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研究的中期檢查報告

    2018年11月28日15:13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1.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研究(16ZDA046)”自啟動以來,課題組展開了課題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和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工作。在學校領導的直接關心下,學校對本課題高度重視,給予40萬經費配套,有力支持了本課題的開展。目前,課題進展順利,完成了開題論證、課題組建設、詳細研究設計,開展了若干專題研究,形成并發表了系列研究成果。項目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舉行項目開題報告會對課題研究設計進行論證

    根據國家社科辦相關制度規定,進行了本課題的開題匯報,仔細聽取了專家對課題研究內容、目標、思路的咨詢意見,根據專家意見對部分研究內容進行了完善修改。項目開題于2017年3月4日進行,地點為河海大學商學院一樓會議室。開題匯報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徐之順主持,參加開題的評委包括侯杰處長(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國際河流處)、陳霽巍副主任(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合作中心)、鐘勇處長(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陳敏建副總工程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姜斌副總經濟師(水利部水利發展研究中心)、李中平處長(長江水利委員會國際合作與科技局)、宋國友副主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亞太區域合作與治理研究中心、趙青海主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中心)。開題匯報會上,各位專家在肯定了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研究內容的基礎上,從不同方面對課題的研究提出了建議,特別對課題研究成果的內容以及課題成果的去向提出了寶貴意見。

    根據開題報告會的專家意見,課題組對部分研究設計進行了完善修改,尤其對課題案例研究的選擇進行了適當調整。

    2.建立完整的課題研究組織與制度,配備專門研究空間和設備

    為了保證課題順利開展和質量保證,根據課題的實際需要,在課題立項后學校對課題組充實了研究力量,進行適當的人員結構調整,對原子課題五的負責人進行了調整,相關調整已經向省及國家規劃辦提出申請報告并已經獲得批準。

    本課題研究內容廣、研究周期長,參加人員多,并且研究資料與研究成果需要在一定層面上有保密的要求,為了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特成立了課題研究辦公室,丁源老師為課題辦公室正主任,負責課題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河海大學商學院主樓12樓配備了專門的課題辦公室空間和設備。

    為了有效開展課題管理,課題組制定了本課題研究過程的保密、研究經費使用、各子課題協調等方面的專門管理制度。

    3.嚴格經費管理,各子題進行預算管理

    課題組按照各個子題的研究內容,根據規劃辦的有關經費管理辦法,編制了課題總體預算并上報,課題內容也對各個專題進行了預算管理。在商學院層面對課題的經費使用進行指導,黃德春老師負責課題的預算審核和經費審核。

    4.反復討論形成了課題研究的詳細設計大綱,開展各子題模塊的研究

    根據研究計劃以及開題報告各位專家提出的建議,對課題的理論基礎、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進行深化,在課題組全體成員多次討論的基礎上,對每個子課題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加以明確,并確立了各子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成果要求,制定了各個子課題的詳細研究計劃,保證各子課題的研究能夠符合本課題研究的總體要求。

    根據各個子題的研究大綱,各研究小組分別對各自的研究模塊進行推進,已經初步完成一部分研究模塊。

    5.開展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專題研究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訴求研究問題需要長期跟蹤和深入調研與分析,課題組不僅圍繞課題研究大綱開展工作,而且根據瀾湄流域國家利益共同體研究長期跟蹤研究的需要,選擇泰國、老撾以及柬埔寨等瀾湄流域國家進行水環境利益訴求的調研,已經完成這些國家、地區專題研究報告的大綱設計。其中,老撾的專題報告《老撾在瀾湄流域水資源開發現狀及環境利益訴求調研》已經完成。

    6.政策研究和通訊簡報工作

    在瀾湄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基本特征和問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關鍵性問題進行了專題對策研究。關于瀾湄跨境水資源合作相關問題等一些政策研究方向,已經形成了政策建議成果。形成了題名為《關于深入推進瀾湄合作的建議:將水資源合作成為重要抓手》、《以流域水命運共同體打造,引領岷江上游水生態文明建設》兩篇成果要報正在報送投稿。

    課題組已經向省規劃辦和國家規劃辦報送1份課題研究通訊。

    7.開展國際河流學術研究工作,發表科研論文和著作

    目前,已經結合課題研究工作,正式發表論文3篇、出版論文集1部。論文包括為了全局“隨機應變”:戰略性即興行為與競爭優勢形成機制,“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工程企業與當地非政府組織合作研究,Community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Lancang-Mekong Basin:Concept and building path等。

    8.課題組成員獲得多項瀾-湄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研究的省部級團隊資助

    在本課題研究推進基礎上,子課題負責人在過去一年半時間內獲得多項省部級團隊資助。

    (1)黃德春教授為首席專家的“‘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瀾湄合作創新與風險管控”團隊入選2017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入選名單;

    (2)周海煒“國際河流戰略與情報監測研究”入選2017年度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名單;

    1.2各個子課題進展情況

    1.子課題一研究進展

    子課題名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的研究

    子課題負責人:周海煒

    (1) 研究大綱的設計情況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的內涵界定

    ? 環境的內涵

    ? 環境利益的內涵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的內涵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現狀研究

    ? 水經濟利益

    ? 水生態利益

    ? 水安全利益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訴求及沖突研究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訴求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沖突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沖突的解決

