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古本散曲集成的中期檢查報告

    2018年11月27日10:2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①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組進展情況

    本項目自2015年11月立項后,首席專家趙義山教授隨即組織隊伍和制定一系列工作文件(含《古本散曲集成?工作規范》、《古本散曲集成?擬收曲集目錄》、《古本散曲集成?影印本凡例》、《古本散曲集成?校點凡例》、《古本散曲集成?校點樣稿》、《古本散曲集成?曲集提要撰寫凡例》、《古本散曲集成?曲集提要樣稿》《古本散曲集成?校點排版說明》等等),為2016年3月成功開題奠定了基礎。

    開題后,首席專家分別與五位子課題負責人簽訂了《工作協議》,又在全面聽取專家意見、建議和廣泛征求課題組成員意見的基礎上,對一系列文件進修了修訂,并進行部署,由全國10余省市20余所院校30余位專家學者所組成的5個子課題組隨即展開工作。首席專家又根據工作進展和實際需要,陸續增補了《古本散曲集成?校點整理異體字規范參考表》、《古本散曲集成?散曲文獻調查與普查工作要求》、《古本散曲集成?文獻普查登記表》、《古本散曲集成?影印底本登記表》等文件。

    根據課題組總的安排部署,五個子課題組齊頭并進,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初步成績:

    一是按計劃在全國及部分境外地區開展散曲文獻調查和相關文獻資料的普查,查閱相關古籍文獻上萬種,發現了一些新的散曲資料;

    二是撰寫古本曲集提要185份,約25萬字;

    三是作為階段性成果的《明清散曲輯補》(華東二組子課題負責人汪超宏教授輯編,全書3冊,225.1萬字)已正式出版,并已于報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

    四是對相關問題展開理論研究,撰寫發表了學術論文38篇35.52萬字;

    五是對部分曲集進行校點整理,因整體步驟有所調整,此項工作目前暫停;

    六是組織召開全國曲學高端論壇2次,在學界和社會上均產生較大影響;

    七是報送《工作簡報》3期,及時總結工作、宣傳成果、交流信息、指導研究;

    八是國際交流與合作正在打開局面,目前已與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等有實質性互動。

    五個子課題組工作有序開展,情況正常,其中華北組、華東一組、華東二組等三個子課題組在文獻調查、提要撰寫、遺曲輯補等方面皆取得很可觀的成績;東南組和西南組,因一度全力做文獻調研和普查,目前在提要撰寫方面略顯滯后。就總體情況而言,在目前高校科研考核管理制度極不利于文獻整理研究的大背景下,學者們能利用教學之余的節假日完成這樣的工作,并取得如此成績,的確十分不易!

    ② 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本項目的調研工作,主要是古本曲集版本調查和散曲文獻資料普查,任務極其艱巨繁重。其中,以揚州大學許建中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的華東一組,已經調查了南京圖書館、揚州圖書館、無錫圖書館等館藏,在一些稿本中輯得一些散曲,如:張廷樞輯《高郵張氏遺稿》中張守中作《中憲裕齋張公辭集遺編》一卷附《小曲》一卷;王守義編《青箱書屋兩世詞稿》中王留福《青箱書屋詞稿》附錄南北曲2套;陸進《巢青閣集?紅么集》中散曲7首;曹大章《曹太史含齋集》小令2首、散套1套;特別是查到臺灣故宮圖書文獻館藏明鈔孤本《射陽先生存稿》,可補《飲虹簃所刻曲》第二十冊吳承恩《射陽先生曲存》、謝伯陽先生《全明散曲》(增訂本,二○一六)之遺缺。

    以浙江大學汪超宏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的華東二組,不僅在浙江省圖書館及省內幾所重點大學的圖書館展開廣泛的資料調研,而且還北上南下,在北京、上海、成都等重要圖書館展開調研工作,主要針對《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未收之曲進行增補,其訪查文獻涉及明清別集、總集數千種,結合汪超宏教授此前多年的積累,凡輯補《全明散曲》、《全清散曲》等未收之曲6600余首(套),其成果《明清散曲輯補》已經面世,由此取得重大突破性成績。

