性容易導致網民權利與義務剝離。有些網民上網時在擺脫現實約束后,有可能在網上肆無忌憚發表言論,傳播虛假信息,甚至隨意攻擊謾罵、發泄情緒。其結果會是權利泛化,而義務缺失,最終有可能使網絡公共領域的參與失度、無序,甚至違規違法。

    重塑互聯網公共性

    隨著信息化的日益發展,網絡公共領域已成為重要的公共領域。限制壞的公共性,發展建構好的公共性,互聯網的公共性吁求亟待規范和重塑。

    1.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體系,做好互聯網治理的頂層設計。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需要政府建立制度和法規加以規范。具體來說,有三個層面的問題亟待規范與重塑。一是數據獲取的隱蔽途徑侵犯個體的隱私權,亟待通過法律制度加以規范。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大數據在衛生、安全、交通等領域的運用,個體的生物密碼、生活隱私、社會活動暴露得越來越多。個人隱私的界定及保護已提上日程,如何以政府、司法等公權力規范和合理化搜集使用互聯網數據,成為公共性建設需要拓展的新領域。二是數據控制的隱匿存在侵蝕個體的主體性,亟待社會化分解和調整。互聯網之“網”的基礎是數據,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數據獲取的可能性。而大數據的發展產生出新的權力形式,使大數據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通過占有和使用數據獲得了一種特殊的權利和對他人的控制,如何約束和消解新的控制形式和控制力量是公共性建設需要前置思考和預先防范的重要內容。三是數據呈現的選擇盲區侵蝕個體的存在感,亟須公共理性對現實人以及新邊緣群體的關注。在大數據背景下,豐富的個體主體消失,個體的意識、情感、道德被冷冰冰的數據取代。如何培育和釋放新的價值理念是公共性建設需要進行的基礎性工程。

    2.虛實結合、線下線上聯動加強網絡治理。在網絡公共領域,真實與虛擬不再非此即彼,因此加強網絡治理、建設互聯網公共性也要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網絡實名制是通過線下手段對線上網絡公共領域問題的規范,通過提高違規成本、加強外在約束的方式,督促、引導、規范網民的網絡活動。互聯網本質是開放的,但開放的程度需要與網民理性程度、治網技術和理念的成熟度相匹配,缺乏基礎秩序、技術條件的盲目開放,會導致整個網絡生態的惡化。加強網絡技術創新,推動治理技術不斷迭代,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算法、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網絡公共領域的治理。

    3.加強教育引導,培育網民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識。公共理性的培育,需要加強對公民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識培育,同時應充分發揮主流媒體資源和網絡資源的作用,在加強網絡內容的管理和正面引導的同時,把相關法律制度的宣傳貫穿其中。只有通過教育、引導,提升網民的普遍素質,使人們具有理性反思的自覺,真正成為具有公共性理性精神的公眾,才能將制度和法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化自我管理,倡導理性批判,平等有效獲取信息,通過自由辯論、相互批判,達致共識,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理方式。

    (作者單位: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哲學部)

    (責編:孫爽、程宏毅)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精品videossexohd|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99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