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的中期檢查報告

    2018年12月03日16:1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16ZDA228)“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主要以我國當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為切入點,借助于計算機科學領域前沿技術,探索建設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等理論基礎,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嘗試建立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以此平臺為依托探尋計算機前沿技術在體育領域中的應用并且驗證應用的效果,最終以大數據平臺為支撐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進行綜合性運動干預,從而推動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事業發展,并且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

    經過多次論證,本著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推理論的原則,本課題總共劃分為五個子課題,即“中國兒童青少年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理論探索研究”、“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類型與采掘方式研究”、“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分析應用研究”、“大數據背景下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研究”。此外,為確保各個子課題質量,子課題負責人均為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

    自2017年2月課題啟動1年多以來,總課題組積極協調各個子課題組工作,為各個子課題的推動提供資金、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并且提出貼合各個子課題工作的“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綜合性運動干預實施方案”。該方案圍繞體育與健康優質課程開發、活力校園構建、家校聯動、“校長挑戰杯”獎勵計劃及運動智能監控等5個方面,構建了全新的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綜合性干預新模式,并在上海、重慶、山東、江蘇等地舉行課題大型研討活動4場,組織開展KDL優質課程教材編寫、兒童粗大動作技能評定標準(TGMD-3)學習等小型研討活動近20場,參會人數近2000余人次,同時還在全國遴選了100余所試點學校進行了初步實踐,為課題實驗方案實施、數據采集等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以該方案的實施為基礎,總課題組不斷為各個子課題提供實踐反饋,反復優化各個子課題的研究方向。截止到2018年7月,各子課題工作均取得大幅進展,達到預期工作目標。

    (二)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子課題1: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理論探索研究

    該子課題為總課題的理論探索,主要基于教育信息化、大數據技術發展、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現狀、國外計算機技術與教育結合現狀等構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理論模型,從而為總課題組的后續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撐。

    在我國體育界首位長江學者季瀏教授的帶領下,該子課題組基于國內外前沿的研究分析率先整理了大數據的基本概念與五大特性,即“規模”、“多樣化”、“處理速度快”、“數據價值含量大”以及“數據可信”。在進行大數據基本特性研究的同時,該子課題團隊還梳理了國內外教育信息化在體育領域的發展與應用現狀,總結了教育信息化的特點并且總結出教育信息化的四個特點,基于這些特點提出了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經驗,為總課題研究提供啟示。此外,該子課題組還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梳理,提出了現階段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存在的嚴重問題,并且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了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相應理論需求及其意義。該子課題言研究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

    子課題2: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類型與采掘方式研究

    該子課題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前提研究,主要研究目的為基于國內外現階段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數據的類型、數據指標以及數據收集方法的現狀等國內外前沿的研究現狀,總結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的指標體系以及各個指標的數據收集方法,從而為總課題的數據采集提供理論的基礎以及數據搜集方式的指導。

    國家體育總局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原主任郭建軍教授作為該子課題的負責人,帶領其團隊成員進行了該子課題的研究。該子課題的研究分三個過程逐步推進:第一,以國內外體力活動、體質測試、醫學體檢等相關理論為基礎進行數據歸類并構建與元數據類型相對應的分類指標體系;第二,根據元數據指標的屬性進行二次歸納,構建元數據二級分類體系;第三,通過專家訪談,后期對元數據指標進行遴選、補充,確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監控與評價指標體系。目前該子課題組通過對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身體活動政策文件及評價指標體系的梳理,發現國外兒童、青少年健身評價體系多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線。通過對發達國家的指標體系梳理,該自課題組已經將影響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諸因素納入其中并進行建構,最終形成了包含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

    子課題3: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

    子課題三為中國兒童青少年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的平臺設計與開發部分,旨在基于子課題一的理論基礎和子課題二所構建的指標體系,設計、實施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的基礎平臺,并為孩子、家長、學校管理方、科研人員、政府行政人員等多類用戶研發必要功能,同時為子課題四、五的開展奠定軟硬件基礎。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陳蕾副教授作為該子課題的負責人,帶領研發團隊積極與其他子課題優秀團隊溝通協調,在刻畫用戶群體行為的基礎上,設計具體需求并約束操作權限,從框架上確定了中國兒童青少年大數據平臺的研發方向。