    建設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需求研究

    ? 流域可持續發展

    ? 中國及西南地區發展

    ? 流域國經濟社會發展

    建設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共同體的戰略環境研究

    ? 政治環境

    ? 經濟環境

    ? 文化環境

    ? 技術環境

    ? 自然環境

    ? 歷史環境

    (2)調研情況

    在分析框架的基礎上,從“政府-企業-社會公眾”三個層次調研了中國云南臨滄市、老撾萬象、老撾國家電力公司、老撾能源與礦產部、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利益相關者主體:

    中國包括水利部、外交部、能源局、環保部等國家部委;昆明市、臨滄市、思茅港等地方政府,以及國家電力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業單位;

    老撾包括老撾國家電力公司、老撾能源與礦產部、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

    圍繞如下幾個問題開展調研:

    ①瀾湄流域各國水資源開發的發展歷程與存在問題調研;

    ②各國政府層面對于瀾湄流域水資源的利益訴求調研;

    ③各國企業層面對于瀾湄流域水資源的利益訴求調研;

    ④各國社會公眾層面對于瀾湄流域水資源的利益訴求調研;

    (3)研究重點內容

    ①根據總課題要求,完成了子課題一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

    ②收集了大量有關我國主要國際河流的水文地理等基礎資料。

    ③2016年12月:課題組成員赴老撾萬象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對當地政府關心的水電、水污染、水資源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并對沿岸居民的生活狀況開展田野調查。

    ④2017年5月:課題組承辦第三屆“走出去”協同網絡國際論壇的瀾湄共同體分論壇,分享研究成果,并和與會嘉賓交流探討中國與瀾湄國家環境利益在不同主體的表現。

    ⑤撰寫成果要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1篇,同時完成專題研究報告1章。

    ⑥根據子課題一研究大綱,對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的環境利益內涵進行界定,并對環境利益的經濟、生態和安全維度進行剖析,基于環境利益“訴求-沖突-解決”模型提出利益沖突形成及處理的內在過程,并重點提煉建設環境利益共同體在流域、我國西南地區發展和湄公河國家建設方面的價值基礎,進而對整體環境(政治、經濟、文化、技術和自然)進行總括。已經基本完成研究報告的相關章節內容。

    2.子課題二研究進展

    子課題名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研究

    子課題負責人:史安娜

    (1) 研究大綱的設計情況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內涵分析

    ? 共同體的內涵界定與特征

    ? 利益共同體的內涵界定

    ? 流域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內涵界定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共同利益研究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水經濟開發共同利益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水生態環境共同利益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水安全共同利益

    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共同體參與主體的關系分析

    ? 參與主體梳理

    ? 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分析

    ? 參與主體間互動關系分析

    ? 環境利益的主體間博弈分析

    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共同體的結構分析

    ? 政府層面

    ? 市場層面

    ? 社會文化層面

    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共同體的運行機制分析

    ? 水環境保護共商機制

    ? 水經濟利益共享機制

    ? 水環境風險聯防機制

    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共生治理框架設計

    ? 目標與原則

    ? 組織形態

    ? 分層分區治理機制

    ? 一體化治理行動模式

    (2)調研情況

    2017年6月課題組成員針對“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共同體參與主體的關系分析”問題,對泰國廊開地區、泰國國家電力公司、地方電力局、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進行調研合作,圍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利益共同體、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概念辨析和跨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并對泰國瀾湄流域重要區域廊開進行調研訪談,實地研討環境利益的存在價值和具體形式。

    (3)研究重點內容

    ①根據總課題要求,對本子課題的相關研究重點進行了梳理,完成了子課題二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

    本子課題的研究重點包括: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內涵界定、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共同利益提煉、以及水經濟開發、水生態環境和水安全三個維度上的利益體現。在明晰研究的核心問題及內容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子課題二的研究大綱以及專題研究報告大綱,為后期研究工作指明研究方向。

    ②針對研究的核心問題,特別是針對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在管理學、社會學、生態學、法學等多學科視角下的概念辨析以及維度劃分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③開展泰國廊開地區、泰國國家電力公司、地方電力局、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的調研活動

    2017年6月:課題組成員對泰國廊開地區、泰國國家電力公司、地方電力局、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進行調研合作,圍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利益共同體、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概念辨析和跨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并對泰國瀾湄流域重要區域廊開進行調研訪談,實地研討環境利益的存在價值和具體形式。并以此為基礎,完成了本子課題組的專題報告。相關其他論文也在寫作之中。

    3.子課題三研究進展

    子課題三名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推進戰略

    子課題負責人:唐震

    (1)研究大綱的設計情況

    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的戰略目標

    ? 根本訴求一體化

    ? 政治互信自主化

    ? 協調機制權威化

    ? 跨國水管理規范化

    ? 跨國水合作全面化

    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的戰略重點

    ? 跨境水災害防治

    ? 環境移民的減貧、扶貧

    ? 水路、港口建設

    ? 流域水利水電

    ? 清潔能源開發

    ? 跨境涉水經濟發展

    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的戰略路徑

    ? 先經濟后政治

    ? 先雙邊后多邊

    ? 民間先行

    ? 以教育交流促文化認同

    ? 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的多目標多層次多主體組織構想

    ? 網絡混合治理框架

    ? 網絡治理的參與者分析

    ? 網絡治理的參與者間聯系分析

    ? 網絡治理的治理結構分析

    瀾湄環境利益共同體多目標多層次多主體混合治理框架

    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的分階段構想

    ? 探索期:認知的重構與秩序的轉變——選擇瀾湄地區若干城鎮 作為共同體的建設試點

    ? 融入期:共同機制的建立與內聚的加強——由點成線,形成局部流域環境利益共同體

    ? 攜手期:共同體理念下的和平與發展——形成全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制定全流域環境合作準則

