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倉楚簡釋文與注釋通稿會
2017年7月5日,課題組首席專家李天虹教授召集主要成員劉國勝、宋華強、何有祖、魯家亮、李靜等教師以及數位簡帛中心碩士、博士研究生,在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召開項目中期研討會。李天虹教授通報項目總體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后,與會者重點就嚴倉楚簡釋文與注釋展開討論。
嚴倉楚簡整理者李天虹和蔡丹,提前梳理、匯集現整理文本中有關釋文、注釋方面的問題,以PPT的形式向與會者進行展示,并作詳細說明和分析,然后與會者逐條討論,發表己見。
通過討論,在釋文與注釋上均取得進展。比如626號簡上有一個字寫作 ,很令人困惑。宋華強根據《說文》和《古文四聲韻》,認為這個字很可能是“兩”字的古文。這是很有啟發意義的看法,而且有相當高的可信度,如果最終確認,就是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寫法的“兩”字;而且這個字確認后,還有助于疏通626號簡的文義。劉國勝釋出360號簡的“橛”字。橛是馬銜,以往在楚墓里有發現,可是楚遣冊明確記載了“橛”的,這是首例。劉國勝、宋華強等釋出568號簡的“遊”字,通過這一釋讀,“遊”與其下的“環”合成一個詞“遊環”。遊環是見諸傳世文獻記載的車馬器,然而文獻對遊環的記載存在歧異或不清晰之處,直到秦始皇陵銅馬車面世,學者們首次見到了遊環的實物,現在又在嚴倉簡中首次見到出土文獻對遊環的記載,可以說令人興奮。
此外,李靜還就字形辭例數據庫的編制同各位成員進行了交流。提示大家在核查現有數據庫的問題時,還要注意將釋文的變動情況反映到數據庫中,做到釋文與數據庫的聯動統一。
此次會議從上午開始,與會者沒有午休,一直工作到當天下午6點半結束,反映了課題組成員對課題內容本身的極大興趣和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