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海上絲綢之路”古代中東商旅群體研究的中期檢查報告

    2018年11月30日13:4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本課題自2016年12月獲批以來,根據已掌握的材料初擬了具體的課題提綱和資料搜集、田野考察計劃。隨之,于2017年3月11日邀請著名學者舉行了開題論證會,聽取了專家意見,完善了提綱。之后,各子課題組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間,根據各自進度和需要,適時安排成員參加國內外相關學術交流,查詢、搜羅文獻信息,并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田野考察。2017年10月16-17日,課題組于廣州舉行了課題學術年會,并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王子今作《秦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學術報告,得到了教誨,提升了認識。通過以上諸形式,課題組獲取了一定的資料,增強了認識,汲取了經驗,并發表、出版了階段性成果。課題組成員馬建春、李錦繡、張小貴、劉永連、陳廣恩、喬志勇應伊朗設拉子大學邀請,原定于2018年6月30日-7月12日前往伊朗開展學術交流及搜集資料,但因本單位重要事務安排,擬推遲至明年進行。目前,課題總體執行情況良好,各子課題均有序的進行資料整理、階段性成果撰寫工作,課題進展順力。

    1.調查研究

    本課題組非常重視對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跡、考古文物的考察及海內外資料的搜集。為此,2017年5月、8月,子課題負責人劉永連先后赴泉州、海南兩地搜集墓志碑刻、考古文獻等出土文獻。

    2017年6月30—7月1日,課題組首席專家馬建春、子課題負責人劉永連、張小貴等率碩博士研究生前往明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遺址——廣東省臺山市上川島進行實地考察。

    2017年8月24-26日,馬建春偕同子課題參與者碩博士研究生共9人,赴泉州開元寺、清凈寺、海交史博物館、靈山圣墓、泉州市博物館、文興碼頭、天后宮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

    2017年8月22日-9月10日,子課題負責人張小貴赴倫敦英國國家檔案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收集本課題相關資料。

    2017年10月18日至23日,子課題負責人李錦繡前往河南鄭州、洛陽等地,對博物館及考古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

    2017年11月8-12日,馬建春偕同課題參與者,赴揚州仙鶴寺、普哈丁墓、揚州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并參觀了南京市博物總館、寧波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的“china-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

    2018年4月27—28日,課題組一行前往廣州市華林寺、光塔寺、五羊仙館、先賢古墓進行田野考察及資料搜集。

    2018年6月23—24日,課題組首席專家馬建春、子課題負責人劉永連、張小貴等率碩博士研究生前往前往陽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及“南海一號”發掘現場進行考察及資料搜集。

    通過上述調研、考察,課題組成員增加了感性認識,獲取了諸多海上絲綢之路的信息和相關資訊。子課題負責人李錦繡、張小貴、馬建春、劉永連現已搜集、梳理了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一帶地方碑刻、墓志等出土文物,拍攝了許多照片,并分別搜羅、整理了唐、宋、元、明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相關資料,初步形成文獻長編。

    2.學術交流

    為了加強與學界同仁的學習交流,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國內外相關會議,遞交、宣讀論文,與學界同仁相互切磋,擴大了視野,增進了知識。

    馬建春:

    (1)“馬可?波羅與10-14世紀的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

    會議時間:2016年11月19-20日

    會議地點:北京大學勺園賓館。

    提交論文:元代的海上交通

    (2)“2017年中國高校社會科學前沿論壇——中國與世界:多元視野下的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編輯部、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會議時間:2017年5月12-14日

    會議地點:廈門市筼筜書院學術交流中心。

    提交論文:《西域人與元代中西海上交通的拓展》

    (3)“海陸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5月25-29日

    會議地點:中國海洋大學學術交流中心

    提交論文:《元代流行宮廷與民間西域飲品輯述》

    (4)“遼金元-中國北族王朝與歐亞絲綢之路工作坊”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國際學院

