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近現代文學語言變革史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08日14:33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 研究進展情況

    1、課題開題與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2015年11月立項,至今已經1年零9個月。按照原來的計劃,本項目擬用約一年的時間搜集、整理資料,即從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課題組主要工作是用來搜集、整理有關資料,2017年1月進入研究階段,到2020年上半年完成一部70萬字的書稿,2020下半年由課題負責人對子課題做統一審核,在這個基礎上準備結項。

    立項以來,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基本是按計劃執行,研究工作進展良好。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課題組首先有一個人員變動。本項目原有5個子課題負責人,但是項目啟動后,有兩位負責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繼續從事這個研究。山東大學張艷華教授,丈夫重。ê髞砣ナ溃,2016年初張艷華教授表示難以有精力從事這項研究。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張紅軍教授因為行政工作較多,同時他的《傳統文學觀念對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的影響研究》在2016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因此也沒有時間參加本項目研究工作。目前項目組還有趙黎明、劉進才、王力三位成員。原來由張艷華教授承擔的課題第三編“1905-1917年文學語言的變革”和張紅軍教授承擔的第四編“1917-1927年文學語言的變革”均由課題組負責人承擔。

    本項目于2016年4月9日在江蘇師范大學舉辦了開題報告會,報告會邀請了吉林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張福貴、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喬以鋼、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繼凱、江蘇師范大學教授方忠等專家出席。子課題負責人除張艷華教授因故不能出席外,都參加了開題報告會。會議由張福貴教授主持,項目負責人張衛中教授作開題報告,劉進才教授代表子課題負責人發言,然后到會各位專家圍繞如何提高課題研究質量提出了建議與意見。與會專家對開題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這個報告對課題“選題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思路”、“重點難點”和“子項目設計”做了較全面的介紹,分析了目前這個研究領域存在的不足,也就存在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思路。認為開題報告清晰描述了課題的整體框架,抓住了“中國近現代文學語言變革史”中的幾個主要問題,邏輯線索清楚。同時與會專家也提出了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加強的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子課題之間在內容與結構上的聯系與協調,也加強子課題研究上的協調。其二,應對中國近現代文學語言變革有一個整體認識,深入把握其變革的特點與規律。

    從課題立項至今已有一年半時間,按照計劃,這一段時間的研究工作應當包括資料搜集與整理(一年),然后進入研究階段(進入研究階段應當已有半年多的時間)。目前項目的實際進展,基本符合“項目投標書”中的計劃;不過各個子項目的進展情況有所不同。項目負責人在原計劃中只負責“中國近現代文學語言變革史”的第一編“1840-1895年文學語言變革”的研究與整個項目的統籌工作,現在因為接手張艷華教授的第三編“1905-1917年文學語言的變革”和張紅軍教授承擔的第四編“1917-1927年文學語言的變革”,任務就變得比較重,研究進度也相應地加快。目前第一編的研究、撰寫工作已經完成。在第一編中,已完成的四章為:第一章、西方傳教士與中國文學語言變革;第二章、晚清旅西游記與中國文學語言變革;第三章、晚清旅外詩歌中新詞語的使用及意義;第四章、晚清報章體散文的語言變革及意義。四章合計共約10萬字。另外三個子課題負責人的研究進展情況略有不同。趙黎明教授搜集、整理材料的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已開始進入研究、寫作階段。已完成3萬字文稿的撰寫工作。劉進才教授有一個在2014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方言土語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在已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他的工作主要是邊寫作完成上一個項目,邊搜集、整理本項目子課題的材料;應當在近期完成上一個課題,同時啟動重大項目子課題的研究、寫作。王力教授的情況與劉進才教授的情況類似,他也有一個2013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中國作家遷徙對文學生態的影響研究》,本項目立項以后,他也是邊完成上一個項目,邊搜集、整理子課題的材料,爭取盡早啟動子課題的研究與寫作。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本課題組成員均多年從事文學語言研究的學者,在前期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資料。課題負責人張衛中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語言研究,在完成國家社科一般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語言變遷史》和《20世紀中國文學語言建設研究》時已搜集、積累了大量材料。自本課題立項以來,張衛中教授主要是補充搜集了近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學語言運動史的材料,以及大量近代文學作品。購買了數套文集、叢書。另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晚清、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查閱了大量論文。子課題負責人此前也已經積累了很多材料。子課題負責人趙黎明一直從事現代詩歌與文學語言研究,2010年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完成了《“漢字革命”——中國現代文化與文學的起源語境》一書,在研究中也積累了很多材料,特別是搜集積累了清末民初許多重要的報刊資料。承擔本項目的子課題以來,他更集中地查閱了戊戌維新前后一段語言運動史、文學史資料,大量搜集、整理了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等,為子課題研究做了較充分的準備。子課題負責人劉進才在寫作《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時就在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社科院文學所圖書館,以及上海、杭州的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目前他正在進一步搜集1930年代有關大眾語論爭的史料,以及這個時期有關文學作品語言變化的資料,包括前人的研究,以及通過作品細讀,發現文學作品中語言的變化。子課題負責人王力,此前從事1940年代解放區文學研究和現代文學語言研究,在文學語言研究方面也有較多積累。承擔本項目子課題以來,他也查閱了大量資料,購買了很多相關書籍,包括一些專業語言學著作,以及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思想家、文學家的全集,以求對中國近現代文學語言發展史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特別進一步搜集、整理了1940年代的作品,希望通過文本細讀,了解這個時期文學語言的變化。