    以天津師大張正學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的華北組,共查閱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等地所藏明清人“別集”、“總集”2千種以上(具體登記者有1800多種),從《盛世詞林》、《筠坡吟草》、《金樸亭詩抄》、《松風草堂謝琴詩抄》、《覺華龕詩存》、《式古堂書畫匯考》、《十峰集》、《午夢堂集》等文獻中共新發現散曲套數30余套、小令20余首。摸清了本組40余種曲集不同版本的演變情況及其相互關系,特別是基本確定了需要影印的一些重要版本及其收藏地。尤其組內成員北京大學李簡教授對于《海浮山堂詞稿》的不同版本、山西師大田同旭教授對《雍熙樂府》的復雜版本的考察等都相當深入。

    以浙江師大徐大軍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的東南組,對福建省四家重要圖書館、上海兩家重要圖書館以及江西省的兩家重要圖書館做了散曲文獻的普查,查閱書古籍文獻約3000卷。新發現一些零散的散曲篇目,尚未發現成冊或成卷的新見散曲文本。

    以四川大學丁淑梅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的西南組,對四川、重慶、陜西、甘肅、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內蒙古等多地省市圖書館、大學圖書館進行了實地調研和網上古籍目錄的查閱,并對臺灣、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立、公立、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網上書目等進行了調查,摸清了20余種重要曲集的版本保存和分布情況,已做了包括《臺灣“國家圖書館”藏散曲文獻普查登記表》、《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所藏散曲文獻普查登記表》等11種曲集文獻普查表。涉及古籍文獻約2000余種,登記約1000種。調查了近60種古本曲集版本的流傳情況。尤其是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間,又先后多人次奔赴國圖、上圖、浙圖、重圖,湖北省圖、武漢大學圖書館等,比對查檢《南詞韻選》《曲選》《雙溪樂府》、《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會心集》等相關曲集重要藏本及版刻信息,摸清了40余種重要曲集的版本保存和分布情況,并發現了《詩經心訣》《曲選》(另一種)等曲集新文獻,以及《長春競辰余稿》、《晚宜樓雜曲》等同一底本的其他稀見版刻等。在此基礎上,撰寫散曲曲集提要近40種,影印底本登記表近50種。與此同時,課題組成員先后發表相關研究成果3篇。

    此外,首席專家趙義山本人和四川師大的課題組成員,及其所指導的幾位研究生,先后在國家圖書館,以及北京、四川、廣東、廣西、山西、陜西、江蘇、河南等省市的10余個重要圖書館展開了古本散曲的版本調查和散曲文獻資料的普查工作,涉及文獻約2000種,登記1000余種。新發現清人李文翰散曲集《味塵軒詞余》1卷(有套數14套)、李用霖《粵歸草》所收南曲小令10首、鄭荔鄉《青衫詞》所附套數1套、鄭炎《雪枝山人集》附套數1套等散曲文獻,以及《陽春白雪》、《云莊樂府》等20余種重要曲集的現存版本情況。此外,根據中華書局總編和一些同行權威專家的建議,還對產生于民國時期的一些重要曲集做了初步調查,以為適當擴展《古本散曲集成》收錄范圍奠定基礎。在文獻調研的基礎上撰寫相關學術論文3篇。

    關于學術交流與學術會議組織。本項目被批準立項以來,以開題報告會和中期工作總結會為契機,分別于2016年3月和2017年7月在成都組織了二次“中國曲學研究與曲文獻整理高端論壇”,每次參加交流的專家學者都在60人左右。這兩次高規格全國性曲學論壇分別就中國曲文獻整理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古本曲集整理的方式及意義與價值、曲集文獻整理與中國曲學研究之關系,以及其他若干相關曲學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不僅對于課題組成員統一認識、明確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對中國曲學研究也是極大的推進。通過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等官方媒體的報道,以及新華網、中國網、中國社科網、新浪網、鳳凰網、搜狐網、新民網等多家新聞網站和門戶網站,愛奇藝、優酷網等大型視頻網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熱門網絡平臺的轉載,在國內外學術界以及社會上產生了重要的、廣泛而持久的學術影響。此外,如項目首席專家趙義山、子課題負責人許建中、丁淑梅等,還利用出國、出境參加學術交流會議之機,先后與港、臺地區,以及日本、英、美、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者建立了學術聯系。在國際合作方面,目前正著手進行的工作是:項目首席專家趙義山正通過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歐洲漢學理事會秘書長Tiuan Yuan Tan 教授的學術聯系,擬籌建一個“《古本散曲集成》歐洲子課題組”,從而有效地開展海外散佚中國古代散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