    2017年10月,在總課題提供的部分青少年體育健康數據以及資金的支持下,子課題三團隊進行了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實踐性探索,利用華東師范大學信息中心與大數據中心的計算資源,初步構建了中國兒童青少年大數據平臺的基礎設施,并對代表大數據領域主流技術的Spark、Hadoop、HDFS等分布式計算以及存儲方案進行部署。

    2018年7月,子課題三團隊初步完成了中國兒童青少年大數據分析與共享平臺的框架和核心功能的研發。該平臺具有體育健身數據預處理、管理及可視化、體育健身數據分析(相關性分析、聚類、預測等)、健康報告等適用不同用戶角色的豐富功能。

    目前,團隊正依據總課題組的意見與建議,在功能、性能上對系統不斷進行完善與迭代,以期能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尤其對其他子課題的研究進程與結果展示實現良好支撐。

    子課題4: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研究

    該子課題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的應用研究,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索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應用之處,最大限度的呈現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價值,從而為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行為干預提供多種的路徑。

    該課題組由奧美之路董事長褚锃為負責人,其主要特色為熟知用戶需求,能夠準確把握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分析方向以及運用之處。自課題工作啟動以來,負責人帶領團隊多次與總課題組探討發展方向,并且積極與各子課題專家組進行溝通協調,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推進工作。主要進展為通過國內外大數據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現狀,總結歸納出大數據平臺未來的應用方向,并且依據國內外大數據技術在體育領域應用時的主要方法,歸納總結了大數據平臺在進行應用時應當采用的技術種類。此外,還積極研發微課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微信直播課程,實現了課程遠程直播,宣傳推廣了總課題的研究進展,擴大了總課題的社會影響力。以此為基礎,子課題四工作組通過企業贊助、單位自籌等方式共籌得經費三百多萬元,用于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的第一個應用案例研究,即“中國兒童青少年骨密度數據采集分析與應用研究”。該案例研究以數千名兒童青少年為實驗對象開展了實驗干預,并采集整理了干預前后實驗對象的骨密度數據,基于數據分析結果以及案例研究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落地問題,子課題四工作組為總課題將要進行的大范圍干預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建議,為總課題組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相應基礎。

    子課題5:大數據背景下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研究

    該子課題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的后續大規模綜合干預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前四個子課題的研究結果基礎上,統一整理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的綜合性運動干預框架,組織和協調社會各方力量開展各層面的實踐干預,從而有效提升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就干預內容而言,該子課題以社會生態學理論為基礎,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進行大數據的分析應用研究。宏觀方面主要是對于國家政策制定的影響和提供數據支持;中觀層面主要是對其他的行業領域、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微觀層面主要是制定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綜合性運動干預方案,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本研究立足于“采集-反饋-提高”的信息關聯機制,將數字反映的現實問題,依據數字分析出的結果進行點對點處理,即大數據平臺的實踐操作法。

    該子課題以青年長江學者汪曉贊教授領銜。2017年2月總課題組啟動工作后,該子課題組首先與各個子課題組專家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在中國兒童青少年大數據平臺整體框架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開展了大量理論研究。綜合梳理歸納了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整體策略、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行動計劃、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發展特點、我國的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行動以及國外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策略的先進經驗和理念。以此為基礎設計并制定了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綜合性運動干預的整體框架,并且厘清了總課題組在進行宏觀、中觀、微觀干預時應采用的策略。基于以上理論研究,汪曉贊教授帶領團隊進一步細化干預行動的方式與手段,將整體的干預歸納為兒童青少年體育與健康優質課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活力校園”行動計劃、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多元聯動干預等多個全方位、多種類的干預計劃,并在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近百所試點學校,開展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綜合運動干預,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目前正處于進一步實施過程中,但在優質課程開發、校園氛圍營造及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改善等方面已經取得許多可喜成果。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調研數據整理運用

