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葉以來西藏城市人居環境發展變遷研究”
——第二次赴藏調研籌備會
為保證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了解各子課題組的工作進展與動態,2017年6月21日,各課題組主要成員在四川大學召開關于“課題組赴藏調研具體安排”的第二次籌備會,即赴藏調研臨行前的最后一次會議,會議由何一民教授主持。參加此次籌備會的人員主要有課題組首席專家四川大學何一民教授、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周波教授、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中偉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王川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鮑成志副教授。
會議開始,針對不久即將開始的調研,何一民教授指出,這是一次集體行動,7月11號出發,為方便大家,火車票暫時統一保管,出發時再行發放。隨后,他建議大家就“到達西藏后工作如何開展”的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周波教授結合自己多次赴藏的經歷,建議抵達拉薩后,課題組需盡快與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建立聯系,爭取由該部門牽頭召開關于“20世紀中葉以來西藏城市人居環境發展變遷研究”這一國家重大課題的座談會,屆時要求參會各部門積極協助提供研究所需資料。在召開座談會過程中,注意建立聯系以便下一步進行回訪、對資料進行復核,盡量通過西藏自治區發改委來爭取自治區各部門對研究課題的支持。另外,座談會后加強與當地學術界的聯系,在多方聽取意見的同時,課題組成員可分組展開調研,例如到那曲、林芝等地搞調研訪談,或去西藏社科院等部門對相關人物進行訪談。
王川教授依據自己研究昌都的經歷談了一些自身看法。他認為,除發改委等自治區機關外,西藏自治區社科院、西藏大學等單位也需聯系,屆時還可以同丁玲輝教授多交流。由于路線、交通、時間等諸多問題,他建議西藏昌都地區可安排到明年進行調研,以免考察過于倉促。最后,他還提醒道,調研時不能回避宗教方面的相關問題,在提問時要注意訪談的策略。
高中偉教授就介紹信的開具、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安排提出一些看法,表示問卷自己負責找人幫助發放與回收。為此,高教授在討論期間多次現場聯系自己在藏工作的朋友、學生,安排發放問卷等具體事宜。
針對調研的內容,鮑成志副教授表示,未來可通過與藏大合作的形式請他們幫忙搜集、提供研究資料,建立西藏大學與四川大學兩校聯系,充分發揮西藏本地院校的優勢。
在西藏城市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問卷的設計等方面,大家一致認為,調查問卷內容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主要民族是漢藏,也有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如門巴、珞巴等)等;調查對象要盡量涵蓋城市內不同層次、職業、年齡階段等各方面人群;調查數據越多越好;要依靠西藏大學和西藏自治區黨校這兩大渠道,盡量在放假前將問卷發給聯系到的在西藏工作人員,發動他們幫忙。隨后,何一民教授還現場將紙質版調查問卷和采訪提綱發給大家,以征求意見便于作進一步調整、修改和補充。
最后,根據大家的討論,何教授進行總結發言,他強調,未來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要抓落實,在調研出發之前要整理出一個文字性方案,最好每個子課題組都能整理出詳細具體的資料要求,明確調研目的、確定收集資料的范圍,注意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資料,重視搜集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等網絡資料。其次,要積極與西藏自治區政府進行溝通聯系,希望能召開關于西藏問題的座談會,請求各機關單位為課題組搜集資料提供幫助。最后,何教授還就口述調研、西藏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問卷等方面要求大家討論。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