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責任界定與治理機制研究的中期檢查報告

    2018年11月29日10:35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總體研究及各子課題按照原有的計劃安排,分步推進,進展順利,有序推進原定的研究計劃。目前,本課題研究計劃的總體執行情況良好,各個子課題正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推進進度及成果形成方面比原有計劃稍有提前。具體而言: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伴隨“垃圾圍城”等問題的日益凸顯,危險廢棄物治理已成當前風險社會背景下環境風險治理的一大重要議題,尤其是社會源危險廢棄物。作為新關注的環境風險,社會源危險廢棄物還游離于系統法律治理的框架之外,急需將此類“產生分散、分布廣、不易行業管理”的危險廢棄物,納入法律治理軌道,解決現實中面臨諸多難點,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提供立法建議,以積極回應當下法治文明建設的時勢需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責任界定與治理機制研究》于2016年11月16日批準立項。重大項目“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責任界定及法律治理研究”研究立足我校相應研究團隊長期跟蹤研究,聯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溫州大學、國家環保部、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環境研究中心等相應研究團隊組成。課題研究重點以責任及治理機制設計為研究主線,對解決社會源危險廢棄物問題的實務操作指南進行專門針對性設計,以直接服務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為生態環境部及有關機關的提供決策參考。本課題由1個總論和4個分論組成,各部分進展順利:

    (1)總論部分

    重點研究“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風險協同治理的基礎理論”。重點論及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現實需求、法律蘊涵;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法社會學基礎(協同理論的自組織原理);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法政策學基礎(協同理論的伺服原理);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法經濟學基礎(協同理論的協同效應);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研究的方法論(法律與科技及管理的互動與協同)。

    (2)分論子課題2部分

    重點研究“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國際比較:歐盟、美、日的經驗”。其中包括系統分析研究《巴塞爾公約》、PRTR、GHSSystem、UNTDG等相關國際環境法公約及相關規范;歐盟廢棄物框架指令與化學品條例(REACH-VO);德國廢棄物標識制度(AVV)與《危險物質防治法》及系列實施條例;日本《廢棄物管理法》特別管理規定與《PCB特別措施法》;美國《資源保護與回收法》的普遍性廢棄物的特別規定與《危險廢棄物鑒別法規》等。

    (3)分論子課題3部分

    重點研究“我國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的共同但有區分風險責任及界定。其中包括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責任的性質闡明(行為責任到風險責任);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責任界定的根本原則(共同但有區分);責任界定的全過程(風險預防責任-風險控制責任-損害賠償責任);責任界定中的系列難題(生產者從產品質量責任到產品責任、消費者從權利到責任、無主危險廢棄物、跨境轉移與轉嫁等)。

    (4)分論子課題4部分

    重點研究“分與合統籌的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機制構建”。其中包括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制度構建的基本原則及體系;三大治理路徑構成(分層、分次、分步的類型化治理、面源點源化治理、無害化與資源化治理);三大治理機制構成(協商機制、協作機制、協調機制)。

    (5)分論子課題5部分

    重點研究“典型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實務操作及實效評估”。重點形成:實驗室危險廢物法律治理操作指南、鉛蓄電池法律治理操作指南、廢礦物油法律治理操作指南;并進行典型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制度與機制運行實效評估。總論和各分論進展良好,課題組組織了4次集中研討會,2次集體調研會,取得系列前期研究成果,已經完成60%左右內容的總報告初稿撰寫。有序推進原定的研究計劃,稍有提前完成了原有計劃的完成進度及相應成果。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1)開題報告會有效舉行