    ③ 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本項目除大規模文獻調查之外,其他階段性成果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是散曲輯佚方面。汪超宏教授輯編的《明清散曲輯補》三冊已出版。在2017年5月的中期工作總結會上,首席專家趙義山教授在接受四川電視臺采訪時發布了書訊,在川各大媒體和互聯網各大門戶網站均有報道,由此向社會廣為推介。此外,還有一些學者的書評文章也向學界作了宣傳推介,比如葉曄教授《關于明散曲整理之后續空間的思考——明清散曲輯補之我觀》(《戲曲與俗文學研究》2018年第1輯)、宋旭華《明清散曲輯佚的新收獲——《明清散曲輯補的學術價值》》(《古籍新書報》第346期)等,都對該書的出版做了高度評價。

    第二類是已經發表的38篇曲學研究論文,是通過刊物正式發表的形式向學界推介。

    第三類是已經撰寫的185份曲集提要,約25萬字,則要等全部曲集提要撰寫完成后,方可一次性集中出版推介。

    本項目成果除了通過正式出版發表向社會推介之外,還通過《<古本散曲集成>工作簡報》的形式,向社會和有關管理部門推介,并通過傳統官方媒體及新媒體向社會作廣泛宣傳,從而使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能在社會上產生良好而重大的學術和文化的雙重影響。自課題立項以來,本項目已經編輯和報送《工作簡報》凡3期,對工作推進、信息交流、成果宣傳等,都起到了很好作用。

    ④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人員隊伍穩定困難。有幾位或因擔任了行政領導職務,工作擔子陡然加重,而難以參與實質性工作;有幾位參與項目工作之后,發現其難度遠超預期,且時間精力付出與成果收獲嚴重失衡,便明確提出退出課題組;凡此,皆為課題組隊伍的穩定帶來一定困難。二是課題組現有人員全部為兼職,無一專職人員,超負荷工作,勞動強度很大,難以持久堅持。三是課題經費有限,文獻調研、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缺口較大,相關工作難以全面展開。四是高校現行科研考核管理體制、學術刊物的評價體系等,對于從事文獻整理工作的學者負面影響很大,因其成果形成周期長、投入產出短期內嚴重失衡,即便取得成果,發表又極為困難,這對一部分研究者造成極大的考核壓力,嚴重影響到工作進度。四是項目體量大,既有影印又有校點,再加課題組人員全都是業余從事科研,其整理研究周期勢必過長,影響按期結項。

    針對以上問題,在隊伍穩定方面,擬在適當時候進行必要調整,有出有進,以確保基本隊伍的穩定;在研究力量的投入上,擬爭取首席專家和幾位子課題組負責人高校人事管理部門的支持,希望能讓首席專家和幾位子課題組負責人在今后幾年中成為專職的研究人員,以使其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研究工作;在課題經費方面,一是爭取國家社科規劃的滾動支持,二是想辦法爭取地方有關部門支持;在項目體量和規模方面,擬考慮采納開題報告會上北大廖可斌教授等專家的建議,先集中精力做好影印整理,下一步再考慮校點,以期本項目能在規定時間內圓滿結項。

    在研究心得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一是中國古本曲籍(含散曲與戲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存在的特殊意義與價值,非校點整理本所能取代,故曲集古本影印的文獻傳承價值,就整體而言,要大于校點排印的價值,故本項目已暫停曲集的校點工作,而集中全力進行古本曲集的版本調查和文獻補遺工作,以期盡快完成集“古本散曲”之大成的這一曠世工程。二是首席專家的協調組織、全課題組成員的通力合作,是完成課題研究成敗的關鍵,十分重要。三是責任單位對某一具體的重大項目的認知程度、支持力度、管理政策等,對于項目的完成也有很重要的影響作用。四是個別高校財務報銷方面的某些管理規定過于死板,不利于課題組成員的校際合作。

