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猶太通史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08日13:59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猶太通史”課題于2015年11月獲準立項,項目批準號為15ZDB060,首席專家為張倩紅(鄭州大學),預期研究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該課題組成員陣容較為龐大、隊伍齊整,6名子課題負責人分別來自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南京大學、魯東大學,20多名課題參與人分布于國內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另有3位以色列學者加盟。課題組成員均在高校或科研單位專門從事猶太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年富力強、成果出色,集體攻關與協作意識強,有充足的條件合作承擔本課題的研究。

    課題獲準立項后,立即啟動了開題工作,2016年1月15—16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猶太通史”開題報告在鄭州大學舉行,邀請的同行專家學者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成員、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原所長于沛研究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研究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王鐵錚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云南大學副校長肖憲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成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黃民興教授;人民出版社歷史與文化編輯室主任楊美艷編審等,課題組成員及河南省內同行共計70余人出席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充分肯定該課題研究規劃與寫作提綱,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例如要以統一的史學指導思想貫穿各卷,注意整理、翻譯出版研究中的文獻資料,解決好猶太史的分期,凸顯中國視角,突出對重點問題的研究,理論上高度重視民族學和文化學等。開題報告會的有關資訊在《人民網》、《中國社科報》以及省內媒體報道。

    到2017年7月,整個課題的資料準備階段基本完成,除了購買相關中文圖書,從中國國家圖書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以及美國相關大學的圖書館復制、翻拍了大批外文資料,購買了約17萬元的外文圖書,目前已經入招標程序(這批圖書尚未到位)。

    “猶太通史”課題原計劃分為五個子課題,終期目標是出版一套五卷本、150萬字左右的《猶太通史》,后采納了開題報告會上專家們的意見與建議,將原來的第五卷拆分為兩卷,另增加一本資料集(約40萬字),因而課題最終成果擴展為七卷本、約220萬字的《猶太通史》。目前,已累計完成初稿、資料集約73萬字,已出版、發表的相關階段性成果有著作4部,論文8篇。

    (2)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2016年1月項目開題和正式啟動后,各子課題都在緊張進行中,都完成了資料收集工作,進入章節寫作階段,各子課題的具體進度稍有差別,但總體進展與預期計劃的進度基本一致。

    第一卷《圣經時代(約公元前2000年—公元135年)》:本子課題負責人為宋立宏(南京大學),另有成員孟振華、鄭陽、劉南陽三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25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10萬字的初稿。本子課題成員還參與了資料集的編譯工作。

    第二卷《塔木德與中古時期(公元135年—15世紀末)》:本子課題負責人為張淑清(魯東大學),另有成員劉百陸、莫玉梅、疏會玲三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35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9萬字的初稿。

    第三卷《轉型與啟蒙時代(15世紀末—1789年)》:本子課題負責人為張禮剛(河南大學),另有成員盧鎮、章波、馬丹靜三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25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8萬字的初稿。

    第四卷《解放與改革時代(1789年—19世紀末)》:本子課題負責人為胡浩(河南大學),另有成員賈延賓、葛淑珍兩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30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8萬字的初稿。

    第五卷《猶太復國主義時代(19世紀末—1948年)》:本子課題負責人為艾仁貴(河南大學),另有成員劉麗娟、王文君兩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30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9萬字的初稿。

    第六卷《多元發展時期(1948年至今)》:本子課題負責人為陳天社(鄭州大學),另有成員謝志恒、李曄夢兩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撰寫35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11萬字的初稿。

    第七卷《猶太通史史料集》:本子課題負責人為馬丹靜(河南大學),另有成員宋立宏、葛淑珍、盧鎮、劉麗娟、疏會玲、劉洪潔、宋瑞娟、李舒揚、賈森等九人。本子課題已完成資料收集工作,該卷計劃翻譯40萬字左右,目前已完成約18萬字的初稿。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1)調研數據整理運用

