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10ZD&084 曹天生簡報第17期 2017.4.20

    2017年12月12日13:55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祝愿丁家橋鎮早日建成宣紙書畫紙重鎮、強鎮、大鎮

    ——在第一屆中國宣紙發源地文化旅游交流會上的發言

    曹天生

    2017年4月11日?小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父老鄉親:

    大家上午好!我是地地道道的小嶺人,我的祖輩居住在離會場不到500米的方家山,我出生在小嶺村,我的曾祖父曹德順是宣紙工人,祖父曹進林是曬紙工人,父親曹集志在解放前隨祖父在皮灘宣紙廠當學徒,建國初期曾在小嶺任過村長、小嶺鄉鄉長,曾擔任公私合營第二任董事長,這是歷史檔案上寫明了的。我的外公張根季先生,是一生從事宣紙原料工作的;我的伯父曹鶴壽先生也是曬紙工人,也教過書;至今,我的許多長輩、同輩和晚輩仍在宣紙行業做多種工作。我生長在紙鄉,從小就深感勞動人民的偉大,平生的志向之一,就是要研究宣紙的歷史文化,向外界介紹宣紙,宣傳一切為宣紙事業做出過貢獻的人們。

    2010年,在安徽財經大學、涇縣人民政府、中國宣紙集團、中國宣紙協會、丁家橋鎮人民政府和父老鄉親的支持下,在強手如林,激烈競爭的情況,我主持申報并成功獲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國宣紙傳統制作技藝搶救性挖掘整理研究》這個項目,并有幸實現安徽省屬高等學校重大項目申報零的突破。經過長達6年的搜集材料和研究,我們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我們已經搜集整理和研究寫作了500萬字的書稿;發表了60多篇高質量的論文;出版了12部研究宣紙的著作;舉辦了10次學術研討會;培養了4批研究生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研究團隊的成員邢春榮、曹光華、吳世新、黃飛松、朱正海、錢邦發、曹建勤、張有根、曹曦、吳放駒、吳中良、葉彩霞等人,有的獲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有的成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有的當干部獲得升遷。這一期間參加做課題的學生,有的畢業黨了大學教師,有的考進了央企,有的考進了公務員隊伍。

    總之,我們在宣紙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這要歸功于國家的支持,歸功于各級領導和家鄉父老的關心和愛護。我借這個機會匯報三點認識:

    一、曹大三發明了什么樣的宣紙?

    曹大三為代表的曹氏發明了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二者配伍的宣紙。這是第三代宣紙,也是國家關于宣紙標準中關于宣紙定義的宣紙。此前直至唐朝的宣紙經過國家著名專家用科學儀器檢測,不是都含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原料的紙張。成為人類非遺的宣紙就是用沙田稻草和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這是曹大三及其后人的功勞。

    二、多姓與曹姓和宣紙制作技藝體系完善的關系

    宣紙傳統制作技藝體系包括原料加工、制漿、紙藥制作、撈紙、曬紙、檢紙、紙簾制作、宣剪制作等一系列子系統,梅姓、張姓、許姓等對原料加工;王姓等對于紙簾制作、張姓對于宣剪制作;翟姓對于宣紙銷售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們都是宣紙制作技藝體系完善的參與者,配合曹姓完善了宣紙制作技藝體系。改革開放后,全縣以宣紙業為龍頭,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宣紙行業,對宣紙傳統技藝進行了有效的傳承和部分工藝的革新,使宣紙業獲得更大的發展。

    三、持續開展中國宣紙發源地文化旅游交流會的意義何在?

    在丁家橋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自2017年開始,在宣紙發源地舉辦每年一屆的“中國宣紙發源地文化旅游交流會”,時間定于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我們要持續舉辦文化旅游節活動的組織,確保文化旅游交流會的舉辦隆重熱烈、文明生動、特色鮮明、影響深遠。總之,舉辦交流會的意義是多方面的:是弘揚偉大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需要,是傳播宣紙文化,傳承宣紙技藝,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父老鄉親:

    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宣紙發源地丁家橋鎮是人類非遺重鎮,理應在五大建設方面走在全國農村的第一方陣,我作為家鄉的一個成員,一定積極參與持久組織文化旅游節活動,并和大家一起努力將交流會建設成為一個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的“文化空間”,將宣紙發源地最終建設成為宣紙書畫紙重鎮、強鎮、大鎮,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高原和文明高地。

    我們滿滿期待!衷心感謝各位!

    宣紙發明始祖大三曹公祭祀典禮

    祭文

    (曹天生擬文并宣讀)

    維公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一日,農歷丁酉雞年三月十五,第一屆中國宣紙發源地文化旅游交流會籌備會諸公集議承繼傳統,闡揚新風,自丁酉年起每年農歷今日祭祀檀草宣紙發明始祖曹大三,以表感恩先圣先祖盛德之隆,以彰光大宣紙文化永久之志。宣紙發源地丁家橋全鎮后儕,敬具鮮花珍果,佳牲美釀,祭獻于我宣紙始祖大三曹公圣像之前。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世界稱頌,何其煌煌。

    曹叔振鐸,定陶吾鄉。以國賜姓,代出英賢。

    唐代全晸,復居涇陽。涇川小嶺,發脈南唐。

    人間福地,諸姓來遷。有宋曹鍾,遷至虬川。

    百十一公,生子大三。宋元之際,小嶺來遷。

    水繞山環,易避時亂。山多田少,遍布青檀。

    沙田稻草,周邊盡產。蔡倫術業,從此發揚。

    開灘辟池,造橋填宕。子孫繁衍,一十三坑。

    九嶺交通,坦途呈祥。檀草宣紙,試驗濫觴。

    元明之際,聲名遠揚。體系完善,明清輝煌。

    及至民國,繼稱紙王。承繼蔡圣,造福一方。

    共和新興,改革開放。技藝傳承,全縣合唱。

    人類非遺,無上榮光。天時地利,人和歡暢。

    勝跡所在,百代景仰。舉世文明,再添新章。

    偉大祖國,繁榮富強。傳統文化,倡導傳揚。

    核心價值,力行遵倡。宣紙技藝,繼承隆昌。

    旅游文化,交流發揚。文化空間,舉世稱善。

    文明高地,愛國愛鄉。緬懷祖德,神功再創。

    值此春景,鳥語花香。赫赫始祖,鑒臨現場。

    高山蒼蒼,溪坑潺潺。丁橋山水,再薦馨香。

    遠近賓朋,十里八鄉。載歌載舞,伏惟尚饗!

    曹大三簡介:

    曹大三(1264—1341),涇縣丁家橋鎮小嶺曹氏一世祖,為避戰亂,于1289年率族人自南陵綠嶺虬川徙居小嶺,自此以蔡倫術為生業,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創制出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的,集原料制作技藝、紙藥制作技藝、制漿技藝、撈紙技藝、曬紙技藝、檢紙技藝等于一體的宣紙制作技藝體系,從而被譽為人類非遺中國宣紙的鼻祖。

    中國宣紙簡介:

    中國宣紙由來已久。唐代宣紙作為貢紙,是江南道宣州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宋代宣紙是宣州主要以青檀皮為原料的高級紙張,是皮紙的杰出代表。宋元及以降,曹大三及其后人探索發明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配伍制作的宣紙,到明代中葉,其技藝體系臻于嚴密,并相沿發展至今。這種宣紙具有質地穩定性、潤墨性、耐久性、綿韌性、抗損性等特點,其傳統制作技藝被奉為人類手工造紙技藝的活化石。2009年9月,宣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