    為了建立全面深入的數據系統,本研究確立了以下6個方面的數據來源: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中國兒童青少年日常身體活動、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學習行為、中國兒童青少年運動智能監測管理、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社會支持環境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相關的其他數據。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數據主要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所設置的測試項目,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展開評價。由于本課題數據調研工作量較大,周期長,所以,不要求課題學校另外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進行專門測評,而是直接采用每學年學校上報國家體質健康數據庫的測試成績。這樣一方面避免了課題學校的重復勞動,同時也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及時性和規范性。

    中國兒童青少年日常身體活動的數據主要包括學生運動頻度、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類型、運動場地等指標,主要通過《兒童青少年體育運動情況調查表》來進行數據采集。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學習行為的數據主要來自于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包括學生的體育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行為。主要收集的數據指標有:課堂教學行為(學生身體活動水平、課堂環境、教師干預)、課堂教學質量(專業表現、設計學習任務、內容講解、部分課堂管理、教學指導與反饋)、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積極興趣、消極興趣、自主與探究學習、運動參與程度、體育關注度)、學生運動技能水平數據(不同運動項目和運動技能形式);數據收集的主要工具包括SOFIT課堂觀測工具、《AQTR評價量表》、《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小學、初中、高中)》;數據收集方法主要有:觀測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訪談法、測量法等。

    中國兒童青少年運動智能監測管理主要通過移動智能穿戴設備的運用,將步數、運動里程、能量消耗、心率、時間、地理信息、體育成本、睡眠質量、醫療體檢等數據作為兒童青少年日常身體活動核心數據采集類型。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的社會支持環境建設數據主要包括家長與學生的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調查以及家長與學生之間關系調查兩個部分。測試工具包括《成人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調查問卷》、《學生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調查問卷》、《親子關系量表》(兒童卷)、《親子關系量表》(家長卷);測試方法為問卷調查,均以網絡問卷星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

    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相關的其他數據主要包括學生文化課成績、學生注意力和記憶力水平測試、學生體育道德、學生健康行為四個方面的調查。其中文化課成績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由學校統一命題、測試、評價,該項調查主要了解學生身體活動水平與其文化課成績的相關關系;注意力和記憶力水平測試主要采用D2注意力和記憶力測試量表,主要了解短時運動對學生注意力和記憶力水平的影響。

    以上六大類數據源共涵蓋的測試量表及測量方法總計13項,目前課題組已經完成13項數據的前期調研工作,分別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內蒙古、廣東、重慶等全國各地進行了實地調研,截止目前,課題組采集數據共高達257538條,其中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數據55420條(小學35173條、初中12192條、高中8055條);文化課成績41444條(小學24952條、初中11126條、高中5366條);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25051條;親子關系(學生)量表25231條;親子關系(家長)量表44296條;體育學習興趣共26692條(小學16564條、初中7874條、高中2254條);家長身體活動38927條;教師身體活動2520條;教師運動認知2457條。

    除了上述調研工作外,為了深入全面了解各課題學校研究推進情況,課題組特意進行了實驗學校研究進展調查。該調查內容涵蓋了課題學校對本研究的基本認知、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本課題實施的建議等。通過此次調查活動的開展,課題組對前期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問卷采集、運動智能監測設備使用、綜合干預方案實施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和剖析,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并針對不同學校在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逐一反饋和指導。

    (二)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本研究文獻資料的收集主要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專著作、學術期刊、報刊、年鑒和互聯網、數據庫來實現。基于跨學科融合的視角,本課題文獻資料所涉及的學科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信息學、醫學、公共健康學、傳播學等領域;所涉及的主題包括國內外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理論、國際青少年兒童健康促進行動、國際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現狀、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體育教學、學校健康促進、運動智能監測與運用、大數據平臺建設與管理等。

    為了對文獻資料進行有效運用,課題組專門運用Citespace文獻分析軟件對部分研究領域的研究主題進行了系統分析和梳理,以便于及時把握研究前言和動態;此外,課題組還會專門以研討會的形式,召集團隊人員對不同專題進行討論學習和交流,以便所有人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獲取相關研究信息,從而服務于該課題的研究。

    除了上述文獻資料外,課題組還以民間采風的形式,在各地收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行動方案和活動內容,從而組織課題組進行學習和交流。這種來自一線的案例資料是對純粹文獻資料的有效補充,不僅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借鑒性,更對整個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三)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