    會議時間:2017年9月22-24日

    會議地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提交論文:《元代與馬里八兒的海上交通》

    (5)“澳門中外關系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8-10日

    會議地點:澳門理工學院

    提交論文:《西人筆下明清時期中國穆斯林的社會特征與文化風俗》

    (6)“多維視野下的東西方文明交流”第五屆世界史研究前沿論壇

    主辦單位:《世界歷史》編輯部、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17-18日

    會議地點:中山大學廣州校區

    主題報告:《蒙?元時期西域文明的東傳及其影響》

    (7)“海上絲綢之路”與南中國海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2017年12月17-21日

    會議地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提交論文:《論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商人的作用》

    (8)“文明交往的意義——以一帶一路為中心的歷史與現實思考”高層論壇

    主辦單位:中國史研究雜志社、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

    會議時間:2018年4月20日-22日

    會議地點:杭州

    提交論文:《7-15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東商旅》

    李錦繡:

    (1)“一帶一路”中土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學會議

    主辦單位: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安卡拉政策研究中心、土耳其學術與文化研究基金會。

    會議時間:2017年4月26日至30日

    會議地點:土耳其的安卡拉

    提交論文:《突厥史研究中的總材山考》

    (2)“古代晚期的拜占庭帝國與地中海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德國科隆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6月23日至26日

    會議地點:吉林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古典文明研究所

    提交論文:“Silver Coin and Silver Trading Circles: The Differing Destinies of Persian Silver Coins in Tang Times”

    (3)“中國和伊斯蘭文明:交融與互鑒”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伊斯蘭合作組織

    會議時間:2017年7月4日至5日

    會議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研究所

    提交論文:《中亞與唐的醫學交流:從安金藏剖腹談起》

    (4)中國伊朗文明交往與“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伊朗伊斯蘭文化聯絡組織

    會議時間:2017年9月4-5日

    會議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提交論文:《薩珊銀幣與草原絲綢之路》

    (5)“新世紀伊始的蒙古歷史撰寫:問題和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蒙古國立大學歷史學院

    會議時間:2017年9月20-28日

    會議地點:烏蘭巴托

    提交論文:《突厥第二汗國的發祥地研究》

    張小貴:

    (1)“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長安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17年度理事會

    主辦單位:陜西師范大學、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博物館

    會議時間:2017年7月13-16日

    會議地點: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崇鋈樓

    提交論文:《古伊朗文獻所見伐迦Baga考釋》

    (2)“第五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

    主辦單位:西北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7月24-27日

    會議地點:西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提交論文:《達克瑪:瑣羅亞斯德教葬俗的傳播與演變》

    (3)“『ゾロアスタ—教』と奈良の文化:歐亞研究forum”

    主辦單位:日本奈良縣立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4日

    會議地點:日本奈良縣立大學

    提交論文:Variations of Chinese Zoroastrianism in Mediaeval Period

    (4)“SEMAINE DE L’HISTOIRE DE l’INDIANOCEANIE: Routes, flux, réseaux, en Indianocéanie du 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主辦單位:Ancien h?tel de ville de Saint-Denis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13日至14日

    會議地點:Réunion Island

    提交論文:Moors and Parsis, contributors to commercial exchange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5)第二屆大灣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座談會

    主辦單位:澳門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26日至27日

    會議地點:澳門大學

    提交論文:《摩盧與巴斯:清代中印貿易的參與者》

    (6)寫本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18年理事會

    主辦單位: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西華師范大學

    會議時間:2018年7月13日至16日

    會議地點:西華師范大學

    提交論文:《中古波斯文<千條律例書>述略》

    劉永連:

    (1)“第四屆環東海與邊疆論壇暨首屆中巴學術高端論壇”

    主辦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會議時間:2016年12月11-14日

    會議地點:浙江金華

    提交論文:《漂流人在中外交往中的能動作用》

    (2)“海陸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會議時間:2017年5月25-29

    會議地點:青島

    提交論文:《從錦綸會館看陸海絲綢之路之間的歷史聯系》

    (3)第五屆“環東海與邊疆問題論壇”

    主辦單位:浙江師范大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中國海交史研究會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

    會議地點:浙江師范大學

    提交論文:《從1927—1937東沙群島爭端看近代中國海疆制度——以領海制度與島礁定名為中心》

    (4)“‘海上絲綢之路’與南中國海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史學會、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2017年12月18日至19日