    課題首席專家張倩紅2015年12月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布蘭代斯大學、紐約大學),2016年12月前往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巴伊蘭大學、本-古里安大學)開展調查研究和學術交流,與美國和以色列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猶太通史的資料整理和運用以及寫作進行了多次討論。2016年7月,趁出差機會到捷克,對布拉格猶太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收集了關于東歐猶太社區的一些珍貴資料。

    (2)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自開題后,本課題組成員就開始了全面的資料收集,分別來自中國國家圖書館、以色列和美國等地的大學圖書館,共計英文圖書500余本、學術論文3200余篇。這些資料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原始資料集,尤其是有關猶太通史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原始資料和檔案文獻;二是最新的權威研究成果,重點是猶太史不同歷史階段的外文學術著作以及重要學術論文。課題首席專家張倩紅和子課題負責人艾仁貴在合著《猶太史研究入門》過程中,同時搜集了撰寫猶太通史的大批資料,為本課題的寫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3) 學術會議

    作為課題組單位的河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承辦了2016年12月在河南大學舉辦的“全國高校世界歷史專業建設研討會”;2017年7月舉辦了“猶太-以色列研究”暑期課程班。

    作為課題主持單位的鄭州大學在2016年1月舉行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猶太通史’開題報告會暨猶太—中東史學術研討會”,將在2017年10月承辦“中國世界近代史學會年會”、11月舉辦“猶太—以色列研究論壇”,屆時將會組織相關專家就猶太通史的寫作進行探討。

    (4)學術交流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課題組成員馬丹靜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2—6月,子課題負責人宋立宏得到位于耶路撒冷的美國東方學會的奧爾布萊特考古學研究所資助,在當地開展研究,該研究所以研究圣經考古著稱,故負責人有機會親自考察了不少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考古遺址,與相關美國和以色列的學者交流,并收集了相關資料;2017年7—8月,子課題負責人張淑清前往牛津大學參加為期一個月的猶太研究暑期研討班。

    (5)國際合作

    2017年7月5日—17日,美國紐約大學教授Fred Lazin應邀來到河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為課題組成員及研究中心師生舉辦了為期兩周的學術講座。2017年6月13日,子課題負責人宋立宏所在的南京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舉辦了“中國與歐洲猶太人國際工作坊”,來自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11名學者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研討。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猶太通史”重大課題自2015年11月立項以來,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初稿的前期寫作。對“猶太通史”重大項目開題報告會,人民網2016年1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17日分別予以專題報道,各主流媒體廣泛轉載。接下來,本課題組將隨著階段性成果的不斷推出而加強成果的宣傳推介,定期報送《工作簡報》、向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

    二、研究成果情況

    1. 《猶太史研究入門》

    張倩紅、艾仁貴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基本內容:本書為國內第一本猶太史研究指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猶太史研究的各個方面,為猶太史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入門指導。核心內容包括四章,分別為:“猶太史概述”、“史料概述”、“研究史概述”、“重點問題”;該書的附錄部分所列的學術資源、關鍵詞和推薦閱讀文獻,為讀者進一步了解與深入猶太史研究提供了路徑與參考。

    主要觀點:作者認為,猶太史研究具有涉獵領域廣闊、學科方法多樣的特點。猶太史研究不僅以猶太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而且涉及大流散過程中與猶太人有關的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該書除了概述猶太歷史的基本框架、介紹猶太史的原始文獻外,還對研究發展史和主要成果進行了梳理,并展現了當代猶太史研究中的重點問題。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本書作為“歷史學研究入門叢書”中的一本,系統介紹了猶太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學術發展史、重點問題,尤其著重于猶太史有關的基本知識、歷史脈絡、基礎理論及經典成果的梳理,為中國讀者提供了基本的專業指南。該書可以作為猶太史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其出版對于國內猶太史研究的深入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 《以色列發展報告(2016)》