    (2)調研情況

    2017年8月課題組成員針對“中國與湄公河環境利益的存在價值和具體形式”問題,對越南國家電力公司、地方電力局、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進行調研合作,圍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利益共同體、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概念辨析和跨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并對越南瀾湄流域重要區域進行調研訪談,實地研討環境利益的存在價值和具體形式。

    (3)研究重點內容

    ①根據總課題要求,完成了子課題三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明確了研究的主要問題。

    ②對我國及瀾湄流域國家環境利益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協調組織與建設構想搭建了完整的分析邏輯,并舉辦專題研討針對其中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攻關。

    ③在評述現有瀾湄流域合作機制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基于調研訪談和文獻整理,提煉利益共同體建設的戰略目標,包括根本訴求一體化、政治互信自主化、協調機制權威化、跨國水管理規范化、跨國水合作全面化等。

    ④通過“公益-經濟”模型,識別出跨境水災害防治、環境移民的減貧扶貧、水路港口建設、流域水利水電、清潔能源開發、跨境涉水經濟發展的戰略實施重點。

    ⑤初步通過編碼前期訪談材料整理出先經濟后政治、先雙邊后多邊、民間先行和以教育交流促文化認同四個方面的實施路徑進行逐一描述,為后期深化相關內容奠定思想基礎。

    4.子課題四研究進展

    子課題四名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情報監測與戰略管控

    子課題負責人:豐景春

    (1) 研究大綱的設計情況

    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情報監測指標與信息源

    ? 事件演變鏈和沖突事件鏈分析

    ? 環境利益公共體的情報監測指標體系構建

    ? 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情報源構建

    ? 情報源的綜合評估研究

    ? 數據源以及優先級研究

    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情報監測平臺與情報分析

    ? 環境利益公共體的情報監測平臺構建

    ? 若干事件分析及態勢預測

    ? 典型情報監測產品研究

    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戰略管控框架

    ? 戰略管控主體的構成、管控職責以及治理結構

    ? 戰略管控的國家層面、流域層面、區域層面分析

    ? 戰略管控的主要內容

    ? 戰略管控主體、管控層面和管控內容的對應關系

    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戰略管控機制

    ? 主體利益協商機制

    ? 水資源保護與開發的監測機制

    ? 風險預警與應急機制

    ? 環境利益共同體管控的戰略對策

    ? 對于利益共同體涉及國家和地區的對策建議

    ? 對于瀾湄機制實施的對策建議

    ? 中國推進利益公同體建設的對策建議

    (2) 調研情況

    以研究任務書為指導,圍繞“環境-主體-要素”的層次和邏輯展開調研,對象包括瀾湄流域六國的有關利益主體:

    水利部、外交部、能源局、環保部等國家部委;云南省的昆明市、臨滄市、思茅港等地方政府。國家電力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業單位等等。

    泰國易三倉大學、老撾國家電力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老撾萬象分行等。

    圍繞如下幾個問題開展調研:

    ①瀾湄流域各國水資源開發歷程與問題;

    ②各國政府對于流域水資源的利益訴求;

    ③有關利益沖突的發生原因及發展邏輯;

    ④若干矛盾事件的輿情及信號。

    (3)研究重點內容

    ①根據總課題要求,完成了子課題四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

    ②收集了部分基礎資料。

    ③2017年12月:課題組與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以及跨境河流共同體、數字水利與網絡安全、智慧河流、清潔能源、大流域治理與綜合開發等分論壇,與各國代表和嘉賓共同研討瀾湄流域多國共同發展及潛在沖突矛盾的邏輯問題。

    ⑤完成論文3篇,同時完成專題研究報告1章。

    (4)結合課題研究工作,已發表論文情況。

    Wang Teng, Zhou Haiwei. Toward a Spatial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The Role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Ifsam 2018 Conference.

    王偉偉.考慮主體公平關切的流域應急水量分配策略,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已錄用待刊發.

    5.子課題五研究進展

    子課題五名稱: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在老撾沙灣-泰國穆達漢應用

    子課題負責人:張陽

    (1)研究大綱的設計情況

    緒論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義

    ? 研究目的

    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界定

    ? 理論基礎

    ? 概念界定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構成與基本特征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主體識別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屬性與歷史演變

    ? 沙灣-穆達漢三國環境利益共同體主體訴求分析

    ? 沙灣-穆達漢三國利益共同體主體沖突間演化分析

    沙灣-穆達漢三國環境利益沖突風險機理研究

    ? 基于復雜理論的沙灣-穆達漢國家間環境利益沖突主體行為風險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沖突風險的形成機理

    基于共生理論的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主體關系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主體間共生關系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主體的共生系統構建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主體共生系統穩定性分析

    面向共生關系的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戰略構建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模式的戰略目標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模式的戰略重點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模式的戰略重點路徑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模式構建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治理機制研究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多元主體治理機制分析

