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16ZDA220 陳奕平: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海外華人文化傳承課題的工作簡報第1期

    2017年12月14日15:4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開題情況

    陳奕平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舉行開題會

    2017年1月6日,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外華人社區中華文化傳承研究”(項目批準號:16ZDA220)開題報告會在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吳小安教授、清華大學龍登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李寶俊教授、廈門大學王勤教授、中山大學周大鳴教授等五位校外咨詢專家、暨南大學社科處處長潘啟亮、該項目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及五個子項目負責人、重要成員等出席了會議。

    潘啟亮處長代表學校領導致辭,對蒞臨指導的校外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和感謝,并充分肯定了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這兩年在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取得的突出成績,對該項目課題組成員表示祝賀。他表示學校社科處將盡力為課題組圓滿完成本項目創造良好條件,全力支持和配合本項目研究的開展。

    陳奕平教授代表本項目研究團隊從課題的破題、具體研究思路和方法、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主要工作構想、預期成果及創新五個方面作了匯報。他指出,本課題的研究主線是海外華人社區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系,四大支撐點是海外華人的文化認同、華人社團的組織運作、華文媒體的傳播和華文學校的教育,力圖實現兩個方面的突破:一是海外華人社區中華文化傳承的平臺、機制、路徑、方式和成效研究;二是典型國別和地區的文化傳承比較。課題組的研究任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海外華人尤其是海外華裔新生代的文化認同;二是華人社團傳承中華文化的組織實施能力;三是華文媒體傳播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四是,華文學校如何兼顧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承;五是華人社區中華文化傳承的戰略和對策。在研究目標上,除了提出戰略對策、力爭理論創新之外,還要進行案例庫的建設。

    隨后五個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就海外華人的認同、海外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海外華文媒體與中華文化社區傳播、華文學校與中華文化傳承、海外華人社區中華文化傳承的戰略對策,簡要匯報了研究重點、思路和計劃等。

    與會專家聽取開題匯報后,對該課題歷久彌新的重要價值、課題組已有的厚重積累和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予以肯定,但同時也指出該課題研究在微觀深入的實證調查研究方面工作任務艱巨,要作出有創新性的、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需要花大功夫。各位專家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從不同角度給該課題提出富有見地的建議。周大鳴教授提出,課題組應對海外華人社區最顯見的中華文化習俗開展專題研究。李寶俊教授建議課題組選擇重點國家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王勤教授認為,課題組應通過實地調查掌握基礎數據并分類做好數據庫建設。龍登高教授指出,課題組應注意當今互聯網的發達、海外華人社會的發展變化、中國的崛起、華人與當地社會的互動這些新因素對海外華人社區傳承中華文化的影響。吳小安教授認為,傳承中華文化不僅是海內與海外的傳承,海外華人社區本身的傳承,還應注意新生代的文化傳承,新老移民之間的傳承問題。

    陳奕平教授代表課題對各位專家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表達衷心的感謝,并表示充分吸收意見,下一步會制定出更全面、更詳細的研究計劃,在研究工作的開展中把各位專家的建議落到實處。

    二、研究進展及階段性成果

    1.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應邀參加南非文化活動,并調研華僑華人與中國-南非文化交流及當地華僑華人的權益維護。

    2. 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和課題成員莫光木撰寫《僑鄉跨國聯系與文化建設》研究報告,已經提交國務院僑辦領導。

    3. 課題成員莫光木承擔的課題結題

    課題組成員莫光木承擔的中國僑聯青年課題《智利華僑華人生存發展現狀及其利益保護研究》順利結題,課題成果獲評優秀。課題利用文獻分析、網絡問卷和僑鄉調研等手段,從移民歷史、華僑華人概況、華僑華人面臨的利益安全風險及中華文化傳承等方面對智利華僑華人展開研究,對拉美華僑華人社區傳承中華文化的狀況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4. 子課題負責人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李愛慧副研究員近期的研究進展

    李愛慧對廣東籍華僑華人在美國的文化傳承情況開展了初步的研究,主要涉及:1)粵籍美華作家(包括用中文和英文創作者)的成就;2)傳承嶺南曲藝的粵劇社在美國的發展情況及臺山籍民間藝人對于鄉土文化的傳承;3)以粵籍人士為主創立的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在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藝術方面的貢獻;4)以臺山籍文人雅士為主組成的紐約詩詞學會和紐約詩詞琴畫學會,以及由中山籍華僑為主組成的舊金山中山文藝詩書畫社的活動情況;5)居美粵籍華僑華人傳延中華傳統節慶習俗的表現;6)民間信仰的保持。

    5.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石滄金研究員發表課題階段性成果《東馬華人的新興教派組織初探》

    該文對東馬地區的華人的新興教派組織進行了研究,認為這些組織在東馬地區都有比較廣泛的播,并在慈善公益、教育、文化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也能促進不同族群之間關系的融洽。新興教派組織在東馬地區的廣泛傳播,豐富了東馬華人的宗教信仰生活,有助于他們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并可能加強他們的族群認同感,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參與社會生活的組織網絡。

    (參見《八桂僑刊》2016年第4期,第42-47頁。)

    6.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彭偉步教授的三篇研究報告被網信辦、中宣部采納,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網站撰寫《海外華文新媒體發展報告(2017)》,現已發表出版,并且發表三篇學術論文作為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7. “華文學校與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子課題組成員宗世海教授等赴印尼、意大利調研

    2017年2月6日至2月22日,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坤甸、巴淡等地開展調研采訪。該課題組負責人宗世海、課題組成員蘇政利用外出授課之機,就華校和中華文化傳承問題,在印尼雅加達、坤甸和巴淡市開展了實地調查和訪談,并就印尼華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待遇問題開展問卷調查。就華文媒體和中華文化傳承問題,課題組成員拜訪印尼華文報紙編創人員。