    張倩紅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基本內容:《以色列發展報告(2016)》全書分為總報告、專題篇、外交篇、中以關系篇與附錄五個部分,涵蓋以色列的經濟、政治、安全、社會、外交等領域。該報告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深入分析了2015年以色列復雜的政治局勢、國情狀況及外交環境,聚焦2015年以色列經濟發展、政治局勢及安全形勢,并對以色列的創新競爭力、現代化高校農業、國民健康服務體系等進行了專題研究。該報告解讀了中以關系,并對2016年以色列政治經濟外交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主要觀點:內塔尼亞胡連任后,雖然政治分歧嚴重,安全形勢嚴峻,巴以和談無望,內外壓力依舊,但總體上看,以色列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社會治理有序運轉,創新競爭力保持優勢,國內安全局勢依舊可控,國民幸福指數仍居全球高位。以色列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兩國關系發展提升到新階段。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以色列發展報告》作為周期性的連續出版物,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系列圖書之一。《以色列發展報告(2016)》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深入分析了2015年以色列復雜的政治局勢、國情狀況及外交環境,重點解讀了中以關系,并對2016年以色列政治經濟外交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其資料、數據具有及時性、權威性,觀點客觀,對讀者了解當前以色列及中東局勢,進一步深化中以關系有著重要的資訊作用和參考價值。

    3.《以色列發展報告(2017)》

    張倩紅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基本內容:《以色列發展報告(2017)》分為總報告、專題篇、創新篇、外交篇、中以關系篇、附錄六個部分,聚焦了2016年以色列的經濟發展、政治局勢及社會狀況,對以色列的社會福利體系、替代能源開發與利用、高等教育體系、以色列智庫的主要關注點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從“以色列2028”愿景、高科技產業、創新競爭力及中以創新合作等方面聚焦了以色列的創新創業,重點關注了以色列與土耳其、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外交關系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以關系的新走向。

    主要觀點:本報告選取當今以色列的熱點問題、重大事件以及基本國情進行剖析,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2016年以色列的經濟概況、社會動態、政治走向與外交關系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尤其對創新創業、以色列與“一帶一路”倡議給予了重點關注。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本報告涵蓋了以色列的經濟、政治、安全、社會、外交等諸多領域,使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和方法,聚焦以色列社會發展的方方方面,對于全面認識與理解當今以色列社會、加強中以交流與合作有著重要的資訊作用與參考價值。

    4. 《中世紀英國猶太人研究》

    莫玉梅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主要內容:本書由博士論文修訂而成,主要關注中世紀英國猶太社團的生存、猶太人的借貸業務、猶太人與當地教會的沖突以及愛德華對猶太人的驅逐迫害等等問題。猶太人跟隨諾曼征服者來到英國,以倫敦為核心逐漸向其他重要城市擴散,到13世紀中期,猶太人口達到四、五千人,在郡府城市和主教座地大多出現一定規模的猶太社區,英國猶太社區成為西歐最為富有的猶太社區。活躍的猶太借貸活動為英國王室提供了巨大的財政支助,滿足了英國日益擴大的信貸需求,促進了13世紀中期英國土地市場的形成和大量土地由沒落貴族向新貴階層轉移,從而促使英國社會階層發生相應的變化。

    主要觀點:猶太借貸業使猶太人與英國王室、貴族、城市、教會之間產生了較為復雜的關系:既互利互惠又存在沖突矛盾。隨著基督教會對猶太人政策的改變,這些關系逐漸演變,使英國出現較為緊迫的“猶太問題”。1275年猶太法令對猶太人的改造以失敗告終,1290年的驅猶是對這一問題的徹底解決,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基督徒方面的原因,猶太人對此也應負一定的責任。作為英國崛起的外來因素之一,中世紀猶太人及其借貸業給英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短短二百多年的中世紀英國猶太史既是英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猶太流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本書是國內少有的關于中世紀英國猶太人的一本專著。由于中世紀英國猶太史和中世紀英國史之間的隔離狀態,導致中世紀英國猶太人對中世紀英國方方面面所產生的重要影響以及國內外對此課題的研究尚存在較大空白。本書結合國內外現有的對中世紀英國猶太人的研究和中世紀英國史方面的一些成果,對中世紀英國猶太人的生存狀態作了較為系統與深入的考察,展現了中世紀英國猶太人的生存狀態以及與主流基督教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