    2017年3月22日,本重大招標項目在寧波大學舉行開題報告會。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先春;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蔡守秋教授;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李啟家教授;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院長鄭少華教授等來自北京、上海、武漢、烏魯木齊等地的10余位專家和近20位省內外兄弟單位的課題組骨干參加了本次開題會議。開題報告會由寧波大學徐鐵峰副校長主持,本次重大招標項目組由中國環境法學會會長蔡守秋教授擔任開題論證組組長。首席專家鈄曉東教授及研究團隊從課題的基礎理論與方法、比較研究、制度體系、責任設置以及實務操作五個方面進行匯報;參會專家進行了細致討論,并根據子課題邏輯關系及內容特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使課題成果能夠直接服務于國家政策及法律實踐。專家們一致認為課題組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框架嚴密,研究方法科學,研究重點突出,經費預算合理,依托單位重視,已很好完成開題環節準備工作,可進一步推進到下一階段的深入研究。

    (2)階段性集中研討會順利舉行

    課題組針對課題進展的需求及研究難點等相關情況,分別在杭州、寧波、重慶進行了系列階段性集中研討會。如為深入探討及解決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機制的社會融入度及實效性研究,課題組在2018年3月17日-18日,專門從環境法制教育切入,專門針對“新時代環境法治教育與社會源環境問題治理機制變革”舉行專題研討會。會議在寧波錢湖悅莊舉行。來自各地的20余位學者,針對“新時代的環境法治教育需求及使命、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問題及責任界定、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問題治理機制變革與環境法治教育”等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共商研討,為“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環境治理深入到基層社會治理及環境教育”等問題的理論與實踐提出系列對策建議。推進了本校課題的進一步深入探討及研究。

    (3)組織參加系列學術交流及調研

    課題組到沈陽、杭州、重慶等地組織進行了系列針對性的調研。如:①2018年5月31日-6月2日,課題組在杭州,浙江省管中心、杭州市固管中心、浙江省教育廳、立佳危險廢物處理公司、杭州蓄電池暫存點、大地海洋環保公司等地,針對課題進行了實地調研及疑難問題探討。②2018年5月6日,課題組與重慶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等相關人員一起,赴中汽西南4S專營店進行實地調研及深入交流。③2018年5月7在重慶君豪酒店的豪信廳,與重慶環保局、重慶固廢中心、重慶偉世鑫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再生資源公司、重慶云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利特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就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中的現實疑難問題進行了系統探討。

    (4)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情況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先后到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美國及歐盟相關國家圖書館等諸多家圖書館進行查訪與收集資料,并利用國內外各種大型電子資源庫,搜集相關研究資料。目前已采集到相關著作、論文3萬多部/篇,相關法律法規及文件600部。為進一步推動課題研究走向深入創造條件。

    從而借助上述學術及實證研討會、總體集體調研、子課題的分散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等系列方式,掌握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及時了解現實需求,從而為課題組課題研究的推進及高質量優化與完成奠定堅實基礎。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采用情況等)

    (1)在全國范圍內,利用組織全國性危險廢物管理技術培訓班等形式發布成果從2017年7月起至今,分別在沈陽、蘇州、濟南、重慶等地組織6期危險廢物管理技術培訓班,每期培訓360-500人次不等,共培訓約2800余人。培訓內容包括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政策、產業專題、技術專題、管理專題等,通過培訓,講解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與鑒別、“兩高”司法解釋與危廢司法鑒定和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危險廢物鑒別流程與案例分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政策進展等內容,“十三五”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方案,增強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和環保部門管理人員專業知識,促進公眾的危險廢物鑒別水平、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和運營操作水平的提高。充分借助培訓班等機制,推進成果發布。

    (2)組織系列有關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的研討會,發布與推廣研究成果如:①2018年7月4日,課題組生態環境部固廢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等在重慶組織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棄物分會2018暨危險廢物鑒別技術研討會。針對共8個議題(固體廢物鑒別標準解讀、危險廢物鑒別標準修訂思路與進展、不明來源固體廢物鑒別技術與案例分析、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要點與案例分析、涉危險廢物環境污染案件司法鑒定技術與實踐、危險廢物資源化產品環境風險評估、四川省危險廢物管理經驗分享與探討、重慶市危險廢物鑒別管理實踐)進行了系統研討與學術交流。②組織召開系列社會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座談會,對社會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中急需解決的現實及疑難問題,進行系統探討等。