    ? 沙灣-穆達漢三國環境利益共同體網絡治理分析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網絡治理機制

    ? 沙灣-穆達漢環境利益共同體治理組織構想

    (2)調研情況

    從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框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推進戰略、環境利益共同體的信息監測與戰略管控等多方面調研南屯河、色邦非河和色邦亨河,研究如何建設沙灣-穆達漢共同體。

    (3)研究重點內容

    ①根據總課題要求,完成了子課題五研究大綱的詳細設計。

    ②收集了有關沙灣-穆達漢水文地理、各方利益訴求等基礎資料。

    ③2017年7月:課題組成員赴老撾沙灣南屯河、色邦非河和色邦亨河進行實地調研,對當地政府關心的水電、水污染、水資源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并對沿岸居民的生活狀況開展田野調查。

    ④2018年1月,根據沙灣-穆達漢實際情況,找出不同主體間特有的共生關系,構建適用于該地區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確定水環境治理內容,最終形成多目標多主體多層次的共生治理框架。

    ⑤已完成論文3篇(正在處于審稿階段),培養4名優秀本科論文,其中兩篇被推薦為江蘇省優秀本科論文。

    2、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自開題以來,課題遵循研究計劃有序進行,進展順利。課題組堅持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分批派出學生及老師赴老撾、泰國和柬埔寨等瀾湄流域國家開展環境利益訴求及沖突的現場調研活動,并積極組織并參與國內外相關的學術交流,一方面學習了先進經驗,另一方面擴大了本研究課題的學術影響力。

    2.1 深入開展瀾滄江流域的國際水資源合作開發調研

    本項目截止目前已圍繞“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研究”先后赴泰國廊開、老撾萬象、柬埔寨等地對湄公河流域,通過實地訪談、發放問卷以及實地走訪勘察等方式獲取了大量一手資料,挖掘瀾湄流域六國的環境利益訴求,形成《瀾湄流域環境利益調研》報告初稿。

    2.2 瀾湄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研究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在課題實施期間,研究團隊以瀾湄合作、瀾湄流域、環境利益、共同體等為主題詞,從中國知網、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Engineering Village、IWA等相關期刊數據庫中,搜集到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千余篇;收集和整理了瀾-湄流域國家的大量相關基本信息資料,包括流域的水文地理狀況、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利益訴求、環境利益訴求、國際河流法律法規文件等。根據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集各流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課題組已對瀾湄流域國家基本信息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對瀾湄流域國家的環境利益訴求進行了梳理;對瀾-湄流域國家間的合作等發展歷程進行總結。

    2.3 主辦及積極參加水資源合作領域的學術交流

    (1)第二屆“世界水谷”論壇(四川阿壩州)

    2016年11月5日-6日,第二屆世界水谷論壇暨首屆汶川論壇在四川省阿壩州汶川圓滿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巴基斯坦、香港等19個國家地區的政界、學界、企業界、金融機構的嘉賓、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圍繞“聚焦四川阿壩,提升生態文明”主題,以“水”為脈絡,匯聚中外專家的智慧甘泉,共舉生態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本屆論壇由我校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聯合主辦,由汶川縣人民政府、河海大學世界水谷研究院、河海大學商學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環境保護部、阿壩師范學院、阿壩州科學研究院和阿壩州清潔能源與水生態文明商會聯合承辦。

    本屆論壇分設生態文明建設與協同創新戰略、“生態阿壩,綠色崛起”、水生態綜合治理、綠色經濟、水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水生態修復技術6個分論壇,進行專題交流,引起參會的各位代表廣泛關注。此外,論壇還設置了嘉賓對話環節,共同圍繞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瀾湄流域國家如何實現“政產學研金文”協同生態文明建設、如何為岷江上游水生態綜合治理向阿壩州獻計獻策、世界水谷“政產學研金文”協同創新網絡如何占據全球治水最高點等話題開展討論,嘉賓們一致認為未來世界水谷領域的水生態修復和震后汶川選擇生態經濟發展之路前景巨大。

    (2)第三屆中國“走出去”協同網絡國際論壇(南京)

    2017年6月2日,第三屆中國“走出去”協同網絡國際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主題為“一帶一路、海外中國、協同江蘇、瀾湄合作”,活動積極響應國家對于“一帶一路”國家間、主體間“優勢互補,協同并進”的戰略提倡,結合江蘇對接“一帶一路”的發展訴求,以及企業“走出去”的強烈意愿,邀請美國、老撾、巴基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地區專家、學者代表,以及國內政界、學界、企業界、金融機構嘉賓、代表共同參與,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行了深入探進討交流。論壇上,“一帶一路”水戰略聯盟正式成立,河海大學校黨委書記唐洪武出席成立儀式,理事長張長寬宣布了“一帶一路”水戰略聯盟《河海宣言》。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了中國企業 “走出去”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搭建了“政、產、學、研、金、文”復合型協同平臺,打造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研究領域的智庫,為中國“走出去”各方構建了互動交流、觀點研討、經驗分享、資源對接的協同網絡。

    (3)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深圳)