    5.《港口猶太人對近代早期跨大西洋貿易的參與》

    艾仁貴著,《世界歷史》2017年第4期。

    主要內容:16—18世紀,穿梭在各大殖民帝國之間的港口猶太人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其活躍范圍包括歐洲、地中海、美洲、西非乃至印度洋等地區,成為當時全球經濟交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主要從事與殖民地有關的貿易活動,尤其是奴隸、蔗糖、煙草、鉆石貿易等。本文系統探討了猶太人對主要的跨大西洋貿易類型(例如奴隸、蔗糖、煙草、鉆石貿易)的參與情況。

    主要觀點:作為一個世界性散居民族,猶太人在近代早期殖民擴張、跨文化交流乃至世界體系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遍布于新舊大陸重要貿易中心的港口猶太人積極參與到空前的殖民擴張活動中,幾乎參與了近代早期跨大西洋貿易的主要類型,具體包括香料、奴隸、蔗糖、煙草、鉆石、珊瑚、獸皮、可可等,尤其在奴隸、蔗糖、煙草、鉆石貿易中占有突出地位,因而在崛起中的大西洋經濟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港口猶太人對跨大西洋貿易的參與問題,關涉到“海洋史”、“全球史”、“跨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等諸多命題。作為猶太人推動近代早期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動與共生的突出體現,港口猶太人對跨大西洋貿易的參與為全球史和海洋史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案例。

    6.《探尋資本主義精神的猶太淵源》

    李曄夢著,《世界歷史》2017年第3期。

    主要內容:本文對桑巴特的《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一書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主要內容包括,桑巴特與韋伯思想的比較、猶太人對現代經濟生活的貢獻、桑巴特關于猶太教與資本主義精神的闡釋、“桑巴特命題”所引發的爭論。

    主要觀點:桑巴特的《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一書第一次比較系統地探討了現代資本主義崛起過程中的猶太因素。一方面,該書闡釋了猶太人在現代經濟體制形成中發揮的作用;另一方面,它考察了猶太宗教倫理與猶太生活方式中獨特的社會心理與道德因素,并揭示了其與資本主義精神的關聯性。桑巴特強調,猶太人是“資本主義精神”最明顯的人格化體現,某些猶太宗教理念催生了資本主義精神,這些觀點的提出也引發了其他學者的質疑。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猶太人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是現代史上的重要命題,本文是對桑巴特有關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關系的論著的系統解讀,通過對“桑巴特命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對猶太經濟社會史以及資本主義起源與動力問題的探討與思考。

    7.《國家創新體系:以色列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張倩紅、劉洪潔著,《西亞非洲》2017年第3期。

    主要內容:本文探討以色列國家創新體系的形成及運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以色列的創新競爭力、以色列國家創新體系與運行機制、以色列創新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以色列的國家創新體系的根本特征體現為,以政府、高校、企業為主體的“三螺旋”國家創新體系。

    主要觀點:以色列的創新競爭力在全球主要創新指數評估榜單中名列前茅,呈現出創新驅動型經濟體的要素與特征。以色列的創新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企業與市場、人才與教育、創新產出與專利認證、政府體制與基礎環境等四方面;完善的國家創新體系是塑造以色列強大的創新競爭力的源泉,政府、企業、高校的分工與協作形成了高效運轉的國家創新體系,政府主導設立與運作創新機構,企業負責高新技術的研發與產出,高校主管學術科研的攻堅與技術轉移。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以色列在創新型國家建立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如加大研發投入、完善政策法規、推行引智計劃、增強企業創新活力、創建高校產業園區、營造創新文化氛圍等,這對當下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8.《以色列的高技術移民政策:演進、內容與效應》

    艾仁貴著,《西亞非洲》2017年第3期。

    主要內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以色列高技術移民政策的演進、內容與效應。文章從以色列高技術移民政策的由來入手,分析了在被動安置蘇聯猶太高技術移民時期以色列政府的引才政策,隨后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在主動吸引海外以色列人才歸國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以色列政府通過實施以色列卓越研究中心計劃、以色列國家引才計劃、吉瓦希姆青年引才計劃等,走出了一條以“移民吸收+技術研發”為核心內容的人才強國之路。