    3、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

    在中國近現代文學研究中,文學語言研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專業性比較強,以現代文學語言研究為專題的學術會議也是這幾年才有舉辦。自本項目立項以來,張衛中教授、劉進才教授參加了2016年4月28-29日由復旦大學中文系與《學術月刊》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語言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張衛中教授在會上以“新詞語與晚清作家的科幻想象”為題做了大會發言;劉進才教授則以“方言的發現與詩歌體式的探索:從《歌謠周刊》到《新詩歌》”為題做了大會發言。

    4、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本項目剛剛起步,已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課題組成員主要工作是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在本課題名下已經有一些階段性成果,但是發表的論文還不是很多。課題負責人張衛中在“國家社科基金”專刊發表三篇文章:

    1、《民國教科書中的新詞語與新思想的傳播——兼談“五四”語言變革與思想變革》、《浙江學刊》2016年第5期。

    2、《新詞語與清末民初作家的科幻想象》、《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3、《嚴復的語言觀與翻譯》,《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

    二、 研究成果情況

    ①代表性成果簡介

    (1)《民國教科書中的新詞語與新思想的傳播——兼談“五四”語言變革與思想變革》、《浙江學刊》2016年第5期。

    基本內容:隨著教育宗旨與學制的改革,民國初期中國教育界出現了一個編撰教科書的熱潮,當時的南洋公學、無錫三等公學等新式學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出版機構都參與了新式教科書的編撰,推出了一批有影響的教科書。這些教科書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引入了新詞語。這段時期初級國文教科書有一個較特殊的現象是很多篇目都類似于詞典的詞條:課文的標題是一個詞,內容就是對這個詞的解釋與介紹。民國教科書中大多數新詞語都是近代以來從西語中引進、或從日語中轉借的外來詞,它們都是在西方現代性語境中產生,每一個詞都帶有來自原語境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因此,學習新詞語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與接受新思想、新價值觀的過程。民國初期幾代學子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積年累月地學習新詞語,這個意義是相當大的,如果說他們在傳統漢語中看到的是一個舊世界,從新詞語中看到的就是一個新世界:來自西方的新詞語提示了新的政治理念與政治制度,普及了現代科學知識,同時通過介紹先進的文化生活,展示了一種文明、富裕的新生活。人對世界的認識受到語言的支配,特別是對清末民初接受教育的一代學子來說,當時的社會尚處在艱難的轉型中,他們尤其需要得到新思想的啟示,而新詞語率先給他們提供了新思想和新視野,在他們面前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這些由新式語言教育培養的一代新型知識分子后來參與到社會與文學變革中,并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觀點:隨著新式教育的發展,民國初期中國教育界出現了一個編撰教科書的熱潮,這個時期很多初級國文教科書的篇目都類似于詞典的詞條,課文即是對新詞語的解釋。這些新詞語中隱含了對迷信愚昧的貶斥,對科學與民主的推崇,顯示了鮮明的價值立場。伴隨著現代教育的普及,民國初期大量出現的新式教科書對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而這個過程最典型地體現了語言變革對思想變革的影響。

    學術價值:新時期以來,受到西方現代語言哲學的影響,很多學者開始從漢語歐化和漢語接受現代性改造的角度來認識近現代史上語言變革與思想變革的關系,高玉、何錫章等學者都較深入地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們認識到新詞語和新概念的引進對中國人思想的變革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然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清末民初新詞語的引進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它總是與新思想、新思潮的引進合為一體,研究者尚無法判斷中國人思想的變革究竟是源自清末民初引進的新思想、新思潮,還是源于同時引進的新概念新詞語,因而嚴格地說,迄今為止那種認為新概念、新詞語能夠改造中國人的思想仍然是一種推論與猜測,研究者并未能在思潮、思想的影響與新概念、新詞語的影響之間做出區分,或者沒有觀察到新概念、新詞語單獨對中國人思想產生深刻影響的過程。然而民國教科書研究可以提供一種新路徑,在民國教科書中,我們可以觀察來自西方的新概念、新詞語如何在改變一代中國人思想方面發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詞語并不是孤立的、中性的,任何一種語言的詞語都具有系統性,所有的詞語也都包含了意識形態內涵,因而學習一個來自西方的新概念、新詞語既是接受新知識,也是在接受一種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接受新的意識形態。民國教科書中將一個關鍵詞作為一篇課文的題目,然后通篇課文解釋一個詞語,這正說明所有的思想都是以詞語為基礎,詞語是思想、意識形態最基本的單位,思想不過是詞語的連綴與系統化。中國人接觸新思想,也必須從詞語開始,由對詞語的認識過渡到對一種思想體系的認識。另外,教科書是民國時期傳播新思想的重要渠道,從教科書的編撰、使用也可以看到新概念、新詞語如何通過新式教科書在民眾中的廣泛傳播,觀察語言如何改變了一代人的思想與世界觀。