    2017年12月8日到10日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在深圳隆重召開。本屆論壇得到了水利部陳雷部長專門批示,高度認可了世界水谷作為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平臺的重要作用。論壇以“綠水青山與河長制、大灣區與創新創業、跨境協同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深入探討生態文明建設、涉水經濟發展、國際水資源合作、水行業創新創業等重大主題的實踐與理論問題,推進“水”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論壇智者云集、群賢畢至,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老撾、蘇丹、巴基斯坦、香港、澳門等國內外四百余位專家、學者代表參會。

    本屆論壇開設了“跨境河流共同體”專題分論壇,圍繞“跨境協同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發表了“跨境流域一體化管理的機遇挑戰及戰略設想”、“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沖突及共同體建設構想”以及“流域水管理協同行動戰略規劃與探索實踐”等專題演講,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4)第十四屆世界管理大會(上海)

    2018年6月9日IFSAM第十四屆世界管理大會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成功舉行。本次大會以“國別區域管理與跨文化管理”為主題,呼吁學者與管理者在變化環境,尤其是“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反思、在多元世界中尋求和諧并用科學的力量進行合作。

    本屆大會設立東方管理論壇、區域國別管理論壇、華商管理論壇及期刊主編論壇及16個中英文學術專題論壇等。屆時,包括《國際工商管理百科全書》主編、英國劍橋大學教授Malcolm Warner教授;著名國際商務學者、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管理學院Jindal全球戰略講席教授Mike Peng;知名學者、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陳春花;知名學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范徵;一帶一路先行者、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童繼生等在內的眾多全球管理學學者與知名企業家將匯聚一堂,深入探討全球背景下企業的管理模式與跨文化管理,探索管理領域的新改革與新發展,啟發新的管理概念和理論,分享管理前沿研究與管理實踐經驗。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采用情況等)

    3.1 召開開題報告論證會

    2016年3月4日在河海大學商學院博學樓一樓會議室召開課題論證會,參加論證會的評議專家有: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陳霽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敏建、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國際河流處處長侯杰、水利部水利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經濟師姜斌、長江水利委員會國際合作與科技局處長李中平、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及復旦大學亞太區域合作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徐之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趙青海以及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處長鐘勇等。

    張陽教授代表課題組詳細闡述了課題的背景與價值,研究思路、內容及方法,擬突破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主要創新點及特色,團隊能力和成果,課題的分工、管理與時間安排,主要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的名稱、形式及使用去向,資金使用分配,對國家社科基金委評審專家意見的采用等。與會專家就各自從事或研究領域分別從瀾湄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政府管理需求、國際河流水電開發實踐、國際政治,以及國際法等方面,對課題相關的研究設計、方法、內容和目標等提出了完善意見。專家評議組一致認為,環境利益共同體是瀾湄流域國家開展合作的一個新起點,要站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的高度深入研究,為國家戰略決策提供重要研究支撐。

    3.2擬報送《工作簡報》2份

    工作簡報一:2017年12月8-10日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在深圳隆重召開。本屆論壇得到了水利部陳雷部長專門批示,高度認可了世界水谷作為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平臺的重要作用。論壇以“綠水青山與河長制、大灣區與創新創業、跨境協同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深入探討生態文明建設、涉水經濟發展、國際水資源合作、水行業創新創業等重大主題的實踐與理論問題,推進“水”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論壇智者云集、群賢畢至,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老撾、蘇丹、巴基斯坦、香港、澳門等國內外四百余位專家、學者代表參會。

    工作簡報二:第四屆“海外中國”論壇以“跨境協同、一帶一路、瀾湄合作、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將于2018年8月24-26日在泰國曼谷舉行,本屆論壇將由中國河海大學和南京牛首山文旅集團、泰國易三倉大學和安美德集團共同發起,邀請來自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部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文化及媒體等代表,旨在搭建跨境、跨行業、跨文化的“海外中國”協同創新平臺,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落地相結合,書寫跨文化交流、跨境合作、民心相通新篇章。

    3.3論文和著作

    課題組的多數研究成果已經形成論文和書稿。

    大量的內容都已經在各種國際水法會議和國際涉水會議中作為會議論文加以宣傳推廣。目前課題小組正在編寫《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書稿,并得到了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河海大學、水利政策法制研究與培訓中心、世界水谷研究院、江蘇省國際河流研究中心的支持,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和學習。。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工作的體會、思考與相關建議

    4.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

    本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建措施包括:

    (1)研究技術數據獲取困難

    由于有關瀾湄流域涉及到六個國家相關資料涉及國家機密,相關瀾湄流域的部分數據、統計資料等的獲取存在實際困難,使得有關定量分析難以進行,下階段將進一步針對此問題通過各種渠道,努力獲取新的數據和資料。

    4.2 研究體會、思考與相關建議

    (1)在研究中努力與相關主管部門和實際工作部門建立良好的夠通渠道

    進一步加強階段成果走向應用的工作。在研究過程中,如何以問題為導向,了解國家在該領域的難題以及對于研究成果的需求,突出成果的應用價值也是本課題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因此,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國家社科辦、水利部、外交部等聯系,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需求,保證研究成果能否滿足這些部門與機構實際工作的需要。

    (2)根據瀾湄流域國家的區位特點、發展基礎及實際情形聚焦研究問題

    由于不同國家水資源開發及利用的特點不同,與周邊國家的矛盾焦點和利益沖突點不同,因此研究切入點也不盡相同。比如,中國與老撾在瀾湄流域的上游,水電開發是其涉水經濟的主要方面,而越南等下游國家則關心農田灌溉。因此,在環境利益訴求分析及沖突解決時,應注意立足于瀾湄各國實際情形來分析。