    在意見和建議方面,因涉及的問題很多,有些問題也很具體,還有些問題也不便在紙面上寫出來,因為國家社科研究的規劃管理,尤其是管理,絕不僅僅只是國家社科規劃辦的事,而是牽涉到全國多個系統多個層面的事,因此,我特別期望:國家社科規劃辦能在適當時候組織召開一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工作研討會”,邀請部分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社科司及人事司領導、財政部有關領導、承擔重大項目較多的重點高校領導、部分重要學術期刊主編、學術期刊評價單位負責人等人員參加的座談研討會,大家一起來提出和商討一些問題,以期進一步改進國家對社科研究的管理方式,使其能更加科學、高效地服務于社科研究,從而促進國家人文社科研究的繁榮,促進中國學術文化的繁榮。

    二、研究成果情況

    ① 代表性成果簡介

    代表性成果之一:《明清散曲輯補》,本書是華東二組子課題負責人、浙江大學汪超宏教授在自己多年辛勤爬梳、日積月累的基礎上,并以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為契機編纂而成的。《明清散曲輯補》一書,共225.1萬字,分上、中、下三冊,已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在謝伯陽先生《全明散曲》、《全清散曲》之外,共輯得618位明清散曲作家和無名氏小令6080首,套曲569套,附日人森淮南套數1篇。作者耗時之長,付出之多,成就之大,為學界贊賞和驚嘆。

    此書的輯補,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補《全明散曲》、《全清散曲》已收,但殘缺之作;二是《全明散曲》、《全清散曲》已收曲家的新發現之作;三是《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未收曲家之作,這在所輯錄的600多位明清散曲作家中,所占比重最大。除輯補大量散曲作品之外,本書對《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未曾收入曲家的生平,亦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考訂,糾正現有文章或著述中的一些錯誤。所有曲家生平資料的挖掘,都是利用第一手文獻,考證其準確信息;本書還對部分有多種版本的散曲作品的文字異同進行了校勘,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讀本。

    這些散曲資料的發現,大大豐富了明清散曲作品的數量,將使學人對明清散曲的全貌,有更清楚的認識。為全面深入研究明清散曲的創作成就打下了堅實的文獻基礎。中國散曲學前輩專家、中國散曲研究會原會長、原南京大學、揚州大學教授、《全明散曲》、《全清散曲》主編謝伯陽先生在為《明清散曲輯補》所作《序言》種,稱贊該書主編汪超宏教授說:“后輩學者有您如此精進,信散曲事業定發揚光大矣”!葉曄教授《關于明散曲整理之后續空間的思考——明清散曲輯補之我觀》云“實為后出轉精的集大成之作。通過這套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散曲文獻發掘與輯佚的最新動態,也對過去二十年的輯補成果有一個綜合、全面的回顧。”

