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項目組于2017年7月13日下午舉行《20世紀中國維吾爾族文學編年史》開題報告會。參會專家首先肯定了該項目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然后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如下意見和建議:一、把項目名稱和各子項目名稱一律統一定名為“編年史”;二、要注意四個子課題在結構、體例、敘述層次和方法、闡釋內容、重點、文字篇幅容量和行文風格上的一致性;三、對所有的文學史料建立科學的入選標準并進行嚴格篩選,在選擇資料的時候,要注意選擇作家、作品的時代性和思想進步性,避免思想意識不健康的作家、作品入選。四、涉及到新疆三史的問題,項目組必須以唯物史觀、科學態度和堅定的政治觀點來對待。五、維吾爾當代文學創作中存在的,特別是長篇小說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認真討論并做出精準的總結和評價,再做入選或刪除;蛘邔ζ淙绾蚊鑼、如何評價等,這些一定要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審讀意見相吻合。
開題報告會結束以后,項目總負責人和各子課題負責人簽訂了項目合作研究協議書,并確定了各子項目的體例、框架、結構、具體字數。
目前,為了給今后的編寫工作打下了基礎,各子項目組正在收集能收集的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
為配合深化新疆正在進行的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的需要,目前相關部門對所有的出版物從《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關于新疆若干歷史問題研究座談紀要》、相關法律法規、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相關文件精神、馬克思主義“五觀”、“五個認同”、新疆“三史”等方面進行審查。因此,課題組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審查結果。
等相關部門的出版物審查結果出來以后,課題組按照他們的意見和結論,選取可以寫進《20世紀中國維吾爾族文學編年史》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學現象,開始撰寫《編年史》。
二、下一步研究計劃
按計劃撰寫《維吾爾現代文學編年史》、《“三十年文學”(1949—1979)編年史》、《“八十年代文學”(1980—1989)編年史》《“九十年代文學”(1990—2000)編年史》等四卷編年史。
課題總體例和框架結構:
本課題在總體例上由總論、緒論和正文組成的。每個大部分前面設有總論,總論部分詳細闡述這一時代(現代或當代)文學的發生和發展演變、基本特征、主要成就、各個文類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狀況等。每個階段前面均設有緒論,緒論部分重點揭示文學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時代特征。正文部分均收錄大體統一的如主要文學運動、文學思潮、文學現象(流派)、文學事件;文學社團(沙龍)、文學交往、文學會議;重要作家小傳;重要作品的創作、出版(發表)、評論;文學批評與爭鳴(包括反批評和論爭);各類文學期刊和各類報紙文學副刊的創辦與沿革;文學政策的制定與沿革等文學史實材料以及對文學發展產生影響的社會、政治、文化事件等背景材料。
各子課題計劃進度:
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完成各子項目的初稿。
2020年1—3月:召開專家審稿論證會,聽取專家的意見。
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根據專家論證會反饋的意見,各子項目負責人分頭組織項目組成員對成果進行修訂。
2020年8月2020年12月:項目總負責人召集各子項目負責人完成全部項目成果的統稿工作。
2021年1月:鑒定稿送審。
2021年上半年:按照評審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并定稿。
2021年下半年:結題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