    (3)參加系列學術論壇及學術會議,發布與推廣研究成果

    如:①2018年5月,課題組成員郭瑞、何藝、靳曉勤在北京參加了我國城市及區域生態環境發展論壇,就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廢棄物系統管理議題開展討論,論壇內容包括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現狀及熱點問題、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等,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了解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現狀、存在的問題。②2018年5月,課題組成員何藝等參加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和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鉛酸電池全生命周期與商業創新模式研討會”,就“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制度試點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大會主題發言,介紹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移試點情況的試點對象、存在主要問題、試點管理制度等。

    (4)形成系列成果要報,推進資政建議

    形成系列成果要報,報送各級政府及環境行政監管部門,獲得相關省部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如《長三角區域環境污染轉移的成因及解決對策》,《浙江社科要報》,2018年第4期(獲浙江省委書記車俊2018.4.1批示,浙江省副省長陳偉俊2018.3.28批示)等。

    (5)借助學術刊物平臺,推廣階段性研究成果

    ①發表系列階段性論文。如發表《社會源廢棄物的損害復合性及其法律控制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學報》(CSSCI),2017.6;《固體廢棄物不同危害模式下的立法治理研究》,《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7.6;《德國環境法治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環境法治》,2018;《面對霧霾,德國法律如何“發力”》,《人民論壇》,2017.10;《從中德比較論我國環境許可制度的發展》,《中國環境管理》,2018.8等。鈄曉東、黃秀蓉等課題組成員撰稿《論“垃圾圍城”情勢下社會源危廢的風險共識與治理強化》、《強化社會源危廢的風險共識與治理》,投稿《中國社會科學報》、《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專欄)等,推廣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②出版階段性的書稿。如《中國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政策與法律》,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5萬余字,已完成出版編輯校稿,2018年9月出版。《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例判決書評析》,15萬余字,已于知識產權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目前編輯正在審稿中等。

    (6)參加系列國際會議,推進課題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

    如:①2018年3月課題組成員郭瑞、何藝、靳曉勤等參加北京第十三屆固體廢物管理與技術國際會議暨全國危險廢物風險防控研討會,參加危險廢物管理與風險預防主題會議,會議就危險廢物全過程風險防控開展討論。②2018年6月12-14日在寧波東錢湖召開的2018PACE中國環境治理國際研討會等;課題組成員向大會遞交學術論文與研究報告,并做了小組發言。通過積極參加國際會議,推進重大招標項目階段性成果的國際交流推廣、以及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問題的國際探討與國際合作等。

    (7)借助SSCI/SCI外文檢索平臺,獲SSCI/SCI雙檢索,從國際層面推廣階段性成果

    在國際層面,發表系列階段性成果,如:Research on 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Quantology ,SSCI/SCI雙檢索,2018;等。

    (8)編制系列操作指南,及時回應及滿足實踐需求

    針對目前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缺乏具體的規范及管理指南,課題組專門針對實驗室、鉛蓄電池、廢礦物油等典型危廢,階段性推進具體規范及管理指南的編制。其中,《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指南》、《鉛蓄電池法律治理操作指南》、《廢礦物油法律治理操作指南》等已編制完成。

    (9)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等全國人大立法的討論為深入推進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風險,積極參與關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等的討論。根據全國人大立法工作計劃,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課題組積極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等立法的討論。2018年7月17日,生態環境部以發布關于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向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公開征集意見。課題組正積極提供修訂意見,以求將最新的調研及研究成果反映到最新的法律法規修訂中。從而為本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進入國家立法奠定

    了實效性基礎。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1)主要問題與困難

    本課題是針對目前新凸顯的社會源危險廢棄物及治理的現實且緊迫性議題,力圖破解現狀困境、探索新徑開辟的重大研究工程,需要通過跨學科交融與學術創新等方式,突破本課題研究中的一系列重點與難點問題。歸納起來,目前尚存下述相關問題:①圍繞課題組總邏輯主線,各個子課題之間的研究內容整合、各部分創新觀點的協調、以及總體研究體系的系統性和關聯性有待加強。②本課題的跨學科性明顯,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跨學科研究、大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使用。