    代表性成果之二:《百年問題再思考——北曲雜劇音樂體制淵源新探》,本文是《古本散曲集成》首席專家、四川師范大學教授趙義山在多年來沉潛于唐宋大曲、宋代唱賺、金元諸宮調、元明散曲套數、元明雜劇套曲等多種曲體研究的基礎上寫成的。發表于《文學評論》2016年第4期。全文近1.2萬字,詳細分析了我國唐宋大曲、宋代唱賺、金元諸宮調、元代散曲及北曲雜劇套式的基本體式特征和變化,通過多種曲體結構特征的比較分析,證明北曲套式的淵源主要來源于唱賺和大曲,而并非來源于諸宮調;諸宮調與北曲雜劇一樣,都只是借用了宋代唱賺的套曲體制和宋大曲的一些結構形式;由此澄清了北曲雜劇套式音樂體制淵源研究中自王國維、鄭振鐸等先生以來以迄于目前學界對這一重要問題的認識偏見,糾正了學界以往關于北曲雜劇套式音樂體制源于諸宮調的模糊認識。而近百年以來,學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模糊,其主要原因在于對宋代唱賺一體的基本體式、結構特征和發展演變歷程不明,從而導致對唱賺和諸宮調的關系認識模糊,于是進而導致對諸宮調和北曲雜劇音樂體制關系認知的模糊。糾正這一系列模糊認知,不僅對于正確認識北曲套數體制之形成演變十分重要,乃至對于認識中國古代曲樂體制自唐宋至元明的演化發展歷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代表性成果之三:《[耍孩兒]之流變》。本文是華北組子課題負責人、天津師范大學張正學教授在長期研究曲體演化的基礎上撰寫成的,于2017年6月發表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周刊。該文對金元以來以迄明清的若干種【耍孩兒】曲調進行深入考察研究,發現其分屬北曲、南曲、俗曲三個系統,其調式則有七種之多,并產生種種同名而異調的情形。經過系統考察研究之后,作者得出結論:北曲、南曲、俗曲【耍孩兒】都源出“董西廂”,但北曲【耍孩兒】定型于元初,南曲【耍孩兒】的最后定型則晚在明末,俗曲【耍孩兒】出現于元代,成、弘以降方始盛行從而走進寶卷、道情、聊齋俚曲特別是明末清初以來流行于今豫、魯、冀、晉、皖、蘇一帶的地方戲中。作者從“名”、“實”、“源”、“流”角度入手,厘清【耍孩兒】演變軌跡,這對于研究南北曲體發展流變及文人雅曲與民間俗曲的交互影響與融合變化,都極具參考價值。

    代表性成果之四: 《元代南曲散曲譯文輯補》。本文是華東一組子課題負責人、揚州大學許建中教授在多年進行元代散曲輯佚工作中的系列性成果之一,是《元代南曲散曲佚文輯錄》的續篇,發表于《曲學》(上海,2016.12)。該文新輯錄元代南曲散曲42支,分為二類:一是《九宮正始》題署為“元散套”和“元南北合套”者,明代曲選、曲譜以其入套,則同一套中其它南曲,經考辨有為元代南曲散曲;二是《寒山堂譜》有題署為“元散曲”、《寒山曲譜》有題署為“元詞”者,并其同一套中之曲經考辨亦有為元代南曲散曲。又有2曲,雖題“元詞”,經考辨實為明清散曲,存為附錄。元代南曲散曲的基本材料,大致備存于這二篇文章了。此為認識南曲散曲在元代的存在,填補中國散曲史上元代南散曲這一重要環節的缺失,對于了解元代南散曲在明代的傳播及其變異,提供了新的文獻材料。