    主要觀點:在人口與市場規模都比較小、地緣政治壓力異常強大的情況下,以色列較為成功地實施了高技術移民政策。高技術移民對以色列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效應,不僅僅為以色列補充了數量龐大且素質較高的人力資本,同時也助推了以色列國內的高新技術創業潮,直接助推了以色列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增長。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都充分認識到人才的極端重要性。以色列的高技術移民政策及其相關做法能夠為其他國家可選擇性地借鑒。以色列的高技術移民政策以“移民吸收+技術研發”為核心內容,這種“以色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

    9.《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及其影響》

    張淑清著,《西亞非洲》2017年第4期。

    主要內容:本文研究了宗教女性主義思潮在以色列的發展情況及其影響,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的緣起與發展、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的基本主張、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

    主要觀點: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努力回歸猶太教本身,尋求在猶太律法的框架內表達女性訴求,并將女性的關切滲透到猶太價值中。該思潮促使以色列正統派猶太女性在受教育機會、學術領域、宗教以及婚姻地位等方面的改善不斷超越傳統的規范,從而改變了正統派女性的社會角色定位和社會形象,并在某種程度上重塑了猶太教。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本文是國內學術界對以色列宗教女性主義思潮的首次系統探討,探討了女性在以色列社會的基本狀況及其訴求,對于理解當今以色列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10.《以色列的網絡安全問題及其治理》

    艾仁貴著,《國際安全研究》2017年第2期。

    主要內容:本文研究了以色列的網絡安全問題及其治理問題,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以色列網絡安全問題的表現形式及其特點、以色列社會對網絡空間的認識、《2010國家網絡倡議》與以色列國家網絡戰略的制定、以色列網絡安全治理的主要路徑及其成效、啟示與建議。

    主要觀點:首先,以色列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與傳統的安全威脅不同。具有攻擊來源多樣化、攻擊對象廣泛化,攻擊手段復雜化等新特點。其次,以色列社會對網絡空間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認識。以色列軍方、政府以及學界都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與網絡戰的重要性。再次,以色列為了應對各種網絡安全威脅,建立起了總體性的國家網絡政策。包括集中統一的網絡安全當局、不同層次的網絡防御目標以及國家能力建設和網絡安全生態系統等戰略要素。最后,以色列在政府層面、軍情部門以及民用領域開展廣泛的網絡安全維護機制。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作為全球網絡安全領域的引領者之一,以色列在網絡安全治理上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并具備一定的網絡戰實戰能力,值得其他相關國家學習和借鑒。

    11.《同化主義語境下歐洲猶太知識分子的身份困惑——以卡夫卡為個案的考察》

    李曄夢著,《鄭州大學學報》2017第4期。

    主要內容:文章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解放時代”中歐猶太知識分子的同化之殤;卡夫卡的身份困惑(具體包括民族身份、政治身份、國家身份、宗教身份等);卡夫卡猶太意識的具體表現。

    主要觀點:19世紀,猶太人在獲得公民權的過程中,同化主義蔓延于猶太世界,然而,無論猶太人在同化的道路上走得有多遠,主流社會依舊很難接納他們,反猶主義的浪潮一次次打碎了猶太人的同化夢,在這樣的背景下猶太社會就出現了一種對民族傳統從背棄到回歸的矛盾現象,這種現象在中歐猶太知識分子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卡夫卡就是一個十分典型而又長期被忽略的個案。作為被同化的猶太人,卡夫卡必須在做德國人或捷克人之間做出選擇,青少年時代他急于逃脫“猶太性”的束縛,但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又回歸了猶太傳統。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本文探討了卡夫卡的猶太意識與身份困惑,分析了猶太文化對他的熏陶與影響,并以卡夫卡為視角再現世紀之交中歐猶太人的歷史命運,透視了猶太知識分子群體的內心體驗。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