    會議地點:中山大學

    提交論文:《從朝鮮半島漢文文獻看東海與南海海域的溝通》

    (5)“全球與區域史視域下亞洲的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史學會、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218年3月23至25日

    提交論文:《鄭和下西洋背景下穆斯林商旅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活動》

    (6)“第四屆更路簿暨南海文化”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外關系史學會、海南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2018年5月11至13日

    提交論文:《試論東亞海域深海航行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

    3.成果推介:

    本課題在積極展開考察調研、資料搜集的同時,也向學界和社會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馬建春、李錦繡、張小貴、劉永連等課題組成員在不同學術場合就課題進行了介紹,開題論證會也在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外關系研究所網站給予報到。課題組首席專家馬建春應《中國國家歷史》刊物之約,就海上絲綢之路及本課題相關問題接受專訪,并刊載于《中國國家歷史?拾叁》之“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暨南大學馬建春教授專訪”。2018年5月19日應澳門文化局、澳門科技大學邀請,于澳門文化中心作題為:“伊朗:古老文明與波斯瑰寶薈萃之國”的學術講座;2018年6月9日,應廣州大學邀請,于該校作學術報告:“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船及其影響”。課題組還就2016年12月以來的研究進展,已向國家社科規劃辦報送了三次《工作簡報》。

    4.存在問題及改進:

    課題組經過一年半的資料搜集、田野考察及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初步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出版著作1部,發表7篇文章。目前課題進展雖較為順力,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中國史籍文獻雖浩如煙海,但對波斯、大食、回回等商旅的載錄有限,相關記述不甚完整,史事語焉不詳,材料整體呈現零散。這為課題資料搜集、整理及研究帶來一定的困難。課題組因此擬擴大資料搜集范圍,將游記、筆記、小說、詩歌等納入文獻范疇,系統梳理已搜集的各類資料,形成初步的文獻長編。

    其次,限于諸多原因,課題組就阿拉伯文、波斯文文獻的搜集、整理較為緩慢。而“海上絲綢之路”考古文物、傳世之陶瓷商品等,在中東國家之埃及歷史博物館(開羅)、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薩拉博物館、伊拉克歷史考古學博物館(巴格達)、伊朗德黑蘭考古博物館和馬什哈德博物館等多有收藏,這些文物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課題組需通過實地考察,找尋其深藏的歷史信息。但鑒于一定的條件限制,諸個實地考察尚未成行。就此問題,課題組擬盡快與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國大學建立學術聯系,在加強交流的同時,獲取資料,并前往相關港口、博物館實地考察。

    第三,有關中東商旅航海活動的資料較為有限,且課題研究涉及海洋氣象學、天文學、地理學內容。課題組內雖有相關專家的參與,但一些資料的搜集、解讀,仍有難度。為此,課題組擬邀請海洋氣象學、天文學、地理學學界專家給予知識講授和指導,以便課題組成員對相關資料加以認識解讀和準確把握。

    此外,目前課題組尚未向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這是本課題很大的不足。我們將努力改進,爭取撰寫高質量文章,積極投稿。

    二、研究成果情況

    1.代表性成果簡介:

    (1)葉沖:“永樂時期中國在南海區域的經略——以鄭和下西洋為中心的分析”,載《暨南史學》第十四輯,廣西師大出版社,2017年8月。

    鄭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國主動進行大規模對外交往、實施海外經略的重要案例。文章以鄭和下西洋為中心,首先從時間范圍、地域范圍、核心內容和視野方法四個方面,對永樂時期中國在南海區域的經略作了概念界定。并在分析東南亞主要權力國家的分布、勢力、影響范圍及互動關系后表明:由于人口、面積、財富、軍力等綜合實力的限制,鄭和下西洋前夕,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或非國家行為者展現出足夠的技術能力去實現全區域內持續的互動關系,東南亞區域并未建立起某種國際體系或國際秩序。進而通過梳理和考察鄭和下西洋在東南亞所至地方開展的,包括穩定與爪哇的關系、平衡暹羅的勢力、建立與滿剌加國的特殊關系、建立與蘇門答剌的密切關系、在舊港解除海盜威脅并設宣慰司等一系列主要活動,指出鄭和下西洋在客觀上帶來了東南亞區域內的充分互動,而且在南海區域成功建立了以中國為權利核心單極國際體系。文章認為,這是永樂時期中國兼具實力和意愿的結果,當時的中國綜合運用勸說、招降、經濟獎賞、動用武力等多種方式,發揮了主導國家的作用與影響力,保證了南海區域的穩定和安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鄭和下西洋時期南海區域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關聯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永樂時期中國在處理海外關系時的立場態度和政策取向。