    2017年3月31日至4月6日,宗世海教授赴意大利羅馬開展調研采訪。利用在羅馬中華語言學校授課之機,就華校和中華文化傳承問題,宗世海教授訪問了當地華校領導和在此受訓的暨南大學碩士課程學員(多數是意大利華校校長,其中兩位來自荷蘭),以及當地華商代表。羅馬基督教中文學校董事會負責人黃智曉夫婦也接見了課題組負責人。黃智曉夫婦指出,很多當地華人還是非常重視中華文化傳承的。意大利安特拉公司董事長、意大利華人華僑貿易總會秘書長戴小璋就中華文化、華文教育、孔子學院等問題發表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

    8. 子課題負責人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代帆副教授赴菲律賓和馬來西亞調研

    2017年4月13日,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代帆副教授赴菲律賓馬尼拉中國城調研,考察華人社區的文化傳承,對菲華青年企業家俱樂部、旅菲華僑工商聯總會的華人進行訪談和調研。

    9. 暨南大學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王華主任進行案例庫整理,進展如下:

    (1)已于3月份組織召開案例庫開發團隊會議,4月份召開資源建設團隊會議,撰寫調研計劃并實施;(2)案例庫平臺開發進展順利,已初步確定欄目、記錄結構,預計5月份拿出初步平臺方案;(3)調研中山大學、汕頭大學、五邑大學涉僑數據庫。

    三、會議情況

    1.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參加全國“僑鄉僑文化研討會”并做主題發言

    2017年3月1日,國僑辦副主任郭軍和來自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省份的僑務部門領導以及有關專家學者近20人到訪江門,并在江門組織召開了全國“僑鄉僑文化研討會”,就進一步明確僑鄉地區僑文化的內涵和外延,豐富僑鄉文化建設工作的內容和手段展開了深入討論。課題首席專家、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教授出席會議并做題為《僑鄉跨國聯系與文化建設》的發言。

    陳奕平認為,僑鄉文化建設是我國文化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廣東、福建、浙江的僑鄉與海外華僑華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也透過海外華僑華人與其住在國政府和民間開展了很好的交流與合作。可以說,僑鄉在移民、資本和文化等方面的跨國聯系是僑鄉文化建設的獨特資源,應該予以充分重視和善用。我們曾對廣東、福建、浙江等典型僑鄉展開實地調研,在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認為新時期閩粵浙僑鄉移民、資本及文化具有跨國特性。近三十年僑鄉資本的跨國流動,主要體現在華僑對僑鄉的跨國投資,僑鄉資本的跨國回流,僑鄉資本跨越國境“走出去”,海外僑資的跨國界流動等方面。

    為促進海外僑胞與僑鄉的聯系,除“架橋通商”外,中國各級政府及僑務部門也積極搭建文化溝通的橋梁。那么如何善用僑鄉移民、資本和文化等方面的跨國聯系,推進地方特色文化建設呢?

    陳奕平認為,第一要凝練僑鄉特色,明確文化發展定位;第二要加強頂層設計,創新工作模式;第三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形成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第四要強化投資引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第五要打造僑務文化品牌,重視社區僑務工作;第六要推動政產學研協同,促進文化創新;第七要制定和落實地方華僑權益保護法,保護僑胞合法權益和地方文化特色;第八要運用現代傳播技術,推廣僑鄉文化。

    (《江門日報》,2017年3月2日;中國政府網等進行了報道)

    2. 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應邀參加南非文化活動并作大會發言

    為推動南非祖魯民族文化在中國以及中國民族文化在南非的傳播,“南非祖魯-中國文化促進會”于3月5日在約翰內斯堡皇宮會議中心舉行了成立大會暨首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首席專家陳奕平教授應邀參加南非文化活動并在成立儀式上發言。

    陳奕平以“民心相通之橋梁:華僑華人在中國-南非關系中的作用”為題,進行了英文發言。他回顧了南非華人的歷史,介紹了中國政府的僑務政策,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就僑務工作的最新指示,并就華僑華人在中國-南非關系中的作用談了自己的看法。陳奕平借用金磚國家英文單詞BRICS的五個字母,希望當地華僑華人能夠積極充當中南之間的橋梁(bridge),承擔友好使者的責任(responsibility),融入當地(integration),推動兩國之間的各領域合作(cooperation),展現兩國良好形象和柔性魅力(soft power)。陳奕平表示,南非祖魯-中國文化促進會的成立是非常好的開始,希望能夠繼續發揮其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促進兩國關系友好發展。

    當晚,南非祖魯國王古德維爾?茲維利蒂尼及其王室成員、印卡塔自由黨主席布特萊奇、南非國家文化藝術部部長等當地官員、中國駐約堡總領館阮平總領事等使領館官員、約堡市公共安全局孫耀亨局長、全非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李新鑄會長、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吳少康等南非僑界代表、來自法國和日本的華人代表團等近千人嘉賓到場參加活動。

    據悉,祖魯大約有1100萬部眾,約占南非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南非傳統文化與政治經濟版圖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非現任總統祖馬就來自該部落。茲韋利蒂尼1948年出生,20歲時在父親去世后繼承王位,明年將是他登基的50周年。南非祖魯-中國文化促進會籌建于2015 年初,并于2016 正式合法注冊成為獨立的非盈利性協會團體,協會成員包括南非祖魯族國王及其皇室成員、南非政界要員、南非文化部門、中南藝術團體,中南文化交流機構等團體與個人。

    (參見中新網、中經網、海外網等相關報道)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99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