    自課題立項以來,總課題組分別在上海、山東、重慶、江蘇等地舉行了大型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參會單位多達400余家,參會人數多達2000余人。在會議上,課題組還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親自為與會者進行授課指導,將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和課程模式引入國內。

    2017年2月,課題組在上海進行了開題論證會,北京體育大學校黨委書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楊樺教授、原福建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黃漢升教授,吉首大學校長白晉湘教授,原上海市教委主任、原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薛明揚教授,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顧問、原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主任孫麒麟教授擔任論證會專家。在本次開題論證會中,各個專家對本課題表示肯定與鼓勵,提出了不足之處。開題后總課題組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針對專家意見對課題進行了修正,明確了課題組未來的工作方向。

    2017年9月,課題組在上海舉行了首批試點學校啟動會議,共有近60多所教科研單位和學校,近100名體育教研員、校長、一線教師參加了本次啟動會議。總課題主持人汪曉贊教授,對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綜合性運動干預行動方案做了整體介紹,方案圍繞體育與健康優質課程開發、活力校園構建、家校聯動、“校長挑戰杯”獎勵計劃及運動智能監控等5個方面內容展開,構建了全新的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綜合性干預新模式,并在全國首批40所試點學校進行了初步實踐。

    2017年10月在山東煙臺舉行了首批試點學校首次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不僅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進行了講座報告,而且還對部分子課題學校進行實地調研和觀摩。本次會議邀請了教育部長江學者、教育部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和修訂組組長、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和美國密歇根大學Dale A. Ulrich教授進行學術報告。報告內容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學校體育工作。季瀏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和“體育教學改革”兩大部分,向大家作了題為《體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的精彩報告。Dale A. Ulrich作了題為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Motor Skill 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Children” 的學術報告,從人類運動技能的發展過程、基本運動技能的重要作用和基本運動技能的測量方法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基本運動技能如何與體育教學相結合,及其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課題組在重慶舉行了首批試點學校研討會及第二批試點學校啟動會議。來自上海、重慶、山東、安徽等全國15個省(市)的150多所中小學校的近250余名體育教育專家、體育教研員和一線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來自8所首批試點學校做了優秀案例展示和交流,增強各試點學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本次會議上,首次使用了課題組研發的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監測平臺,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實驗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響。課題組還遴選了40多所新一批試點學校,逐步實現“以點帶面”的綜合效應。

    2018年總課題組依據各個子課題進展,召集總課題數據采集培訓與研討會,此次會議主要包括TGMD-3(基本動作技能測試第三版)和D2注意力水平測試工具的采集人員培訓與研討。參與此次會議的主要有來自深圳、安徽、西安等省市的17名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的一線體育教師以及團隊的20余名大學生、碩博士研究生和3名高訪學者。此次會議將總課題組在2017年一年來針對各個數據指標的采集人員培訓進行了統一梳理,明確了總課題組為開展進一步研究所需要采集的兩個指標體系,并且為后續的數據采集培養了采集人員、選定了數據采集試點,推動了課題的進一步推進。

    2018年6月,該課題組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了重大課題研討會,上海市東方學者講座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陳蔚云教授,密歇根大學Dale Ulrich教授和Beverly Ulrich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省市教育局領導、教研員、校長和一線體育教師們共400余人以及美國密歇根大學的13位學生參與了此次會議。本次研討會不僅有專家大會報告,同時還在會中穿插教學實踐和TGMD-3培訓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成績斐然。本次會議展現了課題組的諸多成果,并通過基于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開發的KDL體育與健康優質課程首秀、“每天一節體育課”合作項目展示、運動智能監控系統的應用以及課題教師專業成長的表現四個方面向與會者呈現了一場豐碩的成果“大餐”。總課題組提出的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的運動性綜合干預方案的應用與實踐,在全國產生了良好反響,對一線體育教育工作者產生了強大的引領作用。

    (四)國際交流

    自課題立項以來,總課題組積極組織協調各子課題組關注海外前沿研究,并且主動與國外專家進行溝通協作,并且大力支持課題組成員到國外進行交流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從而為課題的推進提供了國際性視野。