    ③社會源危險廢棄物及治理是個新凸顯的問題,因此目前成熟的研究文獻、實踐操作方案等都非常缺乏。目前還面臨具體文獻整理及歸納分析工作量及難度非常大等問題與困難。

    6(2)改進措施,研究心得

    ①定位高遠目標與高質量。這是指引與深化課題研究的首要關鍵。站在21世紀學術制高點上展開研究,課題組通過研究團隊的精誠合作、集體攻關,破除當前的研究熱點與難點問題。而確定高遠目標的定位,充分凸顯了本課題研究的前沿性、整體性與創新性,為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提供價值導向與行動指南。而這也是整個課題研究得以順利展開的首要關鍵。

    ②建構本課題研究的“綱目學術譜系”。這是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的核心環節。為此,課題組力求從代表國家社科重大水準層面,以社會源危險廢棄物責任界定及協同治理為“綱”,以治理體系及五大典型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治理操作指南為“目”,系統建構社會源危險廢棄物及其治理譜系。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印證、相互啟發、相互發現,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協調與共享。

    ③形成良好的研究機制。這是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的根本保障。自立項以來,各個子課題之間逐漸形成“分題展開、重點突破、定期會通、協同攻關、系統合成”的良好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而在其后的課題研究推進進程中,課題組將努力克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堅持開拓性研究精神,在“廣”與“精”兩個方面同時下功夫,拓展跨學科研究方法、增加內部交叉交流,在認真總結反思基礎上高質量完成本課題研究。

    (3)意見建議

    ①建議為重大項目研究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提供更多的發表機會。②建議為領域相近的重大項目研究人員提供更多的經驗交流平臺。③建議為部分優秀的重大項目研究成果提供一定的出版經費資助等。

    5、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二、研究成果情況(可另加附頁)

    主要內容:

    1、代表性成果簡介

    (1)社會源危廢的四層面特性呈現

    社會源危廢特性主要呈現在下述四個層面:①分散性。和集中產生源相對,來源分散、涉及面廣且不確定、產生量不固定。依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將社會源危廢按產生行業來源分成九類,即種植、養殖、建筑、辦公通訊、生活、商貿、科研、衛生、勘測、交通等九類。涵蓋面廣,不易限定,許多關涉社會監管。②復雜性。種類及構成成分復雜,單個來源的廢物數量少,部分廢物體積也小,局部危害性小,易混入生活垃圾。如廢熒光燈、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鉛酸電池、廢鎳鉻電池和氧化汞電池等,具有腐蝕性、毒性、反應性和感染性等系列危險特性。隨意傾倒或處理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給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害。③不易監管性。社會源危廢的社會屬性強、難以有效監控,收集成本高,難度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用“非特定行業”語句予以限定,而這些“非特定行業”所產生的社會源危廢,通常無法進行行業管理,只能歸屬于社會管理。④公眾對該類新型環境風險的認知薄弱。對于這一新型環境風險,公眾在相應問題認知及相關信息掌握程度上,目前還甚為不足,尤其對在社會源危廢的危害性的認識上還遠未充分。無疑,社會源危廢的上述四個層面特性,決定了對于社會源危廢這一新型環境風險,須予以特別的制度手段及治理機制設計。但從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及其實施的現狀檢視看,針對特性予以特別治理還尚未實現。須盡快改變此境況。