    以往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基于歷史學的視域。本文在傳統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之外,借用現代國際關系理論,通過探究鄭和下西洋前后,東南亞區域國家的互動關系及權利體系,分析了當時中國在海外獲取并運用影響力的過程和結果,對鄭和下西洋的歷史重要性作出了新的闡釋。

    (2)黃純艷:《造船業視域下的宋代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

    宋代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在市場相對開放、經濟重心南移、海上貿易空前繁榮以及南宋江海防成為邊防要務的歷史背景下,宋代的造船業空前發展,不論造船規模,還是核心技術,都有很大進步。而船舶對宋代社會也有著前所未有的影響。本書全面考察了作為中國近代以前最重要的“重工業”——造船業對宋代經濟、交通、軍事、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著作分五個章節分別論述了“宋代船舶制造”、“宋代內河水情與航行”、“宋代的海船與航海”、“宋代戰船與江海防”和“宋代造船業與社會生活”,重點挖掘前人關注不足或未曾涉及的領域,如探討宋代內河航行方式、水上神靈體系、南宋江防體系、宋代近海區域市場、宋代海洋知識和海洋意象、宋代海難及海難救助、宋代水戰方式、宋代民船管理等;對已有研究的若干問題,如宋代船舶的力勝和形制、宋代車船等問題也進行了辨析,提出了新的觀點。在問題取向上,著作立足于基本問題,探討了河流水情、航行方式、管理制度、官民互動、戰船種類、作戰方式、江海防體系,以及行船群體的構成、生計和信仰等。在研究方法上,則從技術史、經濟史、社會史和軍事史等多研究視角出發,注重諸多因素的關聯互動,通過綜合視野,多角度全面地考察了造船業對宋代民眾生活、經濟運行、軍事國防,乃至國運興亡的影響,克服了以往宋代造船業研究中,主要沿著技術史和經濟史缺乏交融的兩條路徑單線展開的不足。學界評價該著“研究基礎扎實,學術價值厚重,對中國古代技術史和手工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并肯定其“結構嚴謹、立論審慎,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準”。

    (3)馬建春、馬磊磊:“元代流行宮廷與民間西域飲品輯述”,載《絲路文明》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蒙?元時期歐亞內陸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為中國和西域間的密切交流創造了條件。隨著一些西域工匠的東來,大量源自西域的一些物質文化亦由陸、海兩路傳入中國。《元代流行宮廷與民間西域飲品輯述》一文深入古籍文獻,詳細考察了元代西域阿剌吉、葡萄酒、馬奶酒、砂糖飲品、舍兒別、速魯麻等飲品的傳入和影響。

    文章以為,西域飲品的傳入,為蒙古統治者高度重視。元朝在大都、上都、杭州等地專設尚飲局、尚醞局、沙塘局等機構,管理制作,乃使上述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西域釀制技術得以在華傳播流行。從而豐富了元人的物質生活,亦對蒙古、漢地社會生產發生深遠影響。文章說明正是由于大一統下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社會文化的密切交融,乃促進了這一時期中華物質文明多樣性特征的形成。

    (4)徐虹:《廣州海上絲綢之路遺跡——懷圣寺研究述評》,《暨南史學》第15輯,2018年1月。

    廣州懷圣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遺產,自清末以來中外學者從歷史學、建筑學、考古學和地理學等不同視角,對懷圣寺及光塔的名稱、始建年代、建筑風格及形制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績。此文旨在回顧和梳理懷圣寺研究的主要脈絡,并作出簡要評析,以便為學界提供文獻參考。

