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比較文學視域中的佛教文學

    侯傳文2018年03月06日14:4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佛教文學是東方具有佛教信仰傳統的各國普遍存在的文學現象,尤其在印度和中國,不僅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且互相交集,具有跨民族、跨文化、跨學科的特點,非常適合進行比較文學研究。

    佛經漢譯

    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媒介

    比較文學的基礎是影響研究,主要研究各國文學之間的相互聯系。影響研究包括譯介學、影響學、接受學、變異學、異域形象學等分支,在中印佛教文學交流和中印佛教文學關系研究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開。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甚至多語種的國家,佛陀的教說很早就由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以至于梁啟超有“凡佛經皆翻譯文學”的說法。印度佛經的漢譯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現象,以漢譯佛經為對象的佛教文學研究,實質是翻譯文學研究。佛經漢譯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媒介,因此佛經譯介學除翻譯文學研究外,一個很重要的研究領域就是佛經譯介與中印文化交流。其中,包括佛經譯介中的文化過濾與經典選擇,佛經注疏闡釋中的“誤讀”現象,以及中印佛教文學交流中的互相影響,都是佛教文學影響研究應該關注的問題。印度佛教文學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伴隨著中國文化語境的過濾,這一方面基于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是文化交流中接受者主體性的體現。在文化過濾的基礎上,中國接受者對印度佛經產生了無意或有意的“誤讀”。在“誤讀”的基礎上,佛教文學的思想內容、藝術形象和文體形式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發生了深刻的變異。這樣的變異實則是一種創新和發展,促使中國佛教文學成為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印度佛教文學的中國分支。

    中印佛教文學中

    體現共同規律的文學現象

    比較文學平行研究突破事實聯系的框框和局限,以探索普遍規律、進行審美評價為宗旨,開拓了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術空間,但在實踐中顯得散漫,容易出現缺乏可比性的混亂現象。理想的方式應是既有文化淵源和影響基礎,又有普遍規律和審美價值的比較文學研究,而中印佛教文學的比較研究正是如此。中印佛教文學中存在著大量缺乏明顯事實聯系但卻體現共同規律的文學現象,由于有佛教文化為基礎,文學規律的探討具有深厚的共同文化底蘊,不必擔心由于文明不同而導致核心價值觀、文學審美范疇和文學言說方式的差別。

    經過幾十年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比較文學平行研究形成了主題學、文類學、比較詩學等研究領域。所謂主題學是不同國家文學中相同或類似的題材、主題、母題及文學原型的比較研究。這樣的主題學源于民俗學和民間故事的類型研究。佛教文學中故事形態的作品非常豐富,包括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非常適合主題學研究。如獨具特色的佛本生故事中包含許多故事母題,可以進行主題學研究,其中既有大量具有事實聯系和文化一致性的“顯型母題”,也有許多不存在事實聯系但在題旨和結構方面具有內在一致性的“隱型母題”,還有一些具有象征意義和原型意義的“原型母題”。

    中印佛教文學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具有普遍性的主題或題旨,比如源于森林文明的“山林棲居”是佛教獨特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佛教文學的重要主題,由此在佛教文學中形成了大量的山居詩。這些山居詩將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相結合,表現人與自然的親緣關系,有助于自然美的發現和表現!胺饑鴥敉痢笔欠鸾涛膶W創造的一個超驗的理想世界。佛教凈土文學通過發愿、憶念、觀想和贊頌,表現往生凈土的理想,體現了人類集體無意識的樂園情結。在人類文學史上表現樂園母題的文學中,佛教凈土文學的佛國凈土描寫最細致,樂園情結表現最充分。不殺生、慈悲、眾生平等、無情有性是佛教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也是佛教倫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題,體現了佛教自然倫理的邏輯內涵和體系特點。此外,“無!、“無我”、“輪回轉生”等,也都是佛教文學經常表現的具有原型意義的文學母題。

    佛教文學體式是比較文學

    變異學研究的典型案例

    文類學,又稱文體學或體裁學,是比較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按照文學本身的特點對文學進行分類,研究各種文類的發展演變、基本特征和相互影響。卷帙浩繁的佛經包含多種文學文類,可以進行文類學研究。佛經中的文學性文體有的比較成熟發達,有的還處于初創或萌芽階段,盡管不夠成熟,仍具有重要的文體學意義,因為文學文體最早正是在民間文學和宗教典籍中孕育發展的,初級性、邊緣交叉性、過渡性、模糊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類學研究的意義。佛經內外都有一些出自高僧或居士文人之手的成熟的詩歌、小說、戲劇類作品,它們是佛教文學的代表,其中偈頌與贊歌等佛教歌詩、佛傳與僧傳等佛教傳記、變文與佛教說唱文學,以及譬喻、小說等文學文類,或者具有佛教文學特色,或者是佛教文學成就較高、影響較大的文學文類,具有重要的文類學研究意義。

    佛教文學體式的淵源流變、交流互動和變異發展,體現了文學文類在不同民族文學中的異質性,是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的典型案例。比如在印度文學傳統中形成的偈頌與贊歌,都屬于“抒情詩”這一基礎文類,但其內容和形式都具有佛教特色,與一般的抒情詩相比已經具有異質性;流播中國之后,與中國本土的詩體和民歌相結合,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變異。再如中國佛教文學中的變文,源于佛教寺院的唱導,唱導源于“梵唄”!拌髥h”和唱導屬于印度佛教文學現象,作為文學文類屬于說唱文學,與一般的敘事文學相比已經具有異質性。在中國,從唱導到變文,其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再從變文到說話、寶卷等民間說唱文學,屬于文學文類的發展演變。

    佛教詩學是中印佛教文學家

    共同構建的詩學體系

    比較詩學作為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是比較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佛教文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僅有豐富多彩的文學創作,而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學理論。從中印佛教詩學關系的角度看,在中國文學傳統中形成的佛教詩學,是佛教傳播和影響的結果,可以作為影響研究的論題。如境界、妙悟、圓通、寂靜等,都是源于佛教哲學并在佛教文學中孕育發展起來的詩學概念,是積淀著佛教思想智慧、凝結著佛教審美精神、具有佛教思維特色的詩學關鍵詞,對它們的探源溯流,屬于以影響為基礎的比較詩學研究。然而,佛教詩學研究本質上屬于平行研究。比較詩學是從主張文學性的平行研究中發展出來的,因此平行研究在佛教詩學研究中的天地更為廣闊。作為東方詩學話語傳統之一,佛教詩學與東方其他詩學的比較,以及與西方詩學的比較,都是比較詩學的重要題域。從平行研究的角度看,佛教詩學是中印兩國佛教文學家共同努力構建的詩學體系,包括以境界論為核心的創作論、以妙悟論為核心的鑒賞論、以圓通論為核心的方法論、以寂靜論為核心的目的論,體現了東方傳統詩學超越性、主體性和審美性的特點。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印佛教文學比較研究”負責人、青島大學教授,專著《中印佛教文學比較研究》入選2017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責編:王瑤)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1大神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