    (2)關于社會源危廢的協同治理及其四層次理論基礎夯實社會源危廢這一新型環境風險治理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升,須走協同治理之路徑。須借助下述四層次理論基礎予以夯實。①協同理論的自組織原理:社會源危廢治理的法社會學基礎。一方面,社會源危廢“源自于社會,風險分散、歸屬于社會,治理有效性有賴于社會合力”的特性,決定了優先選擇自下而上的社會推進路徑,以社會為發起點,激活社會自組織,促進社會層面“責任共同體”形成,會使社會源危廢治理更有效。更何況散布于不同層面的社會自組織,一定程度上自身就是社會源危廢的產生者、責任方,其中的“內在性和自生性”更是呈現無疑。另一方面,在社會源危廢治理的制度與機制運行中,無論是政府-企業-公眾,中央-地方-跨區域,還是生產者-消費者-運輸者-收集者-處理處置者,還是其中所涉及的權力/權利-義務-責任-利益調整,彼此運行與相互作用所遵循的就是自組織運作原理。此意義上,“協同理論的自組織原理”構成了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的法社會學基礎。②協同理論的伺服原理:社會源危廢治理之法政策學基礎。相對經濟等利益取向而言,社會源危廢所傷及的環境利益是弱勢利益;相對已納入法律規范調整的工業與醫療危險廢棄物而言,社會源危廢是尚未受充分關注、新凸顯的環境風險;相對其他意識而言,社會公眾關于社會源危廢的環境風險認知程度、環境責任意識薄弱、參差不齊。無疑,這些都屬于協同理論伺服原理中的“慢變量”。顯然,根據快變量服從慢變量的“伺服原理”,上述的系列慢變量元素,就是關涉社會源危廢治理、總體環境風險控制等的重要支配力量,從而極大影響新型環境風險治理及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效。此意義上,“協同理論的伺服原理”構成了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的法政策學基礎。③協同理論的協同效應原理:社會源危廢治理的法經濟學基礎。一方面,借助各個子系統間的協同效應,實現整個體系的協同增效(如1+1+1>3),無疑正是整個社會源危廢治理系統協同運行的目標追求;另一方面,也借助相應制度與機制的運作,促使復雜社會源危廢治理問題的類型化、實效化,實現環境風險的責任分擔,促進“風險分散與化解”于“環境經濟利益的共生發展”中。這正是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的深層內涵要求。也順應當前國家“生態文明、五大發展”的時勢背景。在此意義上,“協同理論的協同效應原理”就構成了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的法經濟學基礎。④法律與科技及管理的互動協同:社會源危廢治理研究的方法論。早在1972年的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時,在《人類環境宣言》中第四點共同認識中就已經認識到環境問題的整體性,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相關聯,需要系統、綜合的研究方法論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倡多學科知識融合、多種措施手段、多種利益平衡協調機制。在社會源危廢治理中,“協同理論”既構成理論基礎,也是其中的研究方法論。通過跨學科視角,除了體現環境治理的綜合性與整體性之外,更對“環境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監控相關政策法律的互動協同”提出要求。尤其在環境風險識別與控制上,有賴相應科技支撐;而環境風險的預防與過程監控,則對環境管理方式提出變革要求。而上述環節最終需要相應政策法律的引導,相關技術研發的保障。此意義上,“法律監管與科技的互動協同”體現的是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研究的方法論。

    (3)關于《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指南》的編制

    通過查閱、梳理了實驗室危險廢物特點、產生分布狀況、實驗室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狀況等,分析實驗室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初步明確了研究內容、管理關鍵及管理難點,確立實施方法。在國內調研的基礎上,采用文獻檢索和網絡瀏覽的方式,集中調研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現狀,包括: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的依據(法律法規和處置原則等)、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方法和實施措施、實驗室安全規范、監管部門的職責與監管措施、先進實驗室管理標準和管理文化;通過與留學生座談交流,了解了發達國家和地區實驗室管理的具體操作步驟與管理要求等,起草《實

    驗室危險廢物管理指南》初稿。

    (4)關于《鉛蓄電池法律治理操作指南》的編制

    根據工作計劃進度安排,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完成了國內外鉛蓄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及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召開部分省、市固管中心座談會,專題研究廢鉛蓄電池在收集和利用處置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制定審查許可指南的必要性及主要考慮進行了介紹并征求了與會代表的意見,起草《廢鉛蓄電池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初稿。