    (5)陸蕓:《宋?元時期泉州著名的穆斯林》,《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泉州在宋、元時期是中國重要的對外港口,當時外國使節、商人、僧侶等紛至沓來。留居泉州的外來穆斯林人數眾多,這從近些年來挖掘出土的眾多穆斯林墓葬可得到證實。這些穆斯林除了經商,還積極投身當地的城市建設、戰艦修造等。大食商人蒲啰辛的事跡說明乳香是當時中國進口的重要商品;尸羅圍修建清真寺的事跡反映了泉州與古代伊朗有伊斯蘭教上的聯系;蒲壽晟撰寫的眾多詩歌反映了宋、元時期留居中國的穆斯林努力學習中國文化,還隱約折射出其人和其家族擁有的龐大海上勢力。

    (6)“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暨南大學馬建春教授專訪”,《中國國家歷史》(拾叁),東方出版社,2018年4月。

    筆談主要就社會與學界所關注的陸、海“絲綢之路”的命名、貿易過程、古代對外貿易政策、海禁政策、朝貢體系、互市貿易等做了解答,并指出其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借鑒意義。筆談還強調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中,無論地處東方的中國人、馬來人、印度人,還是位于西方的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都對這一海上交通的開辟,諸水域網絡的連接與拓展做出了貢獻。亦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由東西方人民共同開拓,并逐步建構起來的海上貿易網絡。在其歷史表述中,不應忽略沿線國家人民于此的貢獻。而應正視這一歷史事實,并以此加強沿線國家、人民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調動其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動性。

    2.階段性成果清單:

    (1)馬建春:《元代流行宮廷與民間西域飲品輯述》,《絲路文明》第1輯,2016年12月。

    (2)黃純艷出版相關著作:《造船業視域下的宋代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3)李錦繡:《古代“絲瓷之路”綜論》,《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7年7月第4期。

    (4)葉沖:《永樂時期中國在南海區域的經略——以鄭和下西洋為中心的分析》,《暨南史學》第14輯,2017年8月。

    (5)徐虹:《廣州海上絲綢之路遺跡——懷圣寺研究述評》,《暨南史學》第15輯,2018年1月。

    (6)陸蕓:《宋?元時期泉州著名的穆斯林》,《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7)“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暨南大學馬建春教授專訪”,《中國國家歷史》(拾叁),東方出版社,2018年4月。

    (8)張小貴:《古伊朗文獻所見伐迦(Baga)考釋》,《中國中古史集刊》(第5輯),2018年8月。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就以下論題撰寫、發表論文:

    a.《西方學界海上絲綢之路商人研究綜述》;b《元代馬八兒--亞丁新航線疏證》;c《元代“南海”貿易中的貝幣及于云南地方的通用》;d《宋朝大食商人運往中國貨物的商品結構》;e《明代海路入貢回回的成分和特征》;f《明朝政策變化對回回商旅往來貿易的影響》。

    2.翻譯出版英文著作《波斯航海記》;對波斯文獻《完者都史》中相關內容進行翻譯。

    3.適時安排成員到國內外相關地區開展學術交流,查詢、搜羅文獻信息。課題組成員張小貴2018年8月,赴德國圖賓根大學收集本課題相關文獻;喬志勇2018年9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就元代色目商人展開學術交流;馬建春、劉永連、張小貴、李錦繡、喬志勇、陳廣恩等擬于2019年8月赴伊朗進行學術交流。

    4.根據進度和需要,有重點地繼續開展田野考察,最大限度獲取第一手資料。實地調研地點為寧波、杭州以及伊朗忽魯謨斯、尸羅夫遺址,阿曼馬斯喀特遺址等地。

    5.各子課題組繼續分頭有計劃的查閱史籍、地方志資料,利用互聯網對“海上絲綢之路”及中東商旅群體資料加以搜集,對通過不同渠道獲取的文獻資料、訪談資料、考古資料等錄入、儲備,繼而統計匯總,分類梳理,建立文獻數據庫。

    6.舉辦召開學術會議:2018年9月,召開課題組年度會議及“海上絲綢之路商旅研究”工作坊會議;2018年11月,召開“古代中國的海上交通與貿易”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學界同仁參加;2019年9月,按期舉行課題組年度會議,并召開“古代中國與中東的經濟交流”學術會議。

    7.課題組成員開始書稿撰寫。

    8.繼續向國家社科規劃辦報送《工作簡報》,積極向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閆妍)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