    二、研究成果情況

    1、代表性成果簡介(基本內容、主要觀點、學術價值、社會影響等)

    1.1研究團隊獲得榮譽及團隊資助

    1.黃德春教授領銜的創新團隊入選2017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

    2017年9月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17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入選名單(蘇教社政函〔2017〕17號),黃德春教授為首席專家的“‘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瀾湄合作創新與風險管控”團隊成功入選,在“一帶一路”和瀾湄合作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個新進展。

    教育廳實施“優秀社科創新團隊”計劃,旨在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創新平臺的投資效益,培養杰出人才,提升我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推進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以黃德春教授領銜的團隊圍繞“一帶一路”、瀾湄合作等研究問題,多次赴老撾、柬埔寨等瀾湄國家開展調研、合作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在未來三年的建設周期中,該創新團隊將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瀾湄合作問題,在瀾湄產能合作與“海外中國江蘇”模式、瀾湄水資源合作與水資源管理、瀾湄合作風險評估與管控機制等三個方向的重點領域開展研究,為瀾湄國家間深化全面合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成為江蘇瀾湄合作人才培養的聚集地,形成瀾湄合作中產能合作、水資源合作與風險管控學術研究的聚集地,力爭通過三年的建設在瀾湄合作領域成為一支有影響力的創新團隊。

    2.周海煒"國際河流戰略與情報監測研究"入選2017年度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名單

    3.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獲得水利部部長陳雷批示

    2017年11月14日,水利部部長陳雷對“第三屆‘世界水谷’”做部長批示:河海大學圍繞中心,服務全局,聚焦水安全領域,致力水行業創新發展,促進水領域合作交流,構建了“世界水谷”這一重要平臺。第三屆“世界水谷”論壇主題鮮明,內容豐碩,對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4.2016年12月25日整理出版了《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二屆“世界水谷”論壇暨首屆汶川論壇專輯》

    論文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協同創新戰略”、“生態阿壩,綠色崛起”、“水生態綜合治理”、“綠色經濟”、“水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水生態修復技術”六大主題、聚焦涉水及瀾湄流域相關問題收錄學術論文,不僅借助論文集編寫整理收集了大量“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瀾湄流域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促進了學界對瀾湄流域的關注。

    5.發表及投稿論文

    發表論文3篇,論文的基本信息及主要內容如下:

    (1)馮開蕾, 胡興球, 張陽.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工程企業與當地非政府組織合作研究. 水利經濟, 2017.

    基本內容:分析中國工程企業對外投資的現狀,介紹非政府組織的含義及行動方式,總結中國工程企業與當地非政府組織發生沖突的誘因,并基于項目生命周期理論,指出項目決策階段重視與非政府組織的溝通,充分調查當地投資環境;實施階段從合作伙伴選擇、合作方式、信息發布、交流溝通4個方面提出應對措施,與非政府組織達成合作,幫助中國企業順利實施工程項目;運營階段應注重利益共享與溢出效應。

    (2)于思遠, 張陽, 唐震. 為了全局“隨機應變”:戰略性即興行為與競爭優勢形成機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8.

    基本內容:企業的戰略性即興行為,即企業在面臨由環境變化引起的非預期情況時,自發地利用現有資源,協同相關主體所采取的計劃與實施同步發生的、創造性的應對行為。本文通過對兩家大型企業的縱向對比案例研究,試圖打開企業所采取的戰略性即興行為與其競爭優勢之間的“黑箱”。研究發現:首先,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均會自發采取即時的、含有創造性意圖的戰略性即興行為,并且可將其分為應激防御型、主動出擊型兩類。其次,企業所采取的戰略性即興行為會產生新的行動模式、機制、設施和新的解釋框架。最后,戰略性即興行為形成的組織記憶促使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其中,戰略性即興行為所產生的新的行動模式、機制、設施傾向于演化成顯性的、陳述性的企業記憶,而新的解釋框架則會演化成隱性的、過程性的企業記憶。本文的結論可以豐富現有的戰略性即興研究,對于彌補資源基拙觀在企業能力與競爭優勢之間作用機制的邏輯斷層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3)Siyuan Yu,Yang Zhang,Zongrui Liu .Community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Lancang-Mekong Basin:Concept and building path.2018.

    基本內容:Purpos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Lancang-Mekong Basin(LMB) has been a critical issue. This paper purposes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COET) in this basin as a mean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garding basin-wide water resources governance from a community point of view.

    Findings- This paper first clarify the concept of COET as an organic life form with multiple participants, and present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COET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of LMB. Then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COET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Furthermore, a “five-step” path of building COET is suggested. In the last par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of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also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s provided.