    總課題組依據子課題一以及子課題二的研究進展,主動聯系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運動科學學院(School of Kinesiology)的Dale A. Ulrich教授進行基本運動技能評定方式引進。Dale A. Ulrich教授對于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前沿,并且研制了測評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的測量工具TGMD,目前該工具已經發展到第三個版本并且依然在不斷更新,尤其是總課題組將該工具引入中國后,針對中國兒童青少年與美國兒童青少年的不同之處對測量工具提出諸多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總課題組還基于該工具進行了中國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數據的收集,旨在建立中國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常模,為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基本運動技能制定相應標準。

    2018年5月,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體育教師教育博士項目主任Xiaofen Keating副教授帶領著7名博士生及1名本科生不遠萬里來到我院與課題組成員進行了交流學習,尤其是對課題組提出的“兒童青少年綜合性運動干預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學習;2018年6月,上海市東方學者講座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陳蔚云教授,密歇根大學Dale Ulrich教授和Beverly Ulrich教授率領13位本科生團隊與課題組團隊進行了交流學習,并且參加了課題組在無錫舉辦的大型研討活動,對總課題組“兒童青少年綜合性運動干預方案”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并對產生的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此外,總課題組還鼓勵課題組成員出國進行交流訪問,截止到目前為止總課題組共派出成員5人到密歇根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北得克薩斯大學進行訪問學習,并且有10余人參加了在美國納什維爾舉行的2018年美國SHAPE會議和第四屆國際華人體育與健康協會年會,課題負責人汪曉贊教授在會上分別做了大會報告,初步實現了“立足國內實際,總結中國經驗,向世界傳播中國經驗”的目標。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采用情況等);

    課題組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注重和鼓勵各子課題組科研成果宣傳推介工作,及時宣傳報道,拓寬渠道、積極宣傳推介優秀成果,傳播成果轉化應用的正能量。自2017年2月啟動以來,課題組共報送宣傳資料(新聞稿件)10多份,主要以華東師范大學公眾號和新聞網、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公眾號和新聞網等校內媒介為宣傳主陣地,同時向中國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青年報、上海教育新聞網、網易新聞、新浪體育、搜狐新聞、文匯報、東方網等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媒體,以及各試點學校所在地區和單位微信公眾號和新聞網進行宣傳。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是無錫課題會議,據不完全統計有將近30余家媒體網站進行報道;同時還通過《中國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等期刊雜志進行宣傳報道。

    除傳統媒體外,課題組還積極開拓新型宣傳渠道,借助于微課平臺、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平臺開設直播課程以及直播會議,累計收看人數達上萬人次。

    目前,雖然本課題尚處于初步研究階段,卻也已經取得較多可喜成果。但限于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領域數據質量差、數據量小等歷史性因素,本課題尚需要在數據收集渠道的拓展、數據的采集等方面付出較多努力。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一)主要問題

    自2017年2月,課題工作啟動以來至今,雖然取得了在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活力校園打造、學生體質健康改善、教師成長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績,但是研究中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總結如下:

    第一,由于課題的多學科性和個子課題負責人的區域分布廣,總課題組與各子課題組缺少了溝通與聯系機會,聯系不夠緊密。且各子課題相互間也因此溝通不夠頻繁。

    第二,因為全國各地一線學校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總課題組與各試點學校溝通的次數較少,對各試點學校缺乏相應的針對性指導和幫助;

    第三,由于數據量大,數據梳理和分析工作任務重,效率較低等。

    第四,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涉及到全國范圍內的數據采集、計算機軟硬件的研發、國際會議的研討等多種需要耗費大量資金的工作,因此所撥付的科研經費捉襟見肘,嚴重不足。

    (二) 改進措施

    1.針對各子課題缺乏溝通問題,總課題組應高瞻遠矚,及時掌握課題開展情況,同時,總課題組應組織各子課題主要成員定期進行監督和檢查,組織工作匯報及研討,從而加強對各子課題組的有效管理;