    代表性成果之五:《金元敘事散曲與早期雜劇劇本的編寫形態》。本文是東南組子課題負責人、杭州師范大學徐大軍教授將研究重點由戲曲轉向散曲之后的一篇力作,全文約2萬字,發表于《文藝理論研究》2017年第5期,被《人大復印資料》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本文以散曲的敘事主人公與雜劇的主唱人比較為中心,指出“敘事主人公”的設置是金元敘事散曲的曲文敘事體制的本質性、核心性要素,它需要在故事情境中設置一個第一人稱身份的敘述人,并以其視角、立場來敘述故事的發展進程。比較而言,元雜劇曲詞則由“主唱人”(正末或正旦)來負責表述,“主唱人”以第一人稱身份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而做代言體的曲唱,他既是雜劇曲詞的敘述人,也是雜劇故事的主人公,故而是雜劇曲詞的“敘事主人公”。敘事散曲和雜劇曲詞都需要作者在一個故事情境中、以敘事主人公的立場來擬編敘事性質的曲詞,二者在敘事體制上并無本質的割裂,只是雜劇曲詞被納入到腳色扮演體制中來使用了。敘事散曲、雜劇曲詞的這種文本屬性和編寫情況提示我們,金元雜劇的早期劇本,當是與組套體敘事散曲相類的文本形態,它承自宋代就已出現的書面編寫的“雜劇詞”。此文揭示了金元敘事散曲對于元雜劇劇本形態形成的決定意義,對于元雜劇文藝淵源甚至宋元通俗敘事文體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代表性成果之六:《藩王風雅與<長春競辰余稿>存曲制曲考論》。本文是西南組子課題負責人、四川大學丁淑梅教授與其學生張芾合作完成的一篇文獻發掘與曲家考論,發表于《勵耘學刊》2017年第2輯。在文獻考索方面,本文通過文史互證與文本細讀,梳理活動于正德、嘉靖年間的蜀成王朱讓栩文集《長春競辰稿》十三卷與《長春競辰余稿》三卷的成書版刻等問題,考辨了“長春競辰”文集命名、散曲“擬元人樂府”的宗元傾向及只曲錯牌、《全明散曲》失收其小令等情況,填補了相關文獻研究的空白;本文觀照藩王曲家的創作心態,從傷逝、歸隱、感懷等層面對未受關注的蜀王朱讓栩存世56首散曲進行整體細讀闡釋,深入剖析其在藩王與文士間的角色游離與自我歸屬感;在爬梳地方文獻基礎上延展了地域文學與明代南北派曲風的比較視域,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代表性成果之七:《明代曲選中的流行曲》。本文是西南子課題組成員于楊甡(在讀博士,以古本散曲選集為研究方向)的研究論文。本文以目前存世的40余種(不含曲譜和以選戲曲為主的選本)明代散曲選本為研究考察對象,認為這些曲選幾乎均產生于正德、嘉靖以后,這些散曲選集中的流行曲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曲選中明確注明為當時流行的曲目;另一類則是為眾多曲選一致選入的曲目。從流行曲目之曲體看,多以南曲套數為主,約80余套,北曲套數則不足10套;從題材類型上看,以男女之情和詠景慶賞為主流題材,其中尤以男女之情占絕大部分,多達80余首(套),遠多于其他題材;從語言風格來說,流行曲大多本色平易,用典淺近;從聲律方面看,流行曲中有一部分作品并非各方面全都符合格律要求,存在諸如曲中換韻,或因使用方言從而造成犯韻、混韻等情況。文章對流行曲的種種特點進行了分析闡論,對認識明代散曲的社會傳播和曲壇風尚,足資參考。

    此外,另如趙義山的《元曲【哨遍】及其曲學史意義考論》、《未來的格律體詩歌是什么樣的》、許建中的《從元代南套到明代南北合套》、汪超宏的《關于明清散曲輯佚的思考與實踐》、王定勇的《明清以來道情在江蘇的傳播》、劉英波的《古本散曲文獻整理與散曲研究的深化》、相曉燕的《清中葉浙籍曲家朱岕生平行事考述》、鄭海濤的《楊慎詞曲比較論》、陳田珺的《稀見稿本<再來緣樂府>考論》等等,也都是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文章,因時間關系,未來得及一一敘述。

    ② 階段性成果清單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按照最初劃片分區的計劃,集中現有人力,繼續開展古本曲集版本調查和散曲文獻普查的工作。此項工作爭取在2019年全部完成。

    2、為做到版本調查和文獻普查的工作不留死角,有必要擴大國際合作和交流的渠道,擬根據需要建立二到三個域外文獻收集聯絡點,以完成境外的曲集版本調查和散曲文獻普查的工作。

    3、為更好地培養中國曲學研究的后備人才,擬對其中兩三位一直沒有參加實質性工作也無相關研究成果提供的專家進行撤換,把有專業興趣和學術情懷的中青年有志之士吸納進來項目中來。

    4、對已經調查清楚的古本曲集,按原分工計劃,繼續進行清理、研究,選出其中的善本確定影印工作底本,并逐一填寫相關版本信息登記表,并撰寫《提要》,爭取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曲集的《提要》撰寫工作。

    5、在版本調查和文獻普查的基礎上,繼續發現曲學方面的問題并及時進行研究,從而不間斷地形成豐富的階段性成果。

    6、在經過一定時間積累,待其有新成果形成時,及時組織召開學術研討會,通過這種形式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并借以推動中國曲學研究的發展。

    7、擬在2020年完成全部《提要》初稿撰寫的基礎上,再用1年到1年半左右的時間對全部稿件逐一進行審定,以提高質量,使其具有權威性。爭取以高質量的成果通過國家鑒定。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閆妍)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HD|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