    (5)關于《廢礦物油法律治理操作指南》的編制

    基于廢礦物油綜合利用行業現狀,收集我國廢礦物油再生行業近十年產生量,處理量等數據,分析了我國廢礦物油行業現狀、對策及發展前景,對比研究了國外廢油再生企業的工藝技術現狀,找出了我國在廢油再生行業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借鑒其他國家廢油再生行業發展的經驗,指出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綜合而言,欲優化社會源危廢治理,須走環境風險的協同治理之路。社會源危廢治理,需要以個體德性培養、社會道德與文化更新為基礎,這正是協同理論的自組織原理、伺服原理及協同效應在治理中的具體應用。其中,協同理論的自組織原理,契合社會源危廢的“社會”屬性和“文化風險”特征,構成社會源危廢治理的法社會學基礎;協同理論的伺服原理要求快變量服從于慢變量,構成社會源危廢治理的法政策學基礎;協同效應是“合作共治”的結果,構成社會源危廢治理的法經濟學基礎。從而共同構成社會源危廢協同治理的四個層次基礎,推進社會源危廢的協同治理體系形成與治理能力的提升。無疑,就社會源危廢而言,其研究還剛剛開始,有很大的研究價值與深化發展空間。

    2、階段性成果清單

    (1)鈄曉東謝小遙,《長三角區域環境污染轉移的成因及解決對策》,《浙江社科要報》,2018年第4期(獲浙江省委書記車俊2018.4.1批示,浙江省副省長陳偉俊2018.3.28批示);

    (2)鈄曉東趙文萍,《社會源廢棄物的損害復合性及其法律控制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學報》(CSSCI),2017.6;

    (3)趙文萍,《固體廢棄物不同危害模式下的立法治理研究》,《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7.6;

    (4)沈百鑫李志林鈄曉東,《德國環境法治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環境法治》,2018;

    (5)沈百鑫,《面對霧霾,德國法律如何“發力”》,《人民論壇》,2017.10;

    (6)沈百鑫李志林,《從中德比較論我國環境許可制度的發展》,《中國環境管理》,2018.8;

    (7)吳宇,《中國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政策與法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已完成出版編輯校稿,2018年9月出版

    (8)鈄曉東王彬輝等,《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例判決書評析》,知識產權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目前編輯正在審稿中。

    (9)Ou yan gen qian,Tou xiao dong, Research on 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Quantology ,SSCI/SCI雙檢索,2018;等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下一步研究計劃

    1、重點圍繞課題研究推進進程中的關鍵工作環節,召開系列研究會、專家咨詢及評審會。如: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立法建議研討會1-2次,召開《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指南》、《鉛蓄電池法律治理操作指南》、《廢礦物油法律治理操作指南》終稿審核1-2次,課題組階段性研究成果匯報會5次,召開課題組專家咨詢及評審會1-2次等。

    2、重點圍繞課題研究推進進程中的關鍵問題,深化與完善課題的研究體系。如重點針對“社會源危險廢棄物共同但有區分的環境風險責任及界定”、“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協同治理制度及機制構建”進行研討,明確創新點,深化社會源危險廢棄物法律治理的核心觀點、邏輯體系、協同治理研究方法,從而深化與完善本課題的研究體系。

    3、拓展實證量化研究。如重點針對具體問卷調研、實證數據分析、司法案例研究、司法文書評估等,繼續組織相關課題組成員收集相關實證數據,分析實證文本,從而推進課題的制度量化研究和經驗實證研究,從而促使課題研究能及時回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立法等國家需求,能針對典型危廢治理指南(實驗室危險廢物、鉛蓄電池、廢礦物油等)管理指南、司法案例及司法文書研判等提出落地的政策制度舉措建議,促使本重大項目研究走向“頂天+立地”的結合。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閆妍)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99精品免费视品|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2020|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