    2.針對總課題組與實驗學校溝通和管理問題,總課題組應繼續做好實地調研工作,深入到試點學校進行調研,及時與試點學校進行溝通,同時,充分利用好微信、網絡等方式,及時了解試點學校工作開展情況。

    3.針對工作效率較低問題,總課題組首先統一要求數據采集標準,嚴格按照數據采集標準進行采集,避免格式、數據源等方面的誤差,同時加強負責人的培訓與學習,提高其數據分析的專業素養和水平。

    (三) 研究心得

    1.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工作任重道遠

    雖然人們早就認識到兒童青少年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但是開展了此研究以后深刻認識到,僅僅停留在認識層面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深入實踐行動,真正解決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保障,需要學校、家庭、教育部門的協調配合,更加需要從人們的認知和意識層面,推翻以往的認知偏差,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價值認同體系。只有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反過來講,實踐研究的開展,也是改變人們認知的第一步,這也是該課題的重大意義所在。

    2.有效的溝通平臺至關重要

    由于本研究課題涵蓋面廣、涉及范圍大,因此建立有效暢通的交流機制尤為重要。這種溝通不僅僅體現在課題組與實驗學校之間的溝通,更加體現在實驗學校內部的上傳下達與溝通交流。因為,在課題研究的前期,我們發現課題學校對課題組的研究部署執行不是很好。通過深入了解才發現,主要原因在于,課題學校的研究者在參加完課題組的培訓后,沒有很好地將會議要領傳達給學校,而同時學校在進行工作安排的時候,也沒有很好地進行協調。在了解這些問題后,課題組明確要求,課題學校的校長必須參加課題組舉辦的課題研究會議,此外,要求各個學校將該實驗研究提上學校日常校務,并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由課題組對各個學校工作方案和計劃進行評審。

    3.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是“民心所向”

    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實乃老生常談,很多學校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由于沒有全面系統可操作的干預方案,因此,也就力不從心了。而課題組所制定的綜合干預行動方案正是在深入剖析了青少年健康問題的現狀,基于大數據的視角、生態學的理念,構建出來的一整套綜合干預體系。或許這也正是這一課題研究的重大意義所在,立足現實問題,提出研究課題,由研究者帶領中小學一線教師進行實踐探索,從而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4.大眾的肯定是課題研究前行的動力

    盡管課題從開展之初到現在,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挫折,但是探索的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更是進步的過程。經過一年多的同心協力,無論是總課題組還是各個子課題學校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材料,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初步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些不僅為后續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實踐基礎,同時也是整個課題研究工作開展的動力所在。

    (四)意見建議

    1.搭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研究平臺

    中小學一線教師,長期從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對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積累了很多值得借鑒的個人經驗;而高校教師具備扎實的研究能力、方法和資源。如何將二者進行整合,高校教師在深入一線考察了解的基礎上,運用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指導引領、一線教師在利用高校資源的基礎上,掌握研究技能和方法,將自己的個人經驗轉化成系統的實踐探索,從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合作平臺,對于解決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2.拓寬科學研究實踐成果轉化渠道

    科學研究的開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如何將科學研究成果呈現為社會不同層面、不同群體都可以認知、可以接觸、可以接受的形式,并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讓他們既成為科學研究的感知者、受益者,同時又稱為推動科學研究的參與者,這對科學研究的持續良好運行意義重大。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要做的是通過該課題研究的開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教育實踐研究中,掌握研究技能,積累研究經驗為,學科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也希望借助該課題的研究,真正為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從而真正轉化為社會實踐成果,解決實際社會問題。在宣傳推介工作上,要不斷歸納總結,時刻注意課題研究工作不能僅停留在表面,要理清思路,注意歸納總結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認真做好課題宣傳推介工作。但與此同時,由于該課題要解決的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要通過宣傳推介工作,提高與外界的交流與學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我們課題組將不斷探索和實踐,進一步深化和探索宣傳推介及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不斷提高課題成效。因此,需要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進行宣傳和動員,真正形成燎原之勢。這可能是僅憑課題組一己之力難以完成的。如何通過有效的宣傳途徑,讓社會大眾知道該課題的重要意義,并全員參與,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基本內容、主要觀點、學術價值、社會影響等)

