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歷史經驗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11日14:11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整體上的研究在課題立項后,即全面展開。

    首先,通過進一步的討論與琢磨,整體研究框架的思路更加明晰化與具體化了,尤其是其中還不乏調整的成分。簡單說,本課題做的工作可分為兩大塊,即呈現與闡釋。呈現是指展示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實際狀態,闡釋是指詮釋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價值與意義,F在,我們對于闡釋這一部分的思考更為成熟了,計劃加大其在整體成果中的篇幅與分量,以增強最終成果的力度與深度。

    其次,子課題的進展也較為順利。現在已經進入各自研究的過程中,進度不一,成效各異。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資料的收集是本課題研究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從時間上看,中央蘇區鼎盛時期離現在并不久遠。但是,蘇區的紅色文化普遍地出現堙滅與流失的現象。這與國民黨政府當初有意識的摧殘與毀滅行動密切相關。雖然資料的收集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收集的范圍還要進一步拓展。在贛南、閩西的老區,活躍著一批民間收藏家,他們收藏最大的特色就是藏品以紅色資料與文物為主,不僅數量多而且價值高。因而,課題組成員要與他們不斷接觸。此外,當時國統區的一些報刊多有涉及蘇區的材料,在研究時參觀并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這方面的資料查閱工作也正在持續深入地展開。

    在評估的這個時間內,我們還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基礎性工作。首席專家所在的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率先對中央蘇區新聞傳播展開了全面研究,由此積累了深厚的學術基礎。2017年4月,在湖南師大召開的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會上,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牽頭,并且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新聞學院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新聞史學會黨報黨刊研究會。該研究會將成為研究蘇區紅色傳播的堂奧與講壇。

    2017年5月,參加了福建省委宣傳部等單位合作舉辦的“紅色文化高端論壇”。在會議上宣講了論文《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整體趨向》,受到與會者的充分肯定。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有兩篇文章向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并且被采用,分別是《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整體取向》(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12月20日)、《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維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月5日)。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主要問題:實際的工作量明顯比預計的更大,在研究的進度有些緊張。

    改進措施:利用節假日,加快工作節奏。

    研究心得:要在今天的語境下研究歷史。

    5、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人員參與情況作了調整。由于工作的變動與身體狀況,本項目子課題的負責人做了必要的調整。而且,根據研究中出現的情況,任務分工也做了微調。

    第二,項目經費還沒怎么使用。原因:1.已經支出了一批費用,沒有及時報賬;2.產生較大費用的活動要在今年下半年以后才陸續展開。

    二、研究成果情況

    1、《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整體取向》(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12月20日)

    本文探討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在技術上的四個最主要的取向,分別是:

    第一,議程設置聚焦中心,始終圍繞大局而絲毫不容猶疑與游移。

    蘇區的各類傳播平臺都做到了有意識地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設置議程,聚集焦點,以推動和促進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第二,傳播過程原點前移,力求無障礙地抵達受眾的接受閾限。

    由于蘇區工農群眾普遍缺乏基本的文化素養,自身難以跨越信息接受門檻,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組織者便將培訓受眾的信息接受能力作為傳播過程的第一個環節,實際上是把一個傳播過程的原點前移了。

    第三、傳播手段突破常規,使創新成為紅色文化傳播工作的常態。

    紅色文化傳播的組織者與執行者不受任何既定框架的約束,利用和改造當地原有的藝術素材、格式,并且在有限的條件和環境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第四,傳播格局恢弘壯闊,營造出了具有特定含蘊的輿論情境。

    蘇區的多種紅色文化元素大面積高頻率地出現,實際上就營造了一種以鬧革命、求解放、反“圍剿”為主旨的“輿論情境”。在這樣的特定情境中,傳播的形式感退卻了,傳播內容的外在性淡化了,甚至于整個傳播流程似乎都消弭于無形。

    以上的認識,解釋了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特有張力與活力的來源,學術界尚無人提出過相近的意見。

    2、《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維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月5日)

    本文討論的是闡釋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三個維度,分別是:

    第一,政治傳播。

    中央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工作,充分體現了政治傳播的整體性與協同性。從縱向看,文化傳播機構與載體設置了中央級、省級、中心縣委、縣委等不同層級;從橫向來說,則表現為報刊、戲劇、歌謠、標語、漫畫等多樣性的傳播介質。它們之間縱橫交錯,共同構建了蘇區相互協同與呼應的傳播生態,形成了覆蓋式與彌漫性的傳播氣勢,尤其是在蘇區社會中建構了一種含蘊明晰的信息環境與輿論氛圍。在這過程中,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顯示出了一種極強的組織力與執行力。

    第二, 戰時宣傳。

    中央蘇區的紅色文化傳播始終在戰爭的環境下展開,因而帶上了明顯的戰時宣傳的特點。蘇區報刊中出現的號召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都t色中華》《 紅星》《青年實話》等直接在報刊上向讀者發出號召,要求他們積極參與到節省經濟、退還公債、擴大紅軍等活動中去。戰時宣傳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和急迫感,中央蘇區諸多報刊關于前線戰斗的報道就顯示了鮮明的選擇性。

    第三,受眾本位。

    在中央蘇區,當傳播的內容確定了以后,傳播方向是恒定不變的,即讓設定好的內容從空間上、心理上無限止地接近受眾。開展識字運動與送戲上火線下鄉村是接近受眾的兩種典型方式。蘇區工農群眾普遍缺乏基本的文化素養,為了幫助他們克服接受障礙,蘇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識字運動。送戲上火線下鄉村,則呈現出了常規狀態下的演出不具備的特質。

    以上的概括為準確認識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傳播的特質,提供了很好的視角。此前也未見有相近論述。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韩国三级|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伦精品视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