    Value- this paper tries to enrich the work of community by re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in the context of water resources governing, which expands the theoretical boundary of community theory. By identifying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OET this paper tries to enrich the body of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此外,還有多篇論文完成寫作,目前處于審稿或投稿中,主要包括:

    (1)河長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路徑研究—基于日本淀川治理經驗

    基本內容:河(湖)長制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首先從戰略性和系統性兩方面拓展了河(湖)長制內涵,之后基于系統思維構建了河(湖)長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路徑的分析框架,以日本琵琶湖-淀川流域治理為例,提煉日本戰略路徑和成功經驗。最后,分析我國河(湖)長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即加強治理體系建設、強化治理成效落實以及推進可持續發展,進而提出聚焦制度建設,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利益相關者角色轉變,保證治理成效落地以及重塑社會水文化建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建議。

    (2)The 'oriental wisdo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opportun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firm

    基本內容: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a Chinese firm in the perio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case study, we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external attribution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conforming to assimilation two-way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ic commitment" influenc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propositions. Finally,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of Chinese outstanding enterprises and prospect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cogn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f Chinese enterprises.

    6.后備人才培養

    本課題在研究推進過程中不僅注重建設強科研團隊的科研水平建設,同時十分注重對后備人才的培養,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本課題小組秉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精神,注重對研究團隊新鮮血液的培養,在推進科研工作的同時培養了大量的本科生、碩士生人才。其中施夢雅以“湄公河國家投資環境競爭力對中國OFDI吸引的影響研究”,任紅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結構對中國直接投資的影響”,劉冕以“‘一帶一路’企業金融‘貧困’脆弱性評價研究”,王瑋茜以“基于AHP-DEA的‘一帶一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等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獲得“河海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同時任紅與王瑋茜的畢業論文更是獲得了“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推薦資格。

    1.2 成果要報和專題研究報告

    已經完成并正在報送成果要報2篇,專題研究報告1部:

    (1)成果要報1《關于深入推進瀾湄合作的建議:將水資源合作成為重要抓手》

    內容要點: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是中國深化區域合作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有基礎、最有條件并最有可能取得實質性成效的區域然而,瀾湄流域六國雖毗鄰而居,但依舊存在疑慮,矛盾突出,彼此之間的互信水平并不是很高,關于跨境水問題的爭端和利益分歧依舊存在。盡管瀾湄合作機制已取得部分成果,本《要報》對推進瀾湄合作所面臨新老機制協調乏力、湄公河流域國家基礎設施落后、社會不穩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基于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2)成果要報2《以流域水命運共同體打造,引領岷江上游水生態文明建設》

    內容要點: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建設岷江上游水生態文明實質是將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在實踐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本《要報》深入分析了地震對岷江上游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是綜合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的特點,認為:前期汶川震區、九寨溝地震等的恢復重建,岷江上游地質環境逐漸穩定,次生災害發生頻率下降,基礎設施已經全面恢復的情況下,具備了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和可能性,迎來了戰略機遇期。但是,最為重要問題的是:如何運用習近平新時代重要思想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對岷江上游,特別是汶川等震區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并基于此,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3)專題研究報告《瀾滄江調研報告》

    內容要點:為深入了解、獲取瀾湄流域數據資料,由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河海大學組成的踏勘小組對瀾滄江流域臨滄段進行了現場調研與踏勘工作,通過深入走訪、勘察調研,分析總結了瀾滄江流域目前開發與保護方面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復、環境污染防治以及相關保障措施建議。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子課題一

    根據子課題已經完成的研究大綱,下一步研究目標在于計劃如下:

    首先,按照瀾湄國家不同的地理、文化和經濟特征,提煉適用于瀾湄機制多方融合的得到多方認可的環境利益概念共識。

    其次,對全球格局變化下的瀾湄流域、中國西南地區發展及各流域國社會經濟提升的需求進行多方訪談,運用多維證據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迭代更新,并增強定量分析的比重。

    最后,以瀾湄流域報告為基礎,實時檢索進一步梳理和完善瀾湄國家整體環境進行更新和完善。

    (1)2018.7-2019.7

    進一步開展關鍵區域、機構調研,主要包括臨滄、曼谷等,并根據調研情況,撰寫調研報告。

    進一步修改完善子課題報告的第一、二章(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概況和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研究);

    形成《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負面清單》等主要成果要報,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及其他主管部門,搜集整理反饋信息

    完成相關論文2-3篇;

    (2)2019.7-2020.7

    加強對外交流與溝通,以現有研究成果為基礎,搭建跨國合作研究平臺共同籌備發布《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白皮書》;

    加強對國際上典型跨境河流環境利益糾紛案例的總結與提煉,完成“國外水資源合作開發借鑒及案例分析報告”;

    重視研究成果轉化,參加國際、國內相關學術、合作會議,宣傳研究成果;

    完成相關論文2-3篇。

    (3)2020.7-2021.11

    ①前期研究成果整理、總結;

    ②研究報告、專題報告撰寫;

    ③發表論文3-4篇;

    ④課題結題。

    2.子課題二

    本子課題對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進行概念研究,從共同體的概念、主體識別與關系、以及治理機制和框架設計三個部分層層遞進。將根據已確定之提綱及研究成果,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首先,在明確環境利益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概念內涵,完善深化環境利益共同體在多學科基礎上的本質、基礎和特征表述,并通過訪談調研多方驗證相關表述的適用性和可理解性,旨在為后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的同時為瀾湄合作水資源合作和生態環境問題的交流建立統一的話語體系。

    其次,搭建利益相關者分析模型,按照“主體-要素-系統”的建構邏輯對環境利益共同體在多個維度上的特征進行提煉,并依托博弈論等數學模型,抽象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內在關系。