    1. 開發了KDL優質體育與健康課程

    在《課程標準》的主要精神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重要理念的指導下,同時基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觀的引導,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華東師范大學汪曉贊教授主持開發了 KDL 體育與健康課程。該課程 以 Know it,Do it,Love it(知之,行之,樂之)為基本理念,其宗旨是將兒童青少年培養成為“有(運動)文化”、“有(運動)能力”、“熱衷于運動”的人。KDL課程從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角度出發,以運動項目為載體,設定貼近生活的 應用情境,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度,注重能力培養和規則意識的建立;強調團隊合作,重視健康行為的養成;重視多學科知識融合,靈活運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不同風格;建立激勵與獎勵評價機制,促進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使兒童青少年在活躍地氣氛中學習并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Know it),主動運用所學的運動技能進行運動與自我鍛煉(Do it),提高運動興趣,最終形成運動愛好與專長并終生參與,一生受益(Love it)。目前已經完成了小學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三個學段,水平四和水平五學段也將陸續推出相應成果。

    2018年6月,在無錫課題會議中,KDL課程首次亮相,與會教師紛紛表示這些展示讓他們更深層次地理解了何為KDL,認為此類教學正是他們在一線教學中所最缺乏的。深圳市天驕小學巨曉山校長如是說“KDL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種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并根據兒童動作發展規律設計的一種結構化課程,科學而高效,是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 研發了運動智能監測設備與系統

    課題組與深圳市教體醫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發出用于體育課堂教學的課堂運動強度監測設備“X01教學用心率帶”以及用于監測學生日常身體活動的“S01日常用手環”,并配套研發了體育與健康智能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存儲學生在課堂以及日常的心率、身體活動、睡眠等數據,并且可定制化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或導出。

    通過在體育課堂中使用體育與健康智能管理系統,可使體育教師時時獲取上課學生的心率數據,及時掌握學生的運動強度以及當前的運動量,為教師時時調整課堂內容與節奏提供了科學保障。評課專家可通過保存的學生心率數據查看學生在整節課的心率曲線,從而精準把握整節課的強度分布,從而在評課時具備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通過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該系統,可使研究人員時時查看佩戴學生的身體活動狀況以及睡眠質量,為研究人員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3. 初步建成了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

    子課題三團隊基于Hadoop、Spark技術,初步開發了支持分布式存儲和計算的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該平臺具有如下特點:

    (1) 相比于處理數據量為MB級別的系統,該平臺可使普通商用機輕松具備GB級別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此外,該平臺利用分布式服務框架zookeeper,避免了單點故障,具有高可用性;能夠針對不同量級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要求進行擴展,具有高可擴展性;依托于HDFS的冗余備份,數據存儲和處理具有高度容錯。能夠有效滿足體健數據的存儲和處理需求。

    (2) 研發了豐富且易用的數據處理工具。包括:1)數據預處理提供數據的清洗、整理、合并、導入等功能;2)數據分析工具提供聚類分析、相關性分析以及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邏輯回歸、彈性網絡、LightGBM、深層神經網絡等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用于預測。

    (3) 提供實時流數據處理功能。平臺提供流數據接口,流式數據將通過網頁端實時展示,并且可在平臺內對其進行分析、挖掘。

    (4) 提供自然語言搜索、界面定制化等功能。力求交互自然,界面友好,功能易用。

    4. 初步建成了中國醫體聯盟平臺

    2017年12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在國家會議中心(北京)牽頭成立中國醫體整合聯盟。該聯盟整合了國內主流的醫療和體育資源,致力于醫體整合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是我國首家為醫療系統和體育系統提供整合合作平臺及服務保障的聯盟。

    在聯盟成立大會期間,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國內三甲醫院負責人、體育屆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主旨演講。在下午的圓桌會議中,與會專家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第一,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對醫療的需求;第二,兒童青少年身心將康對體育的需求。與會專家不僅提出醫療界和體育界對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的愿景,同時也對本專業困境進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積極策略。

    中國醫體整合聯盟的成立對本課題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進一步揭示健康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主要矛盾,為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結構性改革提供理論基礎;第二,體育屆和醫學界與會專家共同關注的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進一步充實了健身大數據平臺監控指標框架體系。

