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進展情況
1、課題開題與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研究計劃總體進展順利,項目組已經完成絕大部分甲骨資料的分類整理,掃描了大部分需要錄入到數據庫中的甲骨拓片,并成功開了軟件程序可以實現甲骨拓片的自動切割與上傳。數據庫的總體框架及具體功能分支結構建設已初步完成,目前可以實現甲骨圖文數據的上傳,維修與更新。各項子課題進展情況如下:(1)“甲骨文材料分類通檢的編輯”。課題組已經完成甲骨材料的分類整理,已編輯部分詞條。(2)“甲骨文材料分類內容的整理與輯錄”以課題“甲骨文材料分類通檢的編輯”為基礎,因此尚未展開。(3)“甲骨文字符計算機編碼與矢量字庫技術研發”。課題組已經建立了可以擴展的甲骨文計算機編符,并實現保持數據庫系統跟進最新的甲骨研究進展;已初步建立了甲骨文字矢量字庫,包括隸定字的矢量字形和未隸定字的甲骨刻畫矢量圖。(4)“甲骨文圖文資料相結合的數據管理技術研發”。數據庫目前已經實現了對應甲骨文圖片的上傳、增加、刪除、修改、查詢、匹配等功能。甲骨文字的手寫識別與檢索功能正在研究當中。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建設甲骨文資料圖文數據庫,根本目的是為學界提供一個資料完善的圖文數據庫。因此項目組在調查甲骨文圖文數據時,盡可能全面、及時地搜集了甲骨文材料。《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殷墟甲骨拾遺》、《殷墟甲骨輯佚》、《云間朱孔陽藏戩壽堂殷墟文字舊拓》、《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洹寶齋所藏甲骨》等著錄書已經收錄了目前可見的絕大數甲骨文材料。2008年《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到2016年《笏之甲骨拓本集》出版期間,北京大學、上海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國內外七家單位,先后整理并著書發表了各單位的舊藏甲骨,其中包含一小批尚未發表過的藏品。這些尚未發表過的新材料,項目組在上傳甲骨圖文數據時也會錄入。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甲骨文數位典藏數據庫”(http://rub.ihp.sinica.edu.tw/~oracle/)中公布了大量的甲骨圖片(包括史語所藏甲骨的綴合圖版信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網站(www.xianqin.org)一直不間斷地發布新舊甲骨材料的綴合信息,包括圖版及釋文。這兩個網站發布的甲骨綴合新信息對搜集甲骨文材料來說同樣重要。
3、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
因為數據庫的建設存在軟件開發及數據安全等需要保密的工作,因此目前數據庫的學術交流與成果介紹主要在項目組成員之間進行。
二、 研究成果情況
代表性成果:甲骨文圖文數據庫
數據庫基本框架分為三大部分:查詢窗口、顯示窗口和使用幫助。查詢窗口下設有甲骨文、漢字、組類三個搜索項。顯示窗口包括三大項:漢字信息、甲骨文信息和甲骨片窗口。漢字部分主要顯示序號、備注、訂正歷史等信息;甲骨文信息主要體現甲骨刻辭的著錄號、組類、主題類別等信息;甲骨片窗口可以展現甲骨拓片、原篆、釋文等主體數據。
數據庫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形、甲骨文釋義、甲骨文片號三大部分信息。甲骨字形界面以表格形式列出了目前發現的甲骨文字,使用者可以通過復制甲骨字形表格中的具體甲骨文字,粘貼到甲骨文查找框中,搜索完整的甲骨刻辭信息,也可以直接在漢字搜索框中輸入漢字點擊查找。目前數據庫的查找功能支持單字和字詞組合查詢。甲骨文釋義界面也以表格的形式按照著錄號依次列出了具體的刻辭甲骨釋文,通過點擊具體的甲骨片號,可以在右側的界面上查看相對應的甲骨拓片以及該片中每條卜辭的原篆和釋文。
考慮到甲骨文圖文數據庫系統需要跟進最新的甲骨文研究成果,除了上述所說的顯示和查詢功能,目前數據庫也具備增加、刪除、更新、維護、修改數據的功能,管理員可以隨時增、刪、修改甲骨圖文數據。首先,針對具體單字的修改。在甲骨文矢量字庫以及甲骨文字形信息完備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程序可以同步修改數據庫中甲骨字形以及甲骨文釋義兩個界面中的同一甲骨文單字,保持這兩部分甲骨文字數據中相同單字在字形或隸定或考釋方面的一致性。其次,針對甲骨拓片的修改。在甲骨片號界面上,通過點擊甲骨著錄號,就可以在右側界面中查看想要查詢的甲骨釋文信息。同時管理員可以通過點擊釋文右側上方的“更新拓片”按鈕,替換舊拓片從而實現圖片數據的更新,顯示綴合后的完整新拓片。此項功能的開發,可以滿足數據庫保持跟進最新甲骨綴合成果的要求。當然,為了與拓片保持一致,項目組也設計了在數據庫中可以隨時修改刻辭釋文的功能。在甲骨文釋義版塊的顯示界面上,每條釋文的下方都有按鈕,通過點擊按鈕,可以手動修改釋文。綜合這些功能,甲骨文圖文數據庫目前可對錄入的甲骨文字符和圖像資料進行綜合管理,可以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有助于甲骨文研究的軟件應用。在數字化普及的時代,數據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為保護和研究出土文獻,傳承中華漢字文化與古代歷史做出貢獻。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