    最后,通過邏輯推演,在共商共建共享基本思想下,對關鍵問題提出多主體共生治理的理論框架。

    (1)2018.7-2019.7

    ①進一步修改完善子課題報告的第一及第二節,特別針對共同體概念在法學、生態學、管理學等多學科背景下的描述進行多方探討,為拓展命運共同體話語體系做出理論探索;

    ②形成《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機制及實施建議》等成果要報,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及其他主管部門,搜集整理反饋信息

    ③完成相關論文1-2篇;

    (2)2019.7-2020.7

    ①多組并行開展實地調研,重點加強關于瀾湄流域環境利益相關者(政府、民眾、NGO等)的一手文獻資料收集與整理。基于多錐細分法和德爾菲法建構的利益相關者分析模型,通過定性(博弈論)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探索利益相關者特征及相互作用關系;

    ②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從總結他國經驗和宣傳共同體理論兩個角度開展“引進來”和“走出去”活動,一方面積極邀請多國在跨境合作機制方面專家,分別就北美、歐洲及西亞典型模型進行總結,搭建案例庫;另一方面,將對環境利益共同體的理論成果向外宣傳,推進我國命運共同體理論“走出去”;積極主辦、承辦和參與相關主題學術論壇

    ③在深刻分析生態系統理論、共生理論、網絡治理理論等的基礎上,總結相關文獻成果并搭建共生治理分析框架;之后,通過定性的理論推演描述主體、關系和治理機制,搭建完整的治理系統;然后,通過實驗及模擬研究方法,提出共生治理的實施步驟;最后,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生治理實施建議》成果要報,并向相關部門提交建議簡報。

    ④完成相關論文3-5篇。

    (3)2020.7-2021.11

    ①前期研究成果整理、總結;

    ②研究報告、專題報告撰寫;

    ③發表論文2-3篇;

    ④課題結題。

    3.子課題三

    本子課題對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實施戰略展開探索,戰略目標、重點、路徑組織及實施構想,完整的提出建設瀾湄機制下環境利益共同體的實施戰略。以提綱及現有研究成果為基礎,本子課題將從如下兩個方面進一步深化研究:

    首先,在深刻理解我國瀾湄合作戰略目標、重點和實施路徑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現場調研,積極了解其他瀾湄國家的戰略訴求和實施方案,尋求整個瀾湄流域環境利益的目標協同和戰略耦合,幫助次區域國家相互理解、相互融合,進一步夯實共同體建設的前景基礎。

    其次,總結并改造現有戰略地圖、網絡治理等理論工具,為加強區域戰略制定和加深合作提供支持。

    (1)2018.7-2019.7

    ①在現有報告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積極聯絡六國主管部門并赴現場進行多次面對面訪談,通過一手數據和文獻資料修正現有研究偏誤,以保證戰略設計更貼近實際需求。

    ②形成《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建設戰略目標、重點及實施路徑》等成果要報,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及其他主管部門,搜集整理反饋信息

    ③完成相關論文1-2篇;

    (2)2019.7-2020.7

    ①在調研資料基礎上完成研究報告,設計提煉戰略地圖、評價模型等實用工具,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支持;

    ②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以研究報告為基礎籌辦相關主體的學術會議,吸引瀾湄流域國家及其他域外國家學者參與交流,宣傳戰略實施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③總結提煉《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組織及建設階段設想建議》成果要報,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及其他主管部門,并向相關部門提交建議簡報。

    ④完成相關論文4-5篇。

    (3)2020.7-2021.11

    ①前期研究成果整理、總結;

    ②研究報告、專題報告撰寫;

    ③發表論文3-4篇;

    ④課題結題。

    4.子課題四

    根據任務書及已經完成部分,下一步研究目標在于計劃如下:

    首先,結合前三個子題的研究成果,修改完善本子題的部分內容。

    其次,針對瀾湄流域各國有關利益主體進行補充訪談,保證課題研究的時效性。

    最后,將階段性研究成果,特別是情報監測的有關框架和體系進行測試和訓練,完善功能,并提高準確性和實用性。

    (1)2018.7-2019.7

    進一步開展關鍵區域、機構調研,主要包括臨滄、曼谷、萬象等,根據調研情況,撰寫調研報告。

    進一步修改完善子題報告;

    寫成兩篇成果要報,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及其他主管部門;

    完成相關論文1-2篇;

    (2)2019.7-2020.7

    構建和完善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戰略管控框架;

    完成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戰略管控機制研究,并撰寫《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的情報監測與戰略管控》研究報告;

    重視研究成果轉化,參加國際、國內相關學術、合作會議,宣傳研究成果;

    完成相關論文1-2篇。

    (3)2020.7-2021.11

    ①前期研究成果整理、總結;

    ②研究報告、專題報告撰寫;

    ③發表論文3-4篇;

    ④課題結題。

    5.子課題五

    研究目標:以老撾沙灣-泰國穆達漢地區為試點,結合子課題一至四的研究成果,實現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在該地區的應用。并通過由點而面遞進式示范效應,逐漸將環境利益共同體推廣至全體湄公河流域國家。

    預期成果:研究報告《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環境利益共同體在老撾沙灣-泰國穆達漢的應用》一份;學術論文3-4篇;會議論文1-2篇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閆妍)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91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久久9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