    5. 完成了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元數據類型及常用指標的梳理

    國內外現有文獻將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元數據分為過程評價型數據和結果評價型數據兩個基本類型,其中“身體活動”歸類于過程評價型數據的一級指標,“體質測試”和“醫學體檢”同屬于結果評價型數據的一級指標。該部分的研究目的即通過文獻梳理,明確與兒童、青少年健身元數據類型相對應的1-3級指標體系,以此作為后續新指標遴選與補充、數據采集類型劃分、邏輯關系分析的基本依據。目前,已通過對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元數據類型及常用指標的梳理,結合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建立了1-3級指標體系。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 組織開展學術研討會議

    (1)重大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各子課題項目階段性工作交流研討會

    ? 時間:2018年10月

    ? 地點:待定

    ? 參會人員:以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主,主要包括:全國體育、教育、衛生、技等相關部門行政領導、專家、學者;全國各級體育、教育教研員;相關領域技術、科研機構人員;校企合作單位等。

    (2)2018年重大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專題性論壇

    ? 時間:2018年9月-2019月1月

    ? 地點: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 參會人員:各子課題代表、KDL優質體育與健康教材各水平編寫組、TGMD-3動作技能評價測評組、幼兒運動與游戲教材編寫組等

    (3)重大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學術研討會

    ? 時間:2018年11月

    ? 地點:待定

    ? 參會人員:以重大課題近百所試點學校為主,同時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主,主要包括:全國體育、教育、衛生、科技等相關部門行政領導、專家、學者;全國各級體育、教育教研員;相關領域技術、科研機構人員;校企合作單位等。

    預期效果:通過階段工作研討、專題性論壇、學術研討會等形式,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形成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理論體系,夯實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理論基礎,優化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類型與采掘方式,提高兒童青少年健身大數據的應用性,從而為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工程提供有力支撐。

    2. 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綜合干預方案階段性成果展示推廣與應用

    ? 時間:2018年11月-12月

    ? 地點:待定

    ? 參加人員:以國內高等院校、體育教科研機構、中小學及幼兒園為主,主要包括:全國各級體育、教育教研員;全國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行政領導及一線體育教師;相關領域技術、科研機構人員;校企合作單位等。

    預期效果:通過綜合干預方案優秀案例展示推廣與應用,增進學校間的交流與學習,為試點學校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的、科學的實施建議,解決方案實施存在問題與不足,提高方案實施的有效性,同時,通過互聯網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平臺,向全球領域傳播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先進經驗和理念。

    3. 實地調研

    ? 時間:2018年9月-2019年1月

    ? 地點:重慶、山東、深圳、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預期效果:通過實地調研,了解試點學校綜合干預方案實施情況,指導幫助試點學校采集數據、實驗實施等課題工作,保證綜合干預方案有效實施、數據采集真實有效。

    4. 各子課題下一步工作計劃

    (1)子課題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 時間:2018年12月

    預期效果:通過專家訪談, 1. 完成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數據指標體系構建2. 確定可操作的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數據收集方法。

    (2)子課題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 時間:2018年12月

    預期效果:

    在功能上:將進一步完善儀表盤模塊,提供更加靈活的圖表定制服務,實現數據的高度可視化;在完善對結構化數據功能的前提下,逐步引入流數據管理功能,處理和分析來自手環、穿戴設備和移動終端的數據;完善并上線自然語言處理模塊,有效地反饋用戶輸入的查詢語句。

    在性能上:實現HDFS加普通數據庫的雙保險數據存儲機制;完善系統的權限控制和用戶管理的功能。

    在業務上:逐步將系統的各個模塊上線到服務器,并通過小范圍試用,收集用戶的需求,發現漏洞,進行修改與完善,使得平臺更加貼近各類用戶需求。

    (3)子課題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 時間:2018年12月

    預期效果:對案例研究 “中國兒童青少年骨密度數據采集分析與應用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進一步整理分析,驗證使用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進行干預的有效性。同時全國范圍內收集4萬條以上的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研究分析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臺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干預效果。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閆妍)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国产精品秦先生手机在线|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