    社會影響:該文是作者2015年6月參加由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舉辦的“中國新文學:語言與話語”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參會論文,作者在大會發言中對論文主要觀點做了介紹后,受到與會者的好評。

    (2)《新詞語與清末民初作家的科幻想象》、《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基本內容:在清末民初,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總體上是語言先行,來自西方的新詞語率先提供了一個現代西方的“虛像”,其后經過“詞”與“物”的結合,在中國人眼里,“西方”才由“虛像”變成“實像”。晚清作家對科學世界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類似的過程。清末民初中國在科技水平上與西方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科幻作家與現代科技有著很大隔膜,他們對現代科技的了解主要來自翻譯著作、科普讀物與西方的科幻小說,知識傳播依靠的主要是文字。事實上,科幻小說不僅涉及科技常識,它更需要一種前瞻性,是需要超越 當下科技水平的一種創造與想象。如果說清末民初科幻作家對當時已有的科技常識尚且一知半解,要讓他們達到想象的超前與前瞻就更為困難。清末民初科幻小說的創作一方面是對西方同類作品的模仿,另外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更多地依托詞語,是在詞語基礎上建構的科幻想象。

    主要觀點:清末民初西方科技知識在中國的傳播明顯表現為詞語先行,中國作家往往是先通過詞語了解某種科技產品和相關知識,這種知識傳播方式也決定了很多作家是依托詞語建構自己的科幻世界。其表征有兩個方面,首先,很多科幻作家是沿著詞語展開科幻想象,從詞語中獲得靈感,科幻想象或體現在創造新的科技詞匯上,或體現在對科技詞匯的解釋中。其次,清末民初科幻小說中還有詞語“能指”與“所指”的分離,中國作家缺少直接經驗,他們更多地依據中國經驗填補“所指”的空缺,這種想象生活的方式也決定了中西科幻小說的差異。

    學術價值: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說最典型地說明了這樣的道理: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作家并非亦步亦趨地反映生活,相反,語言可以改變作家對生活的認識,作家可以根據語言想象一種新的生活,實現對生活的改造與重組。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說雖然幼稚甚至不免荒唐,但它至少提示了作家僅僅 通過語 言虛擬現實的可能性。而這種情況也最典型地體現了語言的主體性,彰顯了語言對文學的決定性影響。

    社會影響:該文是作者2016年4月參加由復旦大學中文系與《學術月刊》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語言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參會論文,作者在大會發言中介紹了該文的主要觀點,也受到與會者的好評。

    (3)《嚴復的語言觀與翻譯》,《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

    基本內容: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轉換,因為翻譯活動的目的是實現意義的交流,其中就有一個如何認識“言”、“意”關系的問題。按照語言工具論的理解,“言”和“意”是分離的,“言”是工具、載體,“意”是內容和本體。而按照語言本體論來說,“言”和“意”是一體的,“意”不能離開“言”而獨立存在,有什么樣的“言”就有什么樣的“意”,離開了“言”就無所謂“意”。嚴復所持主要是一種工具論的語言觀,并未將“言”和“意”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種樂觀主義讓他相信秦漢古文能夠更好地翻譯西書;在譯名的翻譯上更多采用了“格義”的方法;在表達效果上則有一個“雅”的追求。嚴復的語言觀對他的翻譯產生了深刻影響。

    主要觀點:嚴復主要是繼承了中國傳統工具論語言觀,并未將“言”和“意”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認為中西文化、語言有著根本上的相通。這種樂觀主義讓他相信秦漢古文能夠更好地翻譯西書;在譯名的翻譯上更多采用了“格義”的方法;在表達效果上則有一個“雅”的追求。嚴復翻譯策略與他的語言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學術價值:以往很多研究者已經從不同角度探 討了嚴復翻譯活動的特點,但是離開語言觀這個關鍵因素往往很難認識一個翻譯家翻譯活動的特殊性,很難對其特點做一個更深入的闡釋。本文從嚴復語言觀的研究入手應當能夠對其翻譯策略與實踐做一個更深入的闡釋。

    ②階段性成果清單

    (1)《民國教科書中的新詞語與新思想的傳播——兼談“五四”語言變革與思想變革》、《浙江學刊》2016年第5期。

    (2)《新詞語與清末民初作家的科幻想象》、《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3)《嚴復的語